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头晕感觉天旋地转?一张方子巧治失眠,快推荐给身边头晕的人

眩晕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症状轻微的患者发作时间短暂,休息片刻就有好转,严重的患者会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甚至晕倒,十分影响生活……

眩晕症的成因往往复杂,很多患者遍寻名医,久治不愈。该如何是好?唐金元主任进行分析:


眩晕为什么难治?

眩晕,或天旋地转,或头脑昏蒙,或头脑困重,或失去平衡,或伴恶心呕吐,或伴心慌心悸,或伴恐惧惊悸,或伴颈部僵硬,或伴耳胀耳鸣,种种不适实在困扰。

更不用提,部分严重的患者会眩晕到失去基本平衡、时常摔倒的情况,发展到这一阶段容易丧失自理的能力、生活的乐趣与奋进的斗志。可见,眩晕之害,难以一语道尽。

同时,眩晕的成因复杂,西医认为耳石症、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神经衰弱等等多种疾病均会导致。

目前,西医对待眩晕症常进行对症治疗,在患者遭遇顽固性眩晕与失衡往往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中医治疗具有显著优势。

总是头晕感觉天旋地转?一张方子巧治失眠,快推荐给身边头晕的人


中医如何认识眩晕?

我国现存最完备的医书《黄帝内经》中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

因其眩晕的善行数变的旋动特点,该病归属于“风症”范畴。但该风症既可以因虚而生风,也可以因火而扇风,亦可以因痰而酿风,还可以因瘀而积风。

故治疗眩晕之风,并非用几个中医经典的息风方剂那么的简单。

在息风的方剂中,可因补虚药的加盟而风自灭,可因清火药的介入而风自熄,可因化痰药的添加而风自停,可因祛瘀药的辅助而风自止

由此可见,眩晕之风并不是不可降服的妖风。不管患者眩晕与失衡到何等地步,中医药总能为患者打造一艘安稳的方舟。

总是头晕感觉天旋地转?一张方子巧治失眠,快推荐给身边头晕的人

以眩晕症中,比较常见的耳石症为例,应对本病,现代医学总采用复位的办法,这对于初次发作的患者比较灵,但病人在生活中不能一直按医嘱不触及其禁忌体位,故效果难以维持。

对于病情反复发作的病人,用复位法就更未必灵验。

在临床中,我以中医疗法治耳石症,是通过提高病人对耳石下落带来刺激的整体耐受性,这一办法减轻患者的痛苦的同时,也无需顾忌与担心复发的情况。

在多年实践中,我的很多眩晕病人基本药到病除,而且不易再度发作。这恐怕就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成功之处。真可谓:

眩晕失衡旋风行,稳坐中药方舟轻。


验案举例

杨某某,男,16岁,因学习压力重而突发眩晕、失衡,天旋地转,天昏地暗,每伴有严重恶心,欲吐不出,想呕不能

自发作后,便根本不能安静读书,完全不可正常运动,纳呆食少,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曾在深圳与广州各大医院中西医神经内科看尽,都无济于事,亦到北京一特大擅长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的综合医院就诊,确诊为中枢性眩晕,经住院20天治疗,最后无功而返。

来我处之后,通过四诊合参,方拟天麻钩藤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平肝息风,化痰活血,补益肝肾的中药治疗。

处方:天麻、钩藤(后下)、山栀子、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法半夏、白术、鹿角霜(先煎)、山茱萸、桑葚、姜竹茹、竹沥、陈皮、 枳实。

患者一周眩晕停止,失衡减轻,三周失衡彻底消除

医者按语:

中医治疗对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眩晕都有不错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天旋地转   黄帝内经   耳石   竹茹   桑寄生   方舟   半夏   白术   方子   天麻   方剂   西医   成因   中医药   头晕   病人   患者   身边   感觉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