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回 石头:成功人士不坐班

关于石头的故事,各位最先会想到什么?

先别答西游记红楼梦,多想想。

至少对我来说,第一个想到的是某著名“鸡汤”:石佛与石阶。

石阶对石佛说:“都是石头,凭什么你被供着,我被踩着呀?”

石佛说:“因为我挨的刀比你多啊。”

这个故事,完美地解释了西游记主角们为什么要经历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我都怀疑编这故事的大师是西游迷。

然而真要想想,被做成佛像有什么好呢,天天被动吸烟,还要听游客们唠叨,节假日加班还没双倍工资拿。

所以这故事的两位主角,都挺惨的,品种限制了想像力,被刻成佛像居然是他们的最高理想。

清代《坚瓠[hù]集》里有个故事正好可以毁掉上面的鸡汤。

我们都知道“石敢当”这个东西,用来镇邪的石人像,长期受人膜拜,光荣吧?

石敢当自己也挺骄傲的。

然而故事里头,门神直接泼了石敢当一瓢冷水:“咱们就是不争气,才被放在这儿为人民服务的!”

是吧,成功人士都财务自由,去环游世界了,谁还坐班啊。

所以,还想做佛像么?

南宋《夷坚志》里,有个母猴王,怀着孩子,被乡民强行用泥包裹起来烤,活活做成神像,猴王母子的冤魂从此长期作祟[suì],村民病死无数。

虽然最后有位叫宗演的高僧超渡了猴王母子,但这仍然是个悲惨的故事。

孙悟空生在石头里,母猴被封在泥像里,是不是有点像呢?

虽说风格差得有点远吧,但很多学者,仍然将这个猴妈妈视为美猴王原型之一。

当然,石头跟泥毕竟不是一回事。

咱们也不能接受猴王的原型那么惨,对吧。

好,咱们继续找故事,非找石头猴子不可。

咦,这一找,发现了。

比《夷坚志》年代更早的北宋时期,不是有个苏东坡吗,他老人家写过一首诗,诗名挺长就不念了,其中有一句:“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

这首诗说的什么呢,说一只妖猴,变成道士,偷了茅君的酒,茅君那可是有大神通的仙人,脾气也坏,把猴子绑在山间足足三年,最终这猴子变成了石头,还被樵夫卖了换酒喝。

会变化、偷酒、石头,三个元素都有,这离孙悟空可是真的近。

不过这猴子也是真的惨。

古今中外,人或动物变石头的故事太多了,哪一个不惨。

像希腊神话的美杜莎,别人见到她就变成石头,白长那么漂亮了,真可怜。

还有,希腊神话里面,天琴座俄耳浦斯的老婆也惨,眼看就要走出地狱了,只因为老公一个蓦然回首,她就永远变成石头了。

中国也类似啊,全国各地不知多少望夫石呢。

可能有女性朋友会说了,为等候心爱的人,变成石头,多感人的爱情故事啊。但有些事儿呢,稍微调整观察一下角度,那又不一样了。

知道望夫石最早怎么写的吗?

是三国曹丕《列异传》记载的,而写这故事的时候,他用了“贞妇”两个字。

啥意思呢?

曹丕根本不是在歌颂爱情,是告诫那些妻子,老公不在家的时候,你们越检点越好,最好变成石头,这样就不会“出事”了。

直白点说,望夫石的教化作用,跟贞洁牌坊是一样一样的。怎么样,又毁你们童年了吧?

得,讲西游记,扯望夫石似乎有点远了。不过中国神话中最早的望夫石,可真是西游记石猴原型来着。那就是大禹的老婆涂山氏。

大禹治水,涂山氏见他长期不回家,就出去找了。然后呢,没发现老公外遇,却发现老公变成了熊。那场面,就跟许仙重阳节看到白娘子变身一样。

涂山氏还算胆大的,没晕,转身就跑,那熊就后面追。

涂山氏这一紧张呢,就变成块石头……

前面说了,人变石头这事儿,真不稀奇,关键是后面。

我们的大禹哥看到老婆变石头,他的第一反应是啥呢?

不是打120,也不是哭,男子汉嘛。

大禹当场就喊了:“把我儿子留下!”

嗯,涂山氏是带着身孕变成石头的,他记着呢。

女同胞们,听到这是不是又伤心了。

这才是世上最惨的事有没有?反正不管怎么说,石头裂开,还真给大禹生了个儿子,名叫启,嗯,听好喽,不是齐天大圣的“齐”。

古今中外,石头生儿子,这大概是第一例。

而孙悟空呢,他其实不是像电视演的那样,从石头里“蹦”出来,小说里是石头“生”了一个卵,卵化成的孙悟空。

石头产子这么大的脑洞,撞车太不容易了,要说西游记作者不是从大禹故事得到的灵感,我真不信。

作者显然对大禹事迹非常熟悉,金箍棒就明写是大禹治水留下的定海神针嘛。

按《广阳杂记》的说法,大禹镇海眼的宝物,其实也是块大石头,就在淮扬禹王庙里,西游记作者多半还去看过,摸过。

不过呢,涂山氏生子跟石猴的联系,在学界啊,在西游记爱好者的圈子里,差不多算公认的。

咱们这个课程,得有点新东西不是?

