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海上机场落户中国,中国造岛神器显神威,日本甘拜下风

中国是个基建强国,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全球都排得上号,绝对是交通设施最发达国家之一,尤其是陆上交通设施,没有哪个国家拥有中国这么完善的高铁,以及高速公路网络,在这方面就连美国都甘拜下风,然而,中国在基建方面却也并非无懈可击,依旧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中国机场并不多。

中国的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地级市就有293个,却仅有158个机场,而美国面积937万平方公里,仅有3亿人口,机场数却超过2万个,其中,公共机场就有超过5300个,美国的航空运输业要远超中国,近些年来,我国也一直在加强机场的建设,前几年的北京大兴机场就闻名海外,但是这依旧远远不够,如今,中国又将建造一座超级机场,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这座机场就是位于大连的金州湾国际机场。

全球最大海上机场落户中国,中国造岛神器显神威,日本甘拜下风

为什么要修建这座机场,它有何特殊之处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介绍这个世纪工程,金州湾国际机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湾海域,距离大连的周水国际机场仅有18公里,为什么要修这座机场呢,修建交通基础设施最简单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方便通行,大连是我国的一座二线城市,也是中国北方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常住的人口超过745万,而且它还是我国与欧美国家连接的桥头堡,国际的往来旅客也非常多。

现如今,这里只有一座周水子国际机场,常常人满为患,2012年,周水子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就达到1333.7万人次,位居全球的第16位,从这里出海的游客吞吐量,达到全国第四位,到2017年,吞吐量直接达到1750万人,此前,为了增加机场的载客量,大连对周水子国际机场进行过改造,但是可惜的是,在三期改造完成后,这里依旧一场拥堵,预计到未来几年,这里的游客吞吐量将达到2300万人次,一个机场肯定是不够用的,既然如此,只能再修一个。

全球最大海上机场落户中国,中国造岛神器显神威,日本甘拜下风

事实上,早在2005年,大连就有了修建新机场的打算,一直到2018年,新机场的选址才被确定在金州湾,基建修建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特殊之处在于,它将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上人口岛机场。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将会采取远离海岸的方式进行填海,距离海岸大约4.5公里,预计填海面积将达到20.87平方公里,填海区域长6.54公里,宽为3.5公里,规划建设两座航站楼,4条跑道,跑道长度达到3600米,总共分为两期建设,一期的航站楼面积为40万平方米,二期航站楼面积为30万平方米,它将按照全球机场的最高标准4F标准进行建设,一期建成后,载客量就能达到3100万人次,全部建成之后将达到7100万人次,它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这样一座超大型的工程,耗费的资金自然不菲,全部耗资高达263亿元,虽然耗费高,但是与之后的收获相比却非常值得。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成后,将对大连的交通,客运,港口库和贸易往来,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新机场的成功建设,还能带动东北的发展,为为东北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全球最大海上机场落户中国,中国造岛神器显神威,日本甘拜下风

虽然好处巨大,但是想建起来却不容易,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填海造陆,从2012年开始,人工岛的工程就开始建设,但是到今天依旧没有完工,为什么填海造陆需要这么久的时间呢,其实整个填海的过程并不复杂,只是在挖泥船疏浚好一块区域后,将圆筒形状的桩基打入海底,并将它们进行连接,之后再往里面灌注泥沙,形成一个岛屿的形状,随后将桩基里的水抽出,填筑一些岩石或者其它硬质的底质。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排水,填筑泥沙,最终形成一座岛屿,主要原因在于需要等待陆地的自然沉降,如果沉降没有做好,整座岛将不稳,最大的困难还在于填海之前的疏浚,在海底整理出一块“地基”,难度要远远大于在陆地上进行地基建设,海底的情况远远比陆地复杂,而且还难以掌握其中的变化。

全球最大海上机场落户中国,中国造岛神器显神威,日本甘拜下风

幸运的是,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我国创造出堪称造岛神器的挖泥船,我国拥有两种完全自主发明的巨型挖泥船,分别为天鲸号和天鲲号,其中天鲲号为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它能轻松搅动海底的土壤,将其与水泥混合后,直接送到堆积场,将挖泥,输泥和卸泥同步完成,它每小时可以挖泥6000立方米,堪比陆地上最强的挖掘系统,这种强大的造岛能力在亚洲绝无仅有,因此这两艘挖泥船也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在它们的帮助下,金州湾国际机场的造岛完全不再话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全球最大的人工填海机场,是位于日本的关西机场,总面积为5.11平方公里,仅花了5年的时间,而且还攻克了地震海床结构等困难,日本一直引以为豪,将其认为是传奇的建筑,当时的日本人将其称为世界第一工程。

全球最大海上机场落户中国,中国造岛神器显神威,日本甘拜下风

然而,这个曾经被日本视作骄傲的人工岛,如今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这座人工岛开始下沉,下沉其实在日本的预料当中,不过,原先预计50年下沉12米,没想到的是建成7年后就下沉了12米,而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种下沉的速度变得更快,2018年,台风“飞燕”来袭,海水直接漫上人工岛,关西国际机场的跑道和停机坪都被淹。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当初为了节约成本,日本选择垃圾和土石填埋的方法,而且当时建设得太着急,导致当时并没有进行完全沉降,最终留下了这个隐患,现如今,日本每年要为此花费80亿元进行维修,但是依旧无法阻挡海岛下沉,一旦这座岛屿被淹没,这个耗资200多亿美元的机场就将毁于一旦,这对日本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现在日本唯一能够拯救这座岛屿的方法,就是重新对这座岛屿进行填筑,不过,这也意味着地上的建筑将毁于一旦,这恐怕是损失最小的方式,重新开发一座人工岛的成本,必然会远远大于维修。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填筑岛屿时时间花得长一些或许更好,至少能减少岛屿沉降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日本   中国   挖泥船   人工岛   机场   桩基   吞吐量   大连   基建   神器   跑道   国际机场   岛屿   陆地   海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