近期为何全国极端天气频发,未来会成为常态吗?答案在这里

近期为何全国极端天气频发,未来会成为常态吗?答案在这里

近日,我国各地连续出现极端恶劣天气,造成多人死亡。下面看看我国和国际上出现的极端天气:

2月13-17日,冬季风暴“乌里”袭击了北美大部地区,使得美国有75%的土地被白雪覆盖,超过550万家庭断电停电;


2月16日以来,低温连续几日侵袭全美多州,异常天气导致美国万里冰封,暴雪低温天气已造成至少23人死亡。加拿大南部、美国本土、墨西哥也遭遇严重寒潮天气过程。


5月14日,武汉突发龙卷风,已致8人遇难、230人受伤, 70名专家紧急开展救治;


5月15日,贵州开阳县北部的宅吉乡遭遇强对流天气,出现最大风速44.5米/秒的14级大风,大风造成不少树木被吹断,房屋瓦片也被掀翻;15日7点左右,贵州余庆县普降大雨,农家镇、大乌江镇、敖溪镇等地相继出现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5月15日下午,湖北阳新县遭遇强对流天气,当地连续发布60条冰雹、暴雨、大风、雷电预警信号,狂风暴雨突然袭来,天色迅速变暗,部分广告牌、车辆、房屋受损,大风还导致阳富公路石镇村段10多棵大树被连根拔起,两台路过的货车被大树砸中,所幸没有人员受伤。

……

什么原因导致东西半球冷暖事件频发,未来这种气候格局会成为常态吗,该如何防范极端冷暖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全球变暖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是导致今年以来我国和北美地区气温波动起伏大,并出现显著的冷暖反差的直接原因。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导致大量冰川融化,海冰消融,北极海冰去年秋季达到历史第二少。2月中旬,我国北极“黄河”站的监测气温在-4℃至-10℃,处于显著偏暖状态,北极海冰减少和气温升高,会导致极涡变得不稳定,进而发生分裂和移位,使得极涡中心易偏向东半球或西半球。


正是极涡的不稳定,才导致极端冷事件和极端暖事件频繁发生。


全球天气变暖使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或成常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年来全球极端冷事件时有发生。2014年美国纽约出现118年来最低温;2016年美国强冬季风暴“乔纳斯”;2016年韩国南部极端寒流;2018年1月,美国东海岸爆发性气旋影响打破近百年来最低纪录;同年3月初,极端寒流横扫欧洲;2019年2月哈萨克斯坦最低气温跌破-40℃。


我国也不例外。2008年,出现百年一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016年1月下旬的极寒天气,过程降温超过6℃的面积达到786万平方公里,67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大范围极端冷事件,给交通、农业、能源等带来巨大挑战。

我们已经了解了为什么极端天气形成的原因,极端冷暖、恶劣天气等事件频发发生且强调增大或已成为常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花草,低碳绿色出行,少排放污染源。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还要预防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做好自我防护,时刻警惕极端恶劣天气,在极端天气频发生的地方要多注意官方天气预报,及时加强防范和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常态   天气   北极   北美   冰雹   美国   冷暖   低温   大风   气温   恶劣   近期   答案   发生   事件   未来   我国   全球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