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刀锻造技艺的惊世之作?传统制刀的不传之秘是什么?

日本现代刀锻造技艺的惊世之作?传统制刀的不传之秘是什么?



明治时代(公元1868-1912年)

一般来说,从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至今所造的刀,都属于「现代刀」(gendaito)。

公元1876年,明治天皇的新政府颁布「废刀令」(hairtorei),禁止人民在公开场合佩刀。这项法令使刀匠难以谋生,最后只有少数的刀匠能够继续从事这项工作。此后,传统日本刀绝大部分的价值仅仅在于身为艺术品,而不再是实战武器。

明治维新期间,新政府开始推行日本陆军与海军的现代化,传统日本刀不再是现代战争的实用武器。虽然军官还是会佩 刀,但是日本人一直设法让刀适应现代的战争环境。公元1886年,日本引进了军刀(gunto),这种军刀的刀装与欧洲军队使用的刀非常类似,但有长刀柄与D形的护手,不过刀身则是以传统方式锻造的日本刀,通常比较短,长度大约是60-65公分。公元1899年,日本开始大量生产刀,供应军队使用。然而为了控制成本与时间,这些刀所用的钢材是由现代炼钢厂冶炼,并以现代机器锻造。刃文是用油来焠火,而不是水。这些刀也叫做「村田刀」(Murata-to),是为了纪念建立现代日本军队的功臣之一。

公元1906年,为了支持传统日本刀匠,明治天皇任命月山贞一和宫本包则为「帝室技艺员」,即皇家御用工匠。政府还推行了另一项措施,就是提名并表彰重要日本刀为国家宝物,以维持大众对日本刀的兴趣与认识。这项措施从1897年开始实施,本来只打算表彰神社或寺庙收藏的日本刀,但1929年扩大了推行范围,不论拥有者是谁,只要是重要的日本刀就会获得表彰。

现代(公元1912年迄今)

到了1920年代初期,刀匠已经不可能靠作刀维生,只有一小部分的刀匠还在持续从事这项技艺。然而,由于技术与知识尚未佚失,而此时还在制刀的少数刀匠仍师承传统刀匠,因此在这个阶段还是有办法打造出完全传统的日本刀。

日本现代刀锻造技艺的惊世之作?传统制刀的不传之秘是什么?

明治时代中叶日本大幅扩军,日本人觉得军官还是应该要佩用完全以传统方式打造的手工刀,为日本刀创造了需求。为了复兴制刀工艺,日本成立了好几个组织,包括「日本刀传习所」(Nihonto Denshujo)与「日本刀锻炼会」(Nihonto Tanren Kai)等。这些组织成立的目标是训练新的刀匠,扩大传统日本刀的人才库,另一个目标则是提供大量的传统刀,以因应日本陆军与海军的需求。此时关市的刀匠非常积极投入日本刀的生产。

日本刀锻炼会

公元1933年,一群刀匠在东京组成一个日本刀的锻造协会,称为 「日本刀锻炼会」。他们的目的是使用传统材料、以百分之百的传统方法打造出日本刀,绝不用电动工具之类的现代工具。

协会要求会员以镰仓时代(公元1185- 1333年)长光(Nagamitsu)打造的刀剑为范本。这些刀的规格订得非常详尽,使得日本刀锻炼会发展出非常明确的风格,从外形和细节都能辨识。这群「靖国」(Yasukuni)刀匠或许可说是最后一个传统制刀流派,他们发展出自己独有的风格,以及高水准的工艺品质。根据记录,在1933-1945年间,这些刀匠造出了8100把刀,训练出大约30位刀匠与相关工匠。

日本刀锻炼会训练出来的合格刀匠,都冠以「靖」字开头的名号,包括「靖笃」(Yasutoku)、「靖典」(Yasunori)与 「靖兴」(Yasuoki)等。

日本刀传习所

日本现代刀锻造技艺的惊世之作?传统制刀的不传之秘是什么?

另一个保存日本刀的重要组织「日本刀传习所」成立于1933年。这个 组织也位在东京,创办人是栗原彦三郎。日本国会( 众议院)要求身为议员的栗原采取行动保存日本刀,于是他在东京自宅组织了「日本刀传习所」,显然也出资提供经费;任何想学习锻造日本刀的人都欢迎加入,希望可以利用这个组织训练出大约一千名刀匠。努力为此奔走的栗原,成了保存日本刀技艺运动的关键人物。他在传习所训练了约150名刀匠,之后并开设同样以训练刀匠为目的的姐妹组织「日本刀学院」。战后大部分获得「人间国宝」称号的刀匠,都是在传习所受训,或是师事某位在传习所学艺的人,充分显示栗原成立的这些组织的重要地位。

传习所刚开设时并没有学员,栗原就在报纸上打广告招揽新生。第一位回应广告进入传习所学习的人,就是吉原国家,他是吉原义人与吉原庄二的祖父。国家不但是第一位学员,后来还成为日本刀学院创立时的负责人。

学员居住在传习所,也在传习所制刀。等到学员通过认可,取得刀匠资格,传习所就会赐予包含了栗原名字中的某个字的名号。传习所的学员大多以「昭」(aki)开头的名字落款,如「昭广」(Akihiro)、「昭友」(Akitomo)、「昭房」(Akifusa)等。

传习所创立不久,就计划要在东京推出新刀展,但却找不到足够的新刀展出。这时(1934年)日本活跃的传统刀匠不到50位,但到了公元1942年,刀匠人数已有所成长。在每年刊行的日本最受欢迎现役刀匠名录中,月山贞光在公元1942年名列西日本最受欢迎刀匠,而东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刀匠则是吉原国家

关市

日本现代刀锻造技艺的惊世之作?传统制刀的不传之秘是什么?

