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

----------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2018年3月,俄联邦总统作国情咨文时,首次披露了正在研制的“杀手锏”武器——“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其大潜深、远航程,及巨大杀伤力等特性引起各国高度关注。其实早在65年之前,即1955年9月21日,苏联就成功进行过核鱼雷爆破试验,旨在支撑后续的舰艇核防护研究。

「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

图1 苏联士兵进行试验准备工作

一、试验背景

全球首批核武器出现于美国,美国不仅袭击了广岛和长崎,还于1946年夏天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2次核爆试验,包括水下和水面各一次,旨在研究核武器对各型舰艇的杀伤性,当时几位苏联科学家和记者等应邀参加试验。苏联于1949年研制自己的核武器后,也开始考虑如何保护舰船免受核武器袭击。但1945年制定的苏联造船计划中尚未制定反核防护措施,苏联从新建试验场开始,着手此项工作。1954年7月31日,苏联部长会议发布了在新地岛建设专用试验场的命令,之后该试验场被命名为“工程-700”,建造费用约1.35亿卢布。苏联在选取试验场位置时,考虑了场地离居民点的距离,最终决定爆破在切尔纳亚湾进行,因为该水域与巴伦支海不相通,避免大规模核泄漏。

二、试验布置

苏联核鱼雷的总设计师为Г.И.Портнов,核装药工作由Ю.Б.Харитона领导。鱼雷中的核弹药首先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的试验场进行陆上试验,研究人员基于试验结果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为装备于各类舰艇平台,苏联研制了533毫米口径的T-5鱼雷,该鱼雷重2200千克,长7.92米。

表1 T-5核鱼雷主要技术参数

「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

首次海上试验于1954年10月19日进行,但是引爆后未引起裂变链反应,反倒造成试验地点的放射性污染。1955年9月21日,再次进行试验。当时试验水域平均深度35米,最大深度70米。核鱼雷在罗加乔夫湾的一处车间装药后,由253L型“猎人”号扫雷舰运至试验场,然后利用扫雷舰绞车垂直下放到12米深处。试验场部署了几艘舰船和潜艇,这些舰艇距离震中0.3-3千米,并配装了摄像机等各类测量设备。同时,为评估核爆炸对人员的伤亡程度,分别在舰艇和近岸放置了75、25条狗。

三、试验结果

此次核鱼雷试验的爆炸威力相当于3500吨TNT,水柱产生的冲击力瞬间将距离震中300米的“列乌特”号驱逐舰击沉,并使位于潜望深度500米的S-81潜艇失去作战能力。距离震中较远的舰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损坏。17只狗受损,包括6只淹没在船舱,11只出现放射性疾病。试验结果表明,当1个舰艇编队内的舰船采取有效核防护,且相距足够远时,该编队不会被核鱼雷完全击毁。

表2 试验现场舰艇的毁伤程度

「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

图2 S-81潜艇

「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

图3 “列乌特”号驱逐舰

四、后续发展

苏联于两年之后,即1957年10月,成功进行了核鱼雷的二次水下试验,此次核鱼雷由潜艇发射,爆炸威力约10000吨当量。两次试验结果为苏联舰艇的核防护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蓝海星:孟光)

「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装备发展」苏联早在65年前就已开展核鱼雷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苏联   鱼雷   扫雷舰   震中   试验场   舰船   舰艇   驱逐舰   威力   核武器   潜艇   深度   防护   年前   程度   距离   装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