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问世,中国人首次建立并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天宫”问世,中国人首次建立并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我国建立自己的“天宫”空间站经历了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设铺就了一条稳妥可靠的发展之路。“天宫”空间站,其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和梦天实验舱,中国经过30年的“三步走”战略,实现了拥有自己的太空前哨的梦想。

我国建立自己的“中国天空”空间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空间宇宙的研究和科学实验都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完全可能成为新国际空间站的基础,它的设计将允许任何其他国家设计的模块与其对接。天和核心舱的发射为国际太空探索合作开创了新机遇。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站越多,对我们各方就越有益。安全系统会更完善,遇到紧急情况时各国将可以相互帮助,也会有更多的研究机遇,可以在轨道站之间建立通信。中国空间站的建立更加有助于提高人类在近地轨道上活动的安全性,还有助于对月球、火星甚至更遥远太空的探索。

中国空间站将可能是近地轨道上唯一运行的人类空间站。据了解,目前的国际空间站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合作的产物,将于2024年退役。

中国天宫空间站将于2022年全面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在近地轨道运行长达15年。日前成功登陆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将按照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等工作,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中国天宫空间站充分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对全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我国未来在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一定能够开辟出自己的道路,为人类探索生命空间的发展铺就成功的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空间站   天宫   空出   酒泉   天和   神舟   舱门   航天员   中国   轨道   太空   人类   核心   中国人   我国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