本图列出许多二次大战时期日本刀上出现的图章。根据法规,只要不是采用传统玉钢,任何以废铁或其它钢材打造的刀,在刀茎上都必须加上某种图章。这裡列出的图章常出现在1945年以前为日本军方人士锻造的刀上

关市一直是日本刀生产的中心,持续了约700年之久,属于五箇传中的美浓传分支。有人说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日本生产的刀绝大多数出自关市。关市并不大,但是到了明治时代末期,据估计三万居民中大约有一半是从事与製刀相关的产业。关市有一个名为「关市锻炼所」的机构,创立于1907年,由刀匠与其他想要促进与保护传统制刀技艺的人士组成,这个组织的刀匠获得岐阜县政府与其他来源的经费支持。公元 1933年,与「传习所」及东京靖国神社的「日本刀锻炼会」成立的目的类似,关市也设立了「日本刀剑锻炼所」来训练新的刀匠。

昭和刀

日本军队对日本刀的大量需求造成的主要结果之一,就是昭和刀(Showa-to)的生产。很多在昭和时代(公元1926-1989年)锻造的日本刀都叫做昭和刀,尤其是从公元1930年代初期开始。这些刀看起来像传统日本刀,但却是以现代炼钢厂的钢材锻造而成,并非使用传统熔炼的玉钢。虽然昭和刀有传统日本刀的外形,可能也有刃文或加硬的刀刃,但任何熟悉日本刀的人都知道,这些刀没有日本刀特有的刀面与表面纹路(地肌)。此外,就算有刃文,品质也和以玉钢锻造的传统日本刀不同。

用现代钢打造日本刀比用新的玉钢便宜许多(就人工和材料而言),这些钢材是取自磨损的铁轨或废弃建筑物的结构钢材。由于士兵必须自己出钱买刀,比起以传统方式锻造的昂贵现代刀,许多人需要更便宜的替代品。大量出产的战时昭和刀往往品质精良,不是对日本刀涉猎够深的人,通常无法分辨大量生产的昭和刀与传统锻造日本刀的差异。

然而,这些刀的价差非常大。一把来自日本刀锻炼会的高品质日本刀,售价可媲美江户时代早期某些最优秀刀匠的作品(当时价格约日币100-125圆)。另一方面,最精良的昭和刀售价大约是日币60圆,品质较差的昭和刀售价还更低,只要25圆左右。为了让买家更容易辨认昭和刀,1937年政府决定所有非玉钢锻造的刀都必须在刀茎加上图章,以标明非传统锻造的刀。政府也要求昭和刀在公元1940年前,必须完成刀茎上加刻图章的动作。

关市的日本刀产量是战时昭和刀生产规模的最佳范例。在1930年代末到1940年代中期,关市每个月约运出1万8千把刀 给日本陆军与海军,其中大约1万7千把是大量生产的昭和刀,其余的是以玉钢锻造的传统日本刀。

由于昭和刀属于大量生产,因此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日本在战时製造的刀剑,品质比不上古时候锻造的古刀。事实上,战时以玉钢锻造的日本刀做工精湛,在品质上和明治维新前的古刀平齐。

二次大战后的日本刀

公元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禁止制造任何武器。此外,接管的国外军队开始没收包括日本刀在内的所有武器。没收传统日本刀的行动持续了将近一年,直到美国当局认定传统刀剑不是现代武器,而是具有文化与艺术价值的物品为 止。然而在这段期间,占领军当局在日本军械库收存了相当大量的日本刀,任何军人都能带一把刀回家当作纪念品,很多军 人也的确带了日本刀回到美国与欧洲。因此在1950年代,美国的日本刀数量可能比日本本地来得多。

因为全面禁止制造武器,从1945到1951年没有任何一把日本刀生产。「日本刀传习所」的创立人栗原彦三郎开始组织 一项计画,打算锻造300把新刀,纪念二战结束及联合国的成立,而这些刀会献给世界各国领袖。1952年,日本政府准许彦三郎开始这项计画,他在一个月内走遍全日本与刀匠会面,请求他们参与。计画于焉展开,也完成了几把新刀,但1954年栗原就病逝了。

虽然计画因栗田逝世而告终,但却重新促使刀匠以完全传统的方式锻造日本刀,因此这项计画具有非凡的意义。许多刀匠在当时又开始製刀,包括吉原义人的祖父吉原国家等,他们表示若非栗田彦三郎筹备了这项计画,自己根本不可能再回去製刀。吉原义人就在那时候开始与祖父一起制刀,协助他为栗原的计画打造一把新刀。

自此以后,尽管牵涉其中的政治经济局势与以往大为不同,但日本又开始恢復了製刀活动。尽管如此,日本之所以到了1952年还做得出日本刀,正是因为所有传统技术、连同炼制玉钢的知识和技巧,都从封建时代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日本   明治维新   明治   传统   图章   昭和   东京   战时   技艺   公元   武器   品质   组织   时代   时尚   日本刀   刀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