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府的枪声——印度总理英·甘地遇刺

1984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府。

清晨,总理府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告别了甜蜜的梦乡,开始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总理英·甘地的房间里,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快悦耳的笑声。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甘地夫人”的她正在和她的孙子和外孙一起聊天嬉戏,享受着人间最普通且又最珍贵的亲情。平时忙于政务的甘地夫人,由于当天上午10点钟要接受记者的采访,所以没有急着去办公室上班。

采访甘地夫人的是一位英国著名影星兼电视导演,他们计划拍一部关于甘地夫人的电视记录片。上午9点,电视摄制组来到了总理办公室门外,进行采访前的准备工作。9点多钟,甘地夫人和孩子们共进早餐以后,对着镜子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然后转过身来亲切地对孩子们说:“宝贝们,奶奶要去工作了,等我回来再和你们一起做游戏。”说完,她蹲下身来,捧着孩子们的小脸逐个亲吻,然后带着幸福的笑容,向她的办公室走去。

印度总理府位于新德里南区,占地面积10亩,共有两大建筑群。东面是总理及家人的住宅区,西面是总理的办公区。连接住宅区和办公区的是一个小花园,花园中央有一扇木栅门,是甘地夫人经常往返的通道,平时都有卫兵把守。这一天,甘地夫人离开家以后,径直朝花园的林荫小道走来,后面还跟着几名警卫。木栅门处,执勤的是两位叫做萨德望特·辛格和宾特·辛格的警卫,他俩一直被甘地夫人认为是自己的心腹,她根本不怀疑他们的忠诚。当甘地夫人经过木栅门时,他们还互道早安,点头致意。按照常规,萨德望特·辛格向总理行举枪礼,没有人发现什么异常。

突然,跟随甘地夫人一起走过木栅门的宾特,辛格加快脚步,走在了总理的前面。对于她的举动,总理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这时,宾特·辛格猛然转身,从头巾里拽出一把手枪,对着甘地夫人连开三枪,“叭!叭!叭!”总理随即倒下。从后面好上来的萨德望特·辛格端着冲锋枪,令人意外地也朝着总理蜷缩挣扎的身体一阵狂射,甘地夫人被打得浑身弹孔,鲜血直流,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两名警卫在行刺以后并没有逃匿,很快就被抓获。

深得总理信任的萨德望特·辛格和宾特·辛格,为什么要对总理下如此毒手?经过警方的多次审讯之后,才知道这是一起宗教报复的案件。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宗教派别林立的国家,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锡克教是其主要的几大宗教。长期以来,由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导致的宗教冲突从未停止过,并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众多的宗教矛盾中,印度教和锡克教的矛盾最为尖锐。印度教教义主张种姓制度,认为人生来就分为三六九等,是不平等的,锡克教教义宣传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是神力的最高表现,人在神面前一律平等。由于信仰印度教的多是知识分子,和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导致了锡克教徒对政府的严重不满。

在印度旁遮普省的阿姆利则市有一座金庙,是锡克教的圣地和朝拜中心。1982年10月,锡克教领袖在此设立总部,公开向印度政府挑战,要求旁遮普实行独立。为了防止国家的分裂,消除这一地区长期的动荡和冲突,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1984年4月,甘地夫人宣布旁遮普为“危险的骚乱地区”,并派大批保安部队进驻旁遮普,维持当地的社会治安。政府与锡克教徒的严重对立,导致了国内局势的突变,内乱一触即发。在有争议的情况下,6月2日,总理做出武力解决冲突的决定,命令出动国家军队,控制旁遮普的形势。当天,几万名荷枪实弹的印度政府军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向锡克教徒总部阿姆利则市的金庙发起了进攻。在激烈的武装冲突中,数以万计的锡克教徒被打死,锡克教领袖被迫自杀。在血洗锡克教的圣地金庙的同时,印度政府军对其他地区的锡克教寺庙也采取了突然袭击,逮捕了7000多名锡克教徒,其中包括在政府和军队中供职的许多锡克教徒。

