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某天踌躇满志,觉得自己的生活不能再继续下去。


“咸鱼就是要翻身!”你大喊一声。


然后写下满满的计划,决定从明天开始好好执行。


可是,明天是怎样的呢?


明天永远是非常麻烦的一天:要开会、要聚餐、要加班……


你只能无奈地说:”唉,没办法啊,要不后天再开始吧。“


可后天依然有各种事儿耽误你。


为什么我们每次一想要做出改变,全世界的麻烦都来了?


是我们命不好?人家有“锦鲤”护体,你有“霉球”傍身?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其实这么让人苦恼你的问题,有个特别的解释,叫“认知失调”。


当我们的行为与自身概念相冲突时,人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为了消除这种不舒服,人们通常会扭曲自己的观念。


基于这个理论,你就不难理解了。


不是大家商量好了,就是不让你去完成计划。


而是当你没按计划推进的时候,你老不自觉得往“是不是因为大家耽误我”上面想。


即:遇到不满意,下意识找理由解(yǎn)释(gài)自己的问题。


你问我为啥自己会这样?


送你一句话:忒心疼自己,总想给自己解心宽啊!


“可我也不是个习惯性撒谎的人,咋自己变成这样了?


之前都没注意到,那我该怎么办呢?”


在给你解药之前,咱们先看看你在什么时候最容易找借口。


然后,你可以找准时机对症下药。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01 今天做了很多事,已经够累了


过去有太多计划失败的事情,索性不做计划了直接开干吧。


健身、美食、参加活动、朋友聚会……


每天忙忙碌碌,这充实的生活状态确实让你没空焦虑。


但又没力气去干【最想干的事儿】。


比如读书、写作、学PPT。


“今天做了很多事儿,已经够累了,明天再说吧。”


这是一个多么容易让自己接受的理(jiè)由(kǒu):


我努力了、我好辛苦,我应该奖励自己,适当休息一下没什么的。


02 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要不不弄了?


立志要减肥,十多天来一直认真吃减肥餐。


严格控制自己想去点外卖的手。


肚子饿得咕咕叫,叫得边上的人都能听见。


居然发现连着3天一两都没瘦!


“嗨,算了,我都这么使劲还不瘦,不如吃点东西,别太胖就行了,忒瘦了也不健康啊。”


当初你饿肚子的时候,咋没想着这样不健康呢?


再举个例子,你想写作变现,发出去20篇文章。


结果一篇阅读量破500的都没有。


你说“不写了,我就天生不是这块料,我还是去折腾折腾别的吧。”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这理(jiè)由(kǒu)看似也不错。


我都努力了那么久,横竖也应该有点效果了。


如果一点都没有,那我应该果断止损啊。


03 选择有点多,还是想清楚再说吧


折腾一段时间发现,好像我这个也能做,那个也能整。


单选肯定比一起干容易出成绩,那我选哪个呢?


要不我要先搜搜资料,再问问朋友。


然而,了解得越多越困惑。


有的朋友建议去做A,有的朋友说非常看好B。


你听着都有道理。


既然这是我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要专注的领域,那我更得想明白再做吧。


看起来很对呀,分析清楚,确认确实是自己想要的。


再All in (全部投入)好像没问题啊。


这三种场景你是不是挺熟悉的?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在给出解决方案,我要先说三句话。


也是我过去爬坑经验吐血总结:


一有时间就要先干重要的、困难的、对未来生活状态改变大的事。


那些干起来特别轻松、愉悦的。


多半让2年后的你技能水平跟现在没啥两样,然而物价涨了。


努力很久没效果,不一定是赛道选错了,更不是没天赋。


很可能是你压根不知道这条路的正确走法。


你也没拆解人家走对了的人是怎么走的。


要是啥都想明白再整,那得多少公司都凉凉了。


专一赛道是领域专一(目标人群不变),不是技能单一。


明白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接下来我们谈方法。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04 持续行动有方法


(1)认知调整


很多朋友跟我说,我持续行动,是希望将来能经济自由。


可什么是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可不是到时候就可以躺着不上班了。


而是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便不怎么挣钱。


为什么即便不挣钱还想去干呢?


因为热情。这股劲往往是不能持续行动的人所缺乏的。


什么是热情呢?


