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文:江凤鸣

暮秋时节,我携了同伴,来游新安江。  

这是个雾气弥漫的早晨,浓雾从新安江的上游滚滚而来,悄悄地爬上河岸,爬上树梢,向两岸泛滥。田野、树木、宝塔、寺庙、村落、山岭都好似披了一层纱巾。云雾纠缠在一起,笼罩天地。太阳成了一个白色的光点,空中微微地有些天光射下。近处的崖壁上,开着一丛丛不知名的小花,在露水中闪耀着,像是燃烧着的火苗。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这些火苗一般的花朵,倒映在澄澈的水中,给这混沌的天地,抹上一道亮色。深藏在高山峡谷中,皖南的水,是纯净的,宛若养在深闺中的二八处子。和长江下游的大平原不同,皖南是丘陵山地。新安江主体位于徽州境内,属钱塘江水系。西、北以黄山山脉与长江水系为邻,东南以天目山脉和白际山脉与浙江、江西两省接壤。山脉之间,诸峰对峙,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山间盆地和谷地。新安江就在这些山谷中蜿蜒流淌。山间到处都是浓雾,这雾气落在树梢、草丛,变成了水滴,慢慢地顺着山坡流下,汇成小溪,流进河里。  

眼前,我身边的这条大河就是新安江,她平静、安逸,缓缓流淌。我和同伴乘了小船顺流而下,深秋凝重,江水澄碧。夹江两岸,翠岗重叠,山坡上长满了松柏、乌桕、枫树、香樟、白果树。两岸低矮处,不时有金黄的柑桔林闪过,透出一派生机。满山的苍松、黄杨、红枫,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倒映在江水中,变化万千。新安江发源于安徽休宁县怀玉山六股尖的冯村河、大源河和率水,经桐庐,流下去就是著名的富春江,那里有严子陵钓台。再往东,进入浙西就称钱塘江了。  

我拿起相机,拍这如画的山水,可得到的画面,却景色暗淡而又忧郁。近处有一些真相,远处却是一片混沌。人生也就如同这雾里行船吧,有一个大致的目标,然后就向着朦胧处前进。也许正是这样朦胧的美,才让我们追求不息。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忽然间,有阵阵江风吹起,江水荡起波浪,激起层层涟漪。江水拍打着江岸、船舷,我似乎听到了江水与江岸的私语。她们是在期盼还是在欢呼?哦,我看见了,两岸的雾被风追逐着渐渐散去,东方远处的太阳,正摇晃着从云层中钻出来。一瞬间的功夫,光明普照大地,远山近水都换了新衣。阵阵江风将发梢吹动,我似乎闻到了山间林地里飘来的芳香气息。一群鸟儿,从水面上掠过,清脆的鸣唱,让这幽静的山水,更加妩媚。  

江岸上的群山中,不时的现出粉墙黛瓦的民居。这些村落有大有小,有的建在山坡,有的建在山坳。它们掩隐在山林间,像是一面面耀眼的镜子。那窄窄的门,小小的窗,高高的马头墙,凸显着徽州特色。  

这些秀丽的山,碧绿的水,白净的墙,在阳光下构成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我觉得自己是在画中游,好似走入仙境。  

今天,我将随时走向驳岸,去看那些在明清岁月中剥蚀,在“文革”动乱的风雨中飘摇,历尽劫难存留下来的古宅、古井、古塔、古树、古庙、古牌坊、古村落。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是神秘使命的指引,还是血脉与这江流的贯通?我不晓得自己的前世今生,与这大自然的造化,有着怎样的联系。江雾散去,阳光灿烂,心中激发起莫名的兴奋。莫名间就吟诵出辛弃疾的诗句:“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船行到江湾一处清潭,江水缥碧,风烟俱净。两面高山夹峙,万籁俱静。听得到空山鸟语、听得出桨声、橹声。回望船尾,墨玉似地的江面,铺开一条白练。有几只水鸟,在这白练上追逐翻飞。驶出清潭,航道渐渐变窄,左侧的山坡上、竹林间,露出一排粉色的房舍,和一座尼姑庵。随着一阵清风,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哦,是孩子们在背诵大唐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这不是李白的《清溪行》吗?天宝十二年,李白难以忍受皇宫中无聊而又倾轧的生活,离开繁华却浮躁的长安,来到风景如画的皖南,他乘竹排、坐画舫,游清溪、游新安江,把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尽情发泄在这好山胜水之间。山水的美丽,却不能解脱诗人心灵上的孤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诗人在欣赏山水胜景的同时,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落寞郁闷的情绪。是啊,这样的诗句,总是让人发起千古之思,令后人扼腕叹息。  

