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印度教徒胆寒的锡克教“蓝衣战士”究竟是一群什么人?

尼杭战士(Nihang Sikhs)是17至19世纪锡克宗教武士的一个分支,活跃在现今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

他们的名字在波斯语中意为“鳄鱼”,表明他们在战斗中的异常骁勇;而他们则自称“阿卡利”,意为“不朽者”。

锡克教徒的显著特征为裹头巾,头巾色泽无定规,随个人喜好,或按衣服穿着的颜色搭配;留长发、蓄胡须,戴铁手镯、佩短剑,穿短裤。

然而,尼杭战士却总是身穿标志性的铁青色服装,佩戴30多厘米高的头巾,并且精通锡克武术。

让印度教徒胆寒的锡克教“蓝衣战士”究竟是一群什么人?

尼杭战士

除了军事技能之外,他们还以严格的道德准则和宗教纪律而著称,发誓戒除酒精、烟草和其他嗜好;据当时的锡克学者称,尼杭战士是“守卫锡克寺庙而不求物质利益的人,总是渴望着进行正义的战争”。

而有报道也提到,尼杭战士“不会受到痛苦或安乐的影响……他们渴望踏上战场,无惧死亡,也绝不退缩。”

让印度教徒胆寒的锡克教“蓝衣战士”究竟是一群什么人?

尼杭战士与游客合影

他们是强大的战士,但却并不是一支有组织的军队。他们是战斗牧师,在乡间游走,寻找自己需要的事务,并在必要时出手保卫锡克社区和寺庙。

英国人的到来促使他们发动了一场草根抵抗运动,这场运动威胁性极强,几近失控。因此,昙花一现的锡克帝国领袖兰季德·辛格在19世纪初征服拉合尔时组织了数千名尼杭战士加入自己的军队,尝试控制和利用他们的恐怖战斗力。

19世纪中期,锡克帝国战败,尼杭战士也随即消亡。然而,他们的技艺仍得以在印度和英国的一些锡克社区中传承。

让印度教徒胆寒的锡克教“蓝衣战士”究竟是一群什么人?

现在,一些锡克教徒中仍有人以尼杭战士自居

历史上,锡克人和印度教徒不睦,双方多次发生过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蓝星行动”。这一事件导致双方伤亡惨重,锡克人的金庙遭受毁损,而锡克人武装的强悍表现,也让印度教徒胆寒。

目前大部分锡克人居于印度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现在,一些锡克教徒中仍有人以尼杭战士自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锡克教   印度   教徒   蓝星   阿富汗   旁遮普   巴基斯坦   安乐   战士   定规   胆寒   帝国   头巾   寺庙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