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去往何方?”“我们在追逐什么?”“生与死是否代表结束?”这些谜题在皮克斯的新作里,有了些不一样的解法。


疫情席卷全球的第一年——2020年的年末,《心灵奇旅》的出现,这无疑是给人们糟糕的一年最好的心灵慰藉。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这部片子,给了我们些新的感知概念


生之彼岸

即排队通过虚无的天梯,去往更大的宇宙空间。


生之来处

即心灵学院,生前塑造人格的虚拟世界。在这里需要点亮“火花”,获得进入地球的地球通行证。


火花

即某种能让小灵魂一心向往地球,获取投生意志的兴趣点或事物。


忘我之境

即一个人处于极度忘我的状态,会忘记时间的流逝,也感受不到辛苦与疲倦,最重要的是全程感到愉悦。而忘我之境往往存在于生死的临界之间。


“22”号灵魂

“22”不仅代表一个一直没有去往地球的灵魂,还带有一个文学典故:与著名的黑色幽默小说《第22条军规》有关,是生存悖论的隐喻。


我们本身就在大海中,在人世的混沌中。寻找“火花”永远不是目的,而是想要生活的那一瞬间热情。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我们在穿梭的人流中疾步,固执如常。当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走入另一空间,远距离地观望自己,看一生的幻象在眼前走过。才慢慢看清生命的轮廓,才看清我们平凡却依然执着于活着感受当下的理由。


电影中隐藏的设计细节


01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Jerry线稿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镜前的少女》毕加索 1932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心灵奇旅》的导演表明,他们创作Jerry们的灵感就来源于巴勃罗·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极简风。当然,在影片中,也致敬了“风格派”创始人——蒙德里安的《红、蓝、黄构图》。


02

《心灵奇旅》是皮克斯第一部以非裔为主角的动画长片。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片中的乔去的理发店高度还原了非裔电影人Kemp Powers常去的一家主要服务非裔居民的纽约理发店。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班卓琴课》


除了理发店,乔的家中挂着的一副名画《班卓琴课》,又一次表达了其想要打破种族偏见的思想。


《班卓琴课》中,非裔祖孙二人所弹奏的班卓琴,就是刻板印象中白人的玩物。


03

《心灵奇旅》画面设计由2D和3D穿插表现,使得生之彼岸和生之来处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Jerry们的雕像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雕像投影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为了达到角色灵活的运动感,皮克斯的艺术家们先是用铁丝将形象轮廓做出来,然后用灯光将其投射到墙上,形成影子。因此,才能让人物场景在2D与3D间切换自如。


04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影片中乔热爱的爵士乐贯穿全篇,可以说,爵士乐推动了整体情节的前进。


《心灵奇旅》中所有的爵士乐都是由著名的爵士音乐家——约翰·鲍蒂斯谱写。此外,电影中乔弹钢琴的手部动作也是按照约翰弹钢琴的手部动作进行动画制作的。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心灵奇旅》| 皮克斯给打工人的新作


《心灵奇旅》这部电影,不论我们从内容还是设计思想上思考,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它让我们在浮躁难熬的2020年尾,忽而意识到,生活原来不止有孤注一掷的追逐,还有温暖的风与和煦的阳光。有时间去看一看吧,看看有没有击中你的内心?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皮克斯   乐都   毕加索   约翰   心灵   爵士乐   理发店   忘我   雕像   轮廓   爵士   新作   火花   工人   灵魂   地球   时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