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就吃止痛药?小心惹祸上身!且看中医如何让患者舒服缓解疼痛

本文转载至:固生堂中医师陈汉旭

一旦出现疼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止痛药吃完之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但一段时间后又再发,反反复复时间久了,出现胃痛胃胀等不适,而痛依旧在。

止痛药的危害

止痛药是指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疼痛的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和中枢性止痛药两类。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布洛芬可刺激胃黏膜,长期服用可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诱发胃溃疡,甚至胃出血及穿孔,还可引起肝肾损害、出血倾向。

痛就吃止痛药?小心惹祸上身!且看中医如何让患者舒服缓解疼痛

长期使用中枢性止痛药可导致上瘾的现象,如果不吃,则难以忍受痛苦。另外,一痛就服用止痛药可能掩盖肿瘤、主动脉瘤、巧克力囊肿、阑尾炎、胰腺炎等可危及生命的严重病情。


止痛可掩盖病情,因此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痛症前需排除有确切手术指征的疾病,如严重颈椎或腰椎间盘突出、骨折,以及主动脉瘤、巧克力囊肿、胰腺炎等有生命危险的病情。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中医对痛症的认识。


痛症是什么?

痛症是指患者自觉疼痛,伴或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乏力、麻木、酸软、头晕、腹胀、活动受限等)的一类病症。临床上常见的痛症包括头痛、牙痛、项痹、肩痹、腰痛、膝痛、腕管综合征、经痛等。

痛就吃止痛药?小心惹祸上身!且看中医如何让患者舒服缓解疼痛

痛症的病因病机 痛症的病因包括外感风寒湿、饮食不节、纵欲及劳作过度、情志不畅、年老体虚等。病机方面,中医讲“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因外感风寒湿、内生痰湿、气滞血瘀等阻塞经络;“不荣”则因正气亏虚,机体失养。


痛症的危害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某个部位出现疼痛,经久不愈,就会出现相连部位的疼痛。如经常伏案工作或使用电脑,导致脖子疼痛紧张不适,如不及时处理,可出现头痛。

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规避能力,当某些部位出现疼痛后,人体会无意识地启动代偿机制。例如当人出现腰痛,提重物的时候会使用双上肢的力量,久而久之,当双上肢过度代偿时,就会出现肩关节、肘关节的疼痛。

因此,当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疼痛的时候,需要尽早处理,以免引起更多的不适症状。
针灸治疗痛症的机理
中医讲,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与经络密切相连。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达到调整脏腑经络的目的。脏腑功能正常,则气血正常。经络通,气血充盈,则人体无特殊不适。


医案举隅医案1:颈项痛

陈某,男,22岁,学生
主诉:右颈项结合部疼痛1天
患者昨日睡眠后出现右顾时右颈项结合部疼痛,无肩背放射痛。

考虑与少阳经相关,取左手中渚穴,留针45分钟,期间让患者活动脖子,取针后头向右顾时无明显不适。隔天微信随访,患者述疼痛已无。嘱平时注意脖子的休息以减少脖子不适发作次数,劳累后可予热水袋外敷颈项,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医案2:手痛


王某,男,26岁,程序员
主诉:右手第一掌骨周围疼痛3天
患者平素使用鼠标较多,3天前开始出现右手拇指活动时大鱼际及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肌肉疼痛。

考虑右手过度使用所致,局部经络不通,主要从阳经入手,穴位为左上肢臂臑、曲池、阳溪、合谷、支沟、鱼际,留针过程中活动右手大拇指,拔针后述疼痛减轻七八分。依相同治法继续针刺2次,后疼痛完全消失。嘱勿剧烈活动右手拇指,循序渐进恢复至正常运动状态,平时注意大拇指休息以预防发作。

按语:
以上两位患者病程短,治疗次数少,针刺过程中无特殊不适,舒舒服服缓解疼痛。

这里用日常生活例子来解释右边疼痛,针刺左边的原因。疼痛是机体的一种失衡状态,就类似咱们用天平测量物体重量而未加砝码时天平的状态,那么为了使天平平衡,我们会在轻的那一边加砝码。针刺的过程,其实就是加砝码的过程。当针刺的效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失衡的机体自然而然恢复正常,人体就没有特殊不适。


痛就吃止痛药?小心惹祸上身!且看中医如何让患者舒服缓解疼痛

众所周知,体具有自我调整功能,使机体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经治疗后人体没有特殊不适,不代表机体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那么为了让患者恢复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还需要患者在缓解疼痛后,注意休息,循序渐进恢复正常的活动状态。动态平衡状态也会因太过而失衡,因此平时劳累后注意调养是预防失衡的重要方法。

总之,无论是哪里的疼痛,越早治疗,缓解的速度就越快。医生只是帮患者一把,更重要的“医生”其实是患者自己。


医案3:足踝痛


张某,女,48岁,自由职业
主诉:左足踝内侧酸痛5年余
患者5年余前摔倒后致左足踝疼痛活动受限,经药物外敷等治疗后,现左足踝内翻时足踝内侧酸痛,休息时无特殊不适。

考虑外伤所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与厥阴经、太阴经相关,予针右侧中封、商丘、太溪、蠡沟、三阴交,留针过程中活动左踝,拔针后左踝内侧酸痛明显缓解,但长时间行走后病情反复。考虑患者病程较长,依相同治法,每周予针2次,针刺1个疗程(9次为1疗程),并嘱患者平时自行用艾条灸酸痛位置,每天1次,每次10分钟,每周2-3次,灸后饮适量温水,4小时内艾灸部位勿碰水、避风寒以防邪气内侵。后患者左足踝内侧酸痛完全缓解。每次针刺后,均嘱患者勿进行双下肢剧烈运动。


痛就吃止痛药?小心惹祸上身!且看中医如何让患者舒服缓解疼痛



按语:
此患者病程较长,疗程相对而言较长,同时为了让患者失衡状态更快被调整正常,嘱患者自行艾灸以达到温通经络的目的。该患者耐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看病如做事,欲速则不达。沉下心来,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更快地缓解不适。


结语


针灸治疗痛症的疗效确切。上述案例展示的是“不通”导致疼痛,临床上较为常见,如病情需要,配合中药内服调整体质可更好地解决疼痛。如四诊合参,考虑患者兼有“不荣”的情况,则需予中药内服联合针灸进行调理。

人体具有自愈能力,适当的运动可提升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临床上笔者很强调患者要注意休息、不熬夜、适当运动及个人调护,以达到尽快恢复及预防疼痛的目的。医生帮一把,患者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此合力,则可使患者远离疼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止痛药   患者   疼痛   目的   颈项   经络   针刺   针灸   机体   酸痛   上身   病情   不适   舒服   中医   小心   状态   人体   医生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