孩子们用清脆的童声,诵读着李白的诗。他们不可能理解这位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的心迹。也许也不知道他们旁边那座尼姑庵里曾经的故事。据说,好多好多年以前,这个村子里有户人家,父母都亡故了,只有姐弟俩。那顽劣的男孩,只是顽皮,不肯读书。姐姐为激励弟弟上进,就发了个毒誓:若弟弟能刻苦读书,将来得了功名,她就出家为尼。后来,那顽皮的孩子,被姐姐的精神感动,发奋读书,不仅中了状元,还当了宰相。当他衣锦还乡,准备报答姐姐时,姐姐已经履行诺言出家了。弟弟两行清泪,姐姐沉默不语。当宰相的弟弟,或许名垂青史,但激励弟弟上进的姐姐却要青灯古佛孤老一生。唉,上苍,你为什么总是把悲喜剧放在一起?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皇帝身边的李白,丢下翰林学士的名号,如同甩掉一双破草鞋。他远离京城的繁华,躲到这皖南的山间隐居。“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而这皖南山间的孩子,却以姐姐一生的幸福做赌注,苦读十载,走出大山,为的就是到皇帝身边做大官。真不知道人类在自己的历史里,有多少这样的“围城”故事?  

我们的船在新安江的深山幽谷中穿行,走过一个个港湾,绕过一处处深潭,港湾边有浣洗的村姑,深潭间有撒网的渔夫。他们与天光云影,构成天人合一的美景。我们的船儿在青山间曲折蛇行,正如古诗所道:“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正在峰回水转处,江中出现一座巨型石礁,这就是著名的“妹滩”。明清时的古徽州,以徽商而闻名天下。新安江就是沈万三们的黄金通道,是连接苏州、杭州、扬州这些“天堂”之地的纽带。他们顺江而下走出皖南,将古徽州和江苏、浙江的一带的山货、茶叶、丝绸、瓷器和手工艺品等运往大江南北、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香料、珠宝、象牙和药材运回中原、运到江南。山是闭塞的屏障,水却是开放的大门。徽商在天底下为聚财而奔走,浸泡在新安江里的女人,就经常在这里为远行的亲人送别。特别是新婚的妻子,与新郎惜别,更是柔肠寸断,依依难舍,泪洒江滩,无语凝噎。新安江上清清水,中间多少离人泪?  

我们的船继续前行。远望,天光明亮,云影徘徊。近处,山峰秀丽玲珑,树木葱茏可爱。近岸坡地上成片的柑桔林,挂满金黄的桔果,恰似翡翠中夺目的红宝石。水碧潭深,没有一丝的涟漪,小船仿佛在玻璃上滑行。渐渐地有粉墙黛瓦来迎,有几处山村横卧绿色中。新安江畔著名的三潭到了。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我们的船停在了码头,一行人上岸来游三潭。三潭景色深幽,倒映着深秋里的参天古木和山坡上的粉墙黛瓦。三潭也是三个江边村庄的名字,分别是瀹潭、漳潭和绵潭。沿着江岸的石阶向上走,看见一个月圆门,上书“天下第一樟”几个大字。抬头望去,果然有棵高耸入云的古樟树。漳潭村里的这棵千年古樟树,树高26米,树身周长9.2米,我们六、七个人手拉手也不能将其合抱。据说汉初名臣张良去世后,就葬在江畔的这棵大树下,他的英魂孕育了这棵古樟树,用以泽被子孙后代。三潭的周边盛产枇杷,三潭枇杷皮薄、肉厚、味美,素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三潭枇杷”之誉。著名诗人流沙河曾吟道:“浔阳琵琶三弹,歙县三潭枇杷,琵琶三弹涌清波,三潭枇杷挂金霞。琵琶,枇杷,留连难返,主人忘归客不发。”当地人说,如果是初夏来游三潭,漫山遍野开满杜鹃花,那些赤橙黄绿各色的杂花,更是俏丽多姿,令人陶醉。而那些枇杷林,翠绿丛中闪现着金黄与橙红,让人垂涎欲滴。可惜,我们现在来的不是时候。  

离开三潭,我们的船缓缓荡漾在江水上。不时地有几艘渔家小船在悠闲地撒网,那网花映衬在翠树碧水间,像是一把把打开的银伞。偶尔有一闪而过的快艇,在江面上犁出长长的白练。江的两岸不时的有白墙灰瓦,翘角飞檐的徽式建筑,隐现在翠树、竹林间。这些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画里青山,水中乡村的秀丽水墨画。  

我们的船,拐过一处山凹,山谷间透过竹林,浮现出一个小小山村,村子隐藏在翠竹间,小桥、凉亭和野藤古木,浑然一体,风姿绰约,宛若仙境;青石路、木板门、杂石铺面依稀可见,古风犹存。村边近岸处是个小小码头,从码头向上望去,有一面酒旗在微风中飘扬。我们于是靠了岸,在农家吃中饭。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农家的主人告诉我们,别看我们这个码头小,当年可是徽商们带着发财憧憬的离乡路口。那时的新安江远没有今天这样风平浪静,而是险滩接着激流。那时有民谣唱到:“一滩高一滩,一滩高一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然而,不畏险阻的徽商们还是带着家中妻儿老小的期盼,从这白云深处的水村山郭,前赴后继地踏上前途未卜的经商路。新安江两岸,走出了沈万三、程承津、程承海、马曰、鲍漱芳、胡雪岩、王文典……这些大贾巨富。  