行,再找!

这次找石猴他爹他妈。

等等,有同学举手了:“我知道,石头是女娲补天留下的,它没有亲妈,只有女娲算干妈!”

左边同学站起来:“不对,孙悟空是太上老君和观音生的!”

右边同学不干了:“谁说的,石头明明是如来佛手工打造,如来又当爹又当妈来着。”

得,本人知道你们都哪听来的这些。

首先说孙悟空是女娲石的,那肯定《红楼梦》看多了,《西游记》里压根儿没提这事儿,人是纯天然的。

然而这块石头啊,原书确实写得太好了,什么“三丈六尺五寸啦”,什么“九窍八孔”啦,确实像活的,或者被P过。

所以民间编出不少东西,什么鸿钧老祖在那石头上坐过,老君坐过,观音坐过,留下了“不可描述之物”,才让石头怀孕的,等等等等。

至于如来造石头,老君造石头,为了推翻玉帝什么的,这类说法都是近些年搞出来的玩意儿,咱也不反对,持保留意见好不?

咱就找点古代材料,给大家开开眼。

这一找,又找到南宋的《岭南外答》了。

岭南外答里面呢,说当时东南亚各国,都信一位女的“圣佛”。

为什么这圣佛让所有人尊敬呢,因为有次她出海的时候啊,遇到龙王,船要翻,这位女子就跟龙王商量:“你放我回去,每年我送个儿子给你。”

龙王觉得这生意不错,就答应了。

而女子自从跟龙王谈过条件,回到家就拥有神通了,远近八方都来朝拜,她就成了圣佛。

当然,圣佛遵守承诺,不管生前死后,每年都拿一个儿子献祭给龙王。

死后怎么献?

注意,每一年,圣佛像都会准时生下一枚石卵!

所以,知道我为什么讲这故事了吗?

这故事发生在东南亚,而西游记里猴王学艺时,先借东南风到的南瞻部洲,南瞻部洲在书中指的中国,所以花果山就位于今天的东南亚一带。

花果山水帘洞下面直通东海,而圣佛的石卵正是献给龙王的。

搞不好,孙悟空那石卵,就是圣佛生下的其中一枚,被某只通臂猿从龙宫偷去,放在花果山,然后假称是天地所生呢。

现在你们编的什么如来佛造石卵,什么观音生猴子,还别说,多少算找着历史源头了不是?

开个玩笑开个玩笑。

石猴的出身,当然还是以原著为准,乃是“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内育仙胞”,简单说就是天父地母了。

不管怎么说,悲惨的石头种族,终于迎来了它们的英雄——孙悟空。

元代红巾军造反前,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之语,而神话小说界也是一样。

花果山石猴一出,天下石头都爆发了。

《封神演义》中的石矶娘娘,原形也是顽石,这娘娘在《三教搜神大全》中,可是万魔之主的身份啊,造反头子。

《三宝太监西洋记》中,有天地开辟前就诞生的羊角道德真君,那也是石头出身,被元始天尊收为大弟子,羊角带着天尊的宝物,私自下凡,连燃灯祖师都被他打得没脾气。

《后三国石珠演义》,织女投胎,从石壁中化出,颠覆传统淑女形象,造了西晋的反,广收名将,统领千军万马,所向无敌,甚至自立为赵王,圆了齐天大圣“皇帝轮流坐”的梦想。

就连《红楼梦》贾宝玉,都带着混世魔王称号。

当然说到这儿,咱们顺便再普及个小知识点啊。

我发现很多朋友都认为贾宝玉就是通灵宝玉,其实有点误会。

原著说得很清楚,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下凡,而女娲石仅指跟他一起出生的那块玉。

单说那块玉,其实啥事儿没干,就天天在贾宝玉身上看电视剧体验生活呢。

本文最前面那些石头,要么石头就是石头,要么从活物变成石头,反正结局都是定在那儿了。

为什么从《西游记》开始,石头都活了呢?

这就是天才作家对时代的意义,他能在无形中打破人们想像的束缚,引领社会。

石头都能变成人,能够成仙,我们人类又有什么理由停步不前,枯坐一室?

世界那么大,就是要出去闯一闯!

第一回 石头 结尾增加“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下回咱们说说水帘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

第二回 水帘洞 结尾增加“今天就讲到这里,接下来孙大圣该拜师学艺了,而他遇见了史上最强名师菩提祖师,且听下回道来!”

第三回 菩提 结尾增加“今天就说到这儿,下回跟大家讲讲闯祸精孙悟空偷桃的故事,把七仙女定住视若无睹,一心偷桃吃,也就这猴子干得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如来佛   水帘洞   石佛   猴王   大禹   女娲   西游记   石头   红楼梦   花果山   佛像   龙王   悟空   猴子   成功人士   故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