慑于国家机器的威力,这场宗教冲突表面上看似乎被平息了,甘地夫人并没有为自己采取这种极端的手段解决宗教冲突感到有所顾虑。尽管总理府警卫队的锡克教徒大多被撤换,但还是有个别被总理认为是自己心腹的锡克教徒留了下来。萨德望特·辛格和宾特·辛格就是其中的两位。血洗金庙的事件过后,当地的局势虽然恢复了稳定,但残余的锡克教极端分子并没有甘心。他们要为死去的宗教领袖和兄弟报仇雪恨,并扬言要用印度教徒的鲜血来祭祀死难的教友。甘地夫人被作为当然的罪魁祸首,成为锡克教极端分子报复的首要目标。萨德望特·辛格和宾特·辛格作为两名锡克教徒,在总理府的继续留任,则为这次报复行动提供了方便。

萨德望特·辛格和宾特·辛格平时虽然得到总理的信任,但对于总理血洗金庙的决定也十分的气愤。出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他俩决定利用总理的信任,为死难的锡克教徒报仇雪恨。在10月31日采取行动之前,他们曾经两次计划在总理下班的路上实施爆炸,但由于其他因素干扰,都没有成功。后来经过密商,他们决定在10月31日上午总理上班的路上采取行动。

10月31日上午,萨德望特·辛格和宾特·辛格分别是上午和下午的执勤任务。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成功,宾特,辛格以个人私事为由,把执勤时间从下午调到了上午。宾特,辛格给人的印象诚实可靠,恪尽职守,凭着他良好的个人表现,被例外允许可以在执勤地段来回走动。萨德望特·辛格则以肚子不太舒服为由,把执勤地点调到了连接总理办公室与住宅区的木栅门处,为的是去卫生间方便一些。作为总理府的警卫,携带枪支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这一切安排是出于谋杀总理的目的。

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始描述的那可怕的一幕。听到刺耳的枪声,甘地夫人的家人及生活秘书急忙从家里跑出来,想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他们气喘吁吁的站在发事地点的时候,被眼前的惨景吓懵了。刚才还谈笑风生的甘地夫人,静静地倒在地上,鲜血从身体的不同部位直往外涌,橙黄色的沙丽裙上染满了鲜血。大家急忙把总理抬进她的防弹专车,急速向医院驶去。

接到总理府的电话,印度现代化设备最完善的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立即组成医疗抢救小组,作好了一切救治准备。总理的汽车一到,就立即被抬进了外科手术室。虽然此时的总理已经没有血压和心跳,但医务人员还是给总理接上人工肺和心脏起搏器,希望出现奇迹。医生从总理身上取出16颗子弹,并且不停地为她输血,但没有任何效果。抢救工作从上午10点20分开始,持续到下午1点15分,虽然大家都不愿意相信总理已经离去,但不得不放弃了最后的努力。内阁部长们听到总理仙逝的噩耗,个个痛苦不已。为了应对总理去世可能导致的各种局面,暂时封锁了总理去世的消息。当天傍晚,各种保安措施到位以后,政府才向民众宣布了甘地夫人去世的消息。

甘地夫人遇刺的同一天,长子拉吉夫·甘地也正在加尔各答为两个月以后的大选做准备工作。当他风驰电掣般地赶回新德里时,他的母亲已经去世5小时了。为了防止政府陷于瘫痪,国大党当晚召开紧急会议,选举拉吉夫为新总理,并组成新内阁。

11月3日,印度政府为甘地夫人举行了传统的印度教式的火葬葬礼。在甘地夫人灵车经过的地方,共有40万印度人站在道路两旁为总理送行。长子拉吉夫·甘地亲自点燃了火葬场的檀香木,数百名外国要人和贵宾参加了葬礼,送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英·甘地作为印度总理执政15年,由于政绩卓著,被印度公民称为“印度之母”。宗教冲突作为印度的历史痼疾,不仅夺去了甘地夫人的生命,而且是刚刚出任政府总理的拉吉夫·甘地在政治上陷人了和他母亲一样的困境。尽管他出色的领导能力给外国的政治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终也未能摆脱和他母亲一样的命运。在逃过了15次的暗杀之后,1991年5月21日,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炸弹爆炸事件中不幸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甘地   总理府   印度   印度教   新德里   锡克教   总理   旁遮普   德望   木栅   枪声   警卫   夫人   冲突   宗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