如今新安江下游筑起了新安江水库,湖水倒灌,新安江变得平滑如镜。那些古老的渡口,威坪、街口、深渡、渔梁,早已没有了当年樯桅林立,万商云集的盛景了,只遗下无数或辉煌或凄婉的故事让后人凭吊,发思古之幽情。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当我们再次回到船上的时候,身后忽然间想起美丽的歌声:  

有一条新安江啊,碧蓝蓝真好看;  

有一个月亮岛呀,漂浮在水上边;  

有一座情人屋啊,泊成了小蓬船;  

有一个月牙湾,落满了星星的眼。  

所有的牵挂深了又浅;所有的伤感浓了又淡;  

所有的温柔去了又还;所有的浪漫缺了又圆。  

轻轻雾来了好缠绵,轻轻风去了也留恋;  

在这里说出一生的诺言,让人长久让爱永远。  

唱歌的是农家主人的小姑娘,她一边唱着一边向我们挥手。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这童稚的歌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是啊,新安江是美丽的,她幽静雅丽、江流澄碧,水色如镜,娇柔妩媚。一天的耳鬓厮磨,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就像当初爱上身边心爱的姑娘。新安江她没有漓江那样的明媚皓齿,没有黄浦江的繁华富丽,没有黄河的惊涛拍岸,没有长江的开阔雄奇。她水如翡翠、山似玉簪,宛如自天而降的天河和瑶地,自有一种虚幻的美,清丽的美,处子般的美。这静静的美,浸入你的每一个毛孔,沁入你的肌肤,深入你的心,让你在不知不觉间陶醉。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离岸又靠岸,下船复上船。我们就这样在新安江上走着、看着,陶醉着、痴迷着。我们仰视山崖上的“郑公钓台”,那是元末隐士郑玉垂钓处;我们与被佛家誉为“小南海”的岑山擦肩而过;哦,看见了,这个横卧山间的小村落,便是明清时期,最富盛名的“父子尚书”故里雄村。这个小村子曾经人材辈出,明、清时期就出了54名举人,其中状元、进士多人,举世无双。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同科五进士”、等科举佳话,在当时震惊了朝野,广为传誉。曹文植、曹振镛父子,都做到官居一品的尚书,民间称为“父子宰相”。还有著名“江南才子”诗人曹学诗、篆刻家曹应钟等等。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文荟萃的古村落,是徽州历史文化的大观园。绿树掩映下尖顶挑檐的是“文昌阁”,修竹间道深处,巍峨的牌坊旁是“竹山书院”。新安江不仅是一条迷了古人,醉了今人的山水画廊,她还孕育出一代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毕升、方腊、朱熹、汪机、程大位、渐江、张小泉、戴震、王茂荫、胡光墉、詹天佑、黄宾虹、胡适、陶行知、张曙……  

夕阳挂在山尖时,我们的船到了新安江与昌源河交汇处的古镇深渡。这里北连黄山、南接千岛湖,江畔民居,错落有致。高高的马头墙、飞阁流丹的亭阁楼台,在夕阳下,褶褶生辉。驳岸上,有质朴的村姑,挎着竹篮向游人售卖“三口”蜜桔。我们也买了一篮,尝一尝,果然蜜一样的甜。  

傍晚,我们的船停在了新安江畔的紫金滩。一抹晚霞沉在水里,波光粼粼,宛若熔金。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天上的仙女下凡,她被这里清波涟漪,细涛拍岸,扁舟摇弋,鱼鸥追戏的美景所迷,不愿再回到天庭去,一日复一日的游玩在新安江畔。日子久了,她深深爱上一位俊朗的渔家少年,并与他同结连理。玉帝知道了,要招她回去,仙女却执意不肯。为了爱情她甚至放弃了仙人的身份。玉帝毕竟怜爱女儿,就向新安江畔,撒下许许多多闪亮的紫金。于是这新安江畔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紫金滩。紫金滩是千古真爱的鉴证,铭记着天上人间的至爱至性。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乡情散文:深秋,醉在新安江上

入夜,一轮明月挂在中天。远眺江上,灯火璀璨。江上渔火,岸上灯火,天上星火,连缀交织,如金色项链从苍穹直连人间。近处,江岸微风吹拂,杨柳摇曳;亭台楼阁、彩虹长桥在霓虹灯的装扮下绚丽多彩。码头上,彩灯映照在粼粼的江水上,远看,像极了传说中玉帝撒下的紫金。我被这眼前的美景吸引,不禁走下江岸,和同伴们用手戏水。坐看两岸璀璨的灯火,被这美色陶醉。忽然间,情不自禁,要与这山间清风、江中明月一起干一杯!  

新安江,美丽的江、清丽的江,迷人的江,让我们也干一杯,再干一杯!我要为你一醉,就算是醉中美梦,也要融进你这锦绣的山水画廊里。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新安   乡情   新安江   玉帝   深秋   皖南   徽州   紫金   山脉   散文   枇杷   江畔   山间   江水   两岸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