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像颖儿这么拼,那你一定得用这3个方法告别真疲劳

最近在电视剧《锦心似玉》、《陪你一起长大》中,表现不俗的颖儿直言:


因为不想在产后被淘汰,所以产后不久,很快就复出了。


如果你也像颖儿这么拼,那你一定得用这3个方法告别真疲劳


相信很多职场妈妈也有这样的想法。


无论是为了生计也好,自我实现也罢,她们都选择在生宝宝之后,立马重返职场。


我的闺蜜小晴就是一位刚刚重返职场的新手妈妈。


最近她和我诉苦:每天在公司有许多工作要做,有时甚至还要加班,回家之后,做饭、收拾家、带孩子……


虽然老公也会帮忙,但是她把孩子交给老公去忙其他事时,又会担心老公能不能照顾好孩子。


所以每天她都会觉得很累,感觉怎么休息也休息不够。


你是不是也有跟小晴一样的感觉?


明明手里干着工作,心里却想着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话,好好学习;

明明是陪孩子出来玩儿淘气堡,心里却想着明天还有个报告要交;

每天下班之前都觉得自己还有什么没做完......


感觉自己一天到晚有操不完的心。


每天忙东忙西,累个半死,休息不过来,却不知道怎么改变这种状态?


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的久贺谷亮博士在《高效休息法》这本书中,告诉我们:


当我们大脑中有太多事情同时出现时,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休息。


如果你也像颖儿这么拼,那你一定得用这3个方法告别真疲劳


要想真正获得高效的休息,我们就要从大脑的特点出发。


明白为什么会产生疲劳的感觉,进而依照大脑本身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休息方法。


在“对症下药”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疲劳感是怎样产生的。


一、你的疲劳源于大脑的持续耗能


当我们感到自己睡眠不足、体力不支时,我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适。


这让我们觉得是身体产生了疲劳,我们一般会去关注如何让身体放松。


比如:睡觉、追剧、旅游等等,但是如果你在放松的时候,大脑还在想着其他事情。


那么又怎能真正得到放松呢?


因为通过科学表明,我们的大脑才是身体中真正的耗能大户,它才是让我们觉得疲劳的源头。


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专门的位置,叫做“预设模式网络(DMN)”。


预设模式网络”就像一个“永动机”,即使在我们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它依旧会工作运转。


即使你什么都不想,它也不会停下来。


而为了维持它的运转,大脑中一半以上的能量都供给了它。


它占用了大脑过多的能量之后,大脑就会没精神,疲劳感自然也就产生了。


如果你也像颖儿这么拼,那你一定得用这3个方法告别真疲劳


所以,我们才会在明明睡了一整天,身体已经得到很好的休息之后,依然觉得很累。


现在,我们明白了身体的疲劳感和我们大脑中的“永动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所以,我们要想真正让自己放松,消除疲劳感,需要的不仅是身体的休息,更要学会如何让我们的大脑得到休息。


只有大脑休息好了,整个人的状态才会真的好起来。


那么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呢?


二、3招让你彻底告别真疲劳


1.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感觉时间飞快,同时做完之后还会有一种满足、放松的感觉。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存在着一种奖励机制。


当我们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我们的大脑会更容易得到放松。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把自己喜欢做的那件事情作为一个确定休息模式的开关。


比如小晴,她在练习这个方法时,就将她喜欢的画画,作为开启大脑休息模式的开关。


在反复练习之后,每当她拿出颜料坐在水彩本面前时,她就可以完全沉浸在画画这件事情中。


将那些让她烦恼的事情全部忘掉,同时她的心里感觉十分平静,也十分放松。


如果你也像颖儿这么拼,那你一定得用这3个方法告别真疲劳


设置这个开关只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什么事情都可以,只要自己真心喜欢,不需要太复杂。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让我们迅速专注起来,进入心流状态。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两点:


一方面是不要给自己这件事情设定门槛或者目标;


另一方面是不要对自己这件事的结果进行评价。


因为我们要给大脑传递的信号是休息,而不是要去奋斗。


2.专注于当下的事


相信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


当我们专注于什么都不想的时候,脑海中反而会冒出许多其他的想法,辗转反侧,影响休息。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很疲惫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摒弃杂念,而是给大脑找一个专注的目标。


当我们的大脑有了专注的目标后,其他任何想法都属于杂念。


杂念,就是那些我们在休息时,可以大胆放心不去管的事。


如果你觉得找到一个专注的目标很难,那你可以从选择专注于呼吸开始,摒弃杂念。


这里的呼吸,指的是呼吸本身这件事情。


所谓呼吸本身,就是自然的呼吸,你不需要刻意地进行深呼吸或是调整呼吸。


你只需要把全部的专注力放在自然呼吸上就可以。


如果你也像颖儿这么拼,那你一定得用这3个方法告别真疲劳


如果这时候你发现自己又开始浮想联翩了,那么,你只需要再次把注意力拉回到自然呼吸上。


当你没有办法安静地坐在那里专注呼吸时,你同样可以选择专注于其他事情。


原理相同,那就是:关注于你要做的事情本身。


感受在做这件事时,身体的肌肉活动或者身体接触到不同物体时的感受。


比如压力、推力、触感。你还可以深刻体会、感知做这一系列基础动作时的连贯动作。


这些都要我们去缓慢、细致地感觉出来。


比如现在的小晴,她就会在走路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到她的手脚动作以及摆臂时肘关节、膝关节的活动上,来进行彻底的放松。


当我们将全部意识集中到某件事情上,百分百感受它时,我们就会变得平静,专注,充满耐心。


这时,我们的大脑也会渐渐放松下来,疲劳感慢慢减弱。


3.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我们要想解除疲劳,还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减少压力。


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会让我们的身体紧绷,处于“亚健康”状态。


虽然看起来没有实质性的器官损伤,但是我们会感觉到不舒服。


会有强烈的“疲劳感”,产生大脑疲劳。


那么如何才能减少压力,让大脑休息呢?


其实最简单的就是: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包括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


我们既非神仙,又非超人,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很好。


所以,我们要弄清事情的重要程度,然后适当降低某些事情的标准。


如果你也像颖儿这么拼,那你一定得用这3个方法告别真疲劳


比如小晴,她一直想和家人去旅游,但总是碰不到合适的时间。


不是她要忙工作,就是老公没时间,这种情况让她觉得很是烦躁,脑子里一直惦记这事,最终导致休息不好。


后来她降低了自己对旅游的标准,选择利用周末时间去附近公园游玩,一家人也特别开心。


从前她一直认为只有那种长时间、远途的游玩才算旅游。


但现在,她已经转变了观念,让自己放松下来。


在家周边,带着孩子亲近一下自然,同样也能收获很美好的感受。


这样不仅容易实现,还能减轻自己的压力。


在我们降低标准,接受了生活的不完美之后,我们反而能更好地正视面对的压力。


从而缓解我们身体的疲劳感,让大脑得到休息和放松了。


总结

《高效休息法》这本书,不仅告诉了我们产生疲劳的根本原因,同时也给我们介绍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休息大脑的方法。


与其在这复杂多变的尘世中,不断追求极致放松的乐土。


不如专注于让大脑进行休息来得更实际也更能获得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疲劳   永动机   高效   杂念   专注   大脑   呼吸   事情   老公   状态   身体   压力   目标   自然   感觉   方法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