热情就是做哪怕最普通的任务,也能找到乐趣、有所发现。


即使是不怎么顺利的事儿,也告诉自己:


没准有新发现哦,我又多来一个故事。


人生总得有点事故,你才有故事可讲啊。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2)管理注意力


我们老是被好玩、简单、开心的事儿吸引注意力。


【要事】被迫搁置,想要持续行动,必须管好把注意力。


而注意力分三种。


① 主动型注意力:能随时准备做出重要决定或者处理疑难任务。


② 积极型注意力:能投入并执行,但不能专注思考,容易分心。


虽然偶尔也会灵光乍现,但非常少见。


③ 不积极型注意力:虽然很想干点啥,但脑子已经不在线。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如果细致记录下自己每天的状态。


你会发现我们的主动型注意力比想象中少很多。


工作日每天2-3小时,周末可能1小时不到。


所以,我们必须去牺牲一些“值得一做”的事情。


通过委派、授权、外包等方式。


把注意力尽可能全部投入到影响力最大的事情上。


(3)很多工作中的完美,都没必要


追求完美是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


但你想想你有多少工作必须做到完美?


完美对你的工作结果有明显影响吗?


① 对过程追求完美


我拿自己工作画了个图。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你看哪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上升不到5分的标准。


大多是“尽力而为、唯快不破”,你也分析下你的工作。


② 对工具方法追求完美


如果你去研究工具,可能很开心:我又懂了好几个方法。


然而,你要知道,研究工具的时间,都是“停滞时间”。


这段时间,你可没干任何重要的任务。


老板也不会因为你懂这个工具给你升职加薪。


他只看你做的结果,不管你过程中用了啥。


所以,你应该先上车。


只要能到终点,选择什么车又有多重要呢?


实在不行,路上倒车呗。


别把工作搞得跟旅行似的,必须做好详细攻略再出门。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你要知道:你写攻略再出发。


一是为了获得掌控感。


二是有明确的东西供你选择。


可是工作中有什么一定有效的方法吗?


还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我很喜欢激发群体讨论,快速决策,在行动中快速调整。


比如我们有个系列课要上线,怎么吸引学员购买呢?


最初我想到的是加一个试听课,让不认识老师的学员有个感知。


于是我发起团队讨论,20分钟内大家说了很多方法。


比如可以让老师重录一个短的当试听,也可以从课程中选一节的几分钟试听……


这时候就要果断决定“就先这么做了”。


然后根据数据反馈再去调整。


反正资源都在手里,不行调呗。


要是到时候同事不爱干,哄他呗,好话说着,好吃的预备着。


要始终相信“我最后肯定能解决”。


但我一定是在做的过程中让它越来越好。


如果你不擅长快速决策,担心做出错误决定。


那就多去问做过且做出成绩的人,你可以付费请教他嘛。


对于那些没做过还给你讲得云里雾里的人,别信太多。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4)建一个自己的兵器库,不求多,称手就好


工具不好用,很可能是不能持续行动的隐藏问题。


有个自己的兵器库很重要。


兵器库里最重要的是:思考辅助工具(各种模型)和整理辅助工具(提高效率)。


其他的按你需求自行配置就好。


这些兵器去哪找呢?


你可能跟不少人询问过有没有好用的工具,可要回来后用着用着就停了。


为什么?那是人家结合自己的需求和经验总结出来的,未必适合你当下用。


方法可以且必须参考别人的,但工具一定要自己原创。


这个原创的东西,可能是几个不同工具的拼接。


可能又low又丑,不要紧,你用着称手就行。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如果你是它的主人,你怎么可能不长期用、持续用嘛。


你一定会常常邀请朋友来你的兵器库参观。


每次展示的时候,你一边推荐一边介绍自己是怎么用的,会让你越来越爱用。


也会不断用出新花样。


最后总结一下,想让自己成为一台永动机,你得注意这4点:


(1)找到不能持续行动的场景,下回再这样,立刻给自己一巴掌提醒自己;

(2)建立新的认知,明确持续行动的终点不是休息,而是更有选择权;

(3)管理注意力,先记录自己的注意力特点,再利用主动注意力多干要事儿;

(4)带上称手的兵器上路,在路上边干边调整。


祝你接下来能一直走下去。


走不动时抓紧喊我,给你动力。


再给你推荐点干过,且干出过成绩的老师。

别用“心疼自己”做借口,骗大脑太多,最终都是要还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要事   辅助工具   赛道   兵器   认知   注意力   事儿   大脑   心疼   借口   热情   主动   时间   计划   工具   方法   朋友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