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足、妈妈手、产后抑郁…产后常见问题该怎么办?都在这里了

相信每位妈妈看到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心理的自豪感和欣慰都会油然而生。但育儿的路上,并不总是平坦的:母乳不够、腱鞘炎、四肢酸痛、情绪起伏大等等,让很多宝妈深陷负面情绪的泥潭。

今天就请原晓强医生结合门诊上的真实案例给大家讲讲如何能够巧妙地应对这些问题

母乳不足、妈妈手、产后抑郁…产后常见问题该怎么办?都在这里了

案例1:产后缺乳

李女士,26岁,产后半月。

形体消瘦,面容憔悴。平素感体虚乏力,小腹冷痛,饮食欠佳,产乳过少。

经朋友介绍找我门诊治疗,查见舌色偏暗,脉弦细。

辨证:血瘀寒凝,瘀血阻滞。

予生化汤加减,益母草、当归、川芎、红花、桃仁、炙甘草。连服7剂后小腹冷痛减轻,饮食倍增,乳汁渐行。

二诊巩固7剂后,小腹冷痛消失,乳汁如泉涌。

>>>>病案解析

产后缺乳跟产妇体质有直接关系。

产后血亏气弱,寒邪极易趁虚而入,血亏气弱则乳汁生化乏源,寒凝血瘀则小腹冷痛。

生化汤养血袪、瘀温经止痛,一经服用诸症自消。

日常食疗可以炖服鲫鱼汤或猪蹄汤,加入黄芪、路路通、王不留行等中药有助于产奶。

也可以手指点穴来催乳,特效穴位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用拇指轻轻顺时针揉按,每次5分钟。同时左手托乳房,右手拇指从乳房外周向心性推向乳头,每次1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乳腺结节,因为乳腺管阻塞同导致母乳过少,就需要专业手法疏通阻塞的乳腺管来催乳。

要强调的是产妇应尽早给新生儿母乳喂养,婴儿平时多吸允就可以保持乳腺管通畅,避免频繁阻塞引起急性乳腺炎。


案例2:产后身痛

张女士,32岁,二胎剖宫产后3月。

诉四肢关节酸楚疼痛,屈伸欠佳,夜半加重。朋友介绍下前来就诊。

辨证:风寒内侵。

予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

服7剂后四肢疼痛减轻,夜半疼痛症状存。

二诊配合针灸、艾灸治疗,巩固7剂治疗后疼痛消失。

>>>>病案解析

产后身痛俗称月子病,即因月子时候受风寒、产后失血过多等原因,导致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等情况。

母乳不足、妈妈手、产后抑郁…产后常见问题该怎么办?都在这里了

该疾病在中医上常见证型为:

本病以预防为主,结合中医药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平时注意产褥期护理,要慎起居,避风寒,注意保暖,避免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


案例3:“妈妈手”反复疼痛

宋女士,29岁,产后8个月。

孩子体重17斤多,平素抱孩喂养姿势较多,1个月前出现右手腕疼痛,屈伸活动时疼痛加重,前来我门诊求治疗,否认扭伤、撞伤等外伤史。

诊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予手法理筋松筋、无痛针灸通络止痛,每3天1次;外敷双柏散消肿,每天1次,每次2-4小时;同时佩戴手腕外固定支具。上述治疗为期2周后症状消失。

>>>>病案分析

“妈妈手”是通俗的说法,它有一个专业的医学名称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由于手腕及手指用力过度或劳损,致手指肌腱在手腕桡骨茎突处反复摩擦引起慢性无菌性炎症,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母乳不足、妈妈手、产后抑郁…产后常见问题该怎么办?都在这里了

一般无明显外伤史,有慢性劳损和受寒史,早起仅感手腕酸痛、无力,随后出现疼痛加重伴活动受限。

很多西医遇到这种问题习惯开消炎止痛药,殊不知哺乳期间这类药是绝对禁止的,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

中医治疗本病的原则是: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

早期建议制动,局部外敷中药消肿止痛;中期舒筋活络,可行推拿理筋手法,配合针灸治疗;如果病情反复加重肌腱粘连造成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会增加治疗难度,延长治疗时间。


案例4:产后抑郁

赵女士,35岁,产后3个月。

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

查舌红苔黄,脉弦紧。

辨证:肝气郁结。

予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栀子、柴胡、白芍、茯苓、白术、当归、甘草。第1个疗程连服15剂,配合针灸:三阴交、曲池、丰隆、足三里、太冲等穴位,隔日1次。

家属发消息来说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目前继续巩固治疗中。

>>>>病案分析

女性产后因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出现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早睡、疲倦和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缺乏信心,多因气虚血瘀、肝气郁结导致,可补气行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辨证运用行中药、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绝大多数患者在症状发作的早期经中医干预、心理治疗后,上述病情都能明显减轻或消失。


案例5:盆底肌松弛

曹女士,34岁,二胎产后3个月。

自觉产后腹部松垮无力,骨盆变大,臀部肌肉松弛。偶有漏尿,在网上学瑜伽练习1个月效果不明显,经朋友介绍找我就诊。

中医诊断:痹症,辨证:产后筋脉失养。

治疗:手法调理腹部、腰部、臀部核心肌群,复位骨盆。配合针灸:百会、维道、次繆、足三里等穴。上述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

期间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盆底肌康复练习:1.站立位缓慢收放盆底肌肉1分钟;再快速收放盆底肌肉1分钟;2.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缓慢收放盆底肌肉1分钟;3.两腿分开相当于肩宽的两倍,缓慢收放盆底肌肉;在收放盆底肌肉的同时,完成起立、下蹲的动作,坚持1分钟。

上述治疗1个周期结束后患者骨盆维度较治疗前下降,腹部及臀部肌肉紧致,漏尿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目前手法和针灸治疗间隔延长,康复练习仍在升级进行中。

>>>>病案分析

盆底肌像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具有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功能。

盆底肌松弛就会造成支持系统不够导致一系列症状,比如子宫、膀胱、直肠脱垂、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等。

通过专业手法和运动训练来修复盆底肌,在产后恶露干净以后就开始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可以避免由于盆底肌肉松弛导致的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

上面列举了新手妈妈比较常见和关注的问题,如有其他问题,包括新生儿黄疸、吐奶、腹泻,孩子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等问题可以联系医师解答,相信在医师的指导下宝妈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问题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产后   桡骨   病案   骨盆   风寒   母乳   小腹   针灸   松弛   乳腺   常见问题   手腕   肌肉   手法   抑郁   患者   疼痛   案例   妈妈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