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牛仔,以其独特的风格,写下安第斯山脉的传奇

提到厄瓜多尔,第一印象是该国因赤道穿过而得名,吸引各国观光客到赤道线一游,双脚各踩在赤道线两边,象征跨越两个世界。喜欢时尚的朋友,一定知道厄瓜多尔是「巴拿马帽」的故乡,甚至拥有一顶时髦的「巴拿马帽」;喜欢甜食的朋友,一定知道厄瓜多尔有「可可共和国」之美称,生产高质量的巧克力;喜欢花艺的朋友,一定不会忽略厄瓜尔多这个世界重要的花卉市场,尤其每年生产的安地斯山玫瑰,为厄瓜多尔带来可观的外汇。

当然,厄瓜多尔还有一群被名为「恰格拉」(chagra)的牛仔,胼手胝足,从事放牧工作,为厄瓜多尔写下「安地斯山骑士」的传奇,与拉美各地牛仔齐名,并展现其独特风情。

厄瓜多尔牛仔,以其独特的风格,写下安第斯山脉的传奇


据信,「chagra」一词源自印加官话克丘亚语的「chacra」,意思是家族一起耕种且共享收成的土地,引申为庄稼、劳务等意。在殖民时期,「恰格拉」一词则颇具贬义,除了指庄稼汉之外,更泛指目不识丁、举止粗鄙、品味低俗之人。在首都基多,「恰格拉」一词亦指来城市讨生活的外乡人。如今,「恰格拉」已扭转形象,指在厄瓜多尔高原上的牛仔,象征高地精神。的确,「恰格拉」不仅是职业称呼,更代表生活模式,与高地文化息息相关。

骑马赶牛、喂牛是「恰格拉」最主要的工作,但为了贴补家用,他们也养鸡和天竺鼠,并在有限的耕地种些玉米、马铃薯等杂粮。由于栖身寒冷与多雨的荒凉高原,「恰格拉」以绅士帽、围巾、斗篷、羊毛皮裤及长靴为基本的御寒服饰。斗篷是安地斯山区的符码,是最佳的挡风衣物,也是最好的骑马装。

「恰格拉」偏好羊毛编织的条纹、或素色斗篷。此外,下半身的羊毛皮裤颇引人瞩目,不仅凸显「恰格拉」与众不同,同时散发出安地斯山的粗犷特质。至于女士,同样戴上绅士帽,但习惯穿着绣花上衣,以披肩代替斗篷,以长裙取代皮裤,豪迈中增添女性娇柔。

厄瓜多尔牛仔,以其独特的风格,写下安第斯山脉的传奇


与其他国家的牛仔相较之下,「恰格拉」的传统服饰相对朴实,一如委内瑞拉牛仔「亚内诺」(llanero)、阿根廷牛仔「高卓」(gaucho)。然而,他们不似「亚内诺」以轻便衣着为主,甚至赤脚骑马;他们也不像「高卓」,以灯笼裤穿出随遇而安的天性;他们以一袭厚重的打扮,在在说明了与恶劣环境共生共存的坚毅性格。

「恰格拉」相当重视家庭生活,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除了养儿育女之外,也分担部分工作。既然「恰格拉」也是一种生活模式,无论男女,自幼便向父母学习马术及放牧等技能,让这高地文化代代相传。

每年七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各地的「恰格拉」会穿戴传统服饰,汇集到基多附近的小镇马查奇(Machachi),参加「恰格拉游行」(paseo del chagra)盛会。

厄瓜多尔牛仔,以其独特的风格,写下安第斯山脉的传奇


「恰格拉游行」乃当地丰年庆典的其中一项活动,可追溯至1877年。那年,科托帕希(Cotopaxi)火山爆发,居民十分惊恐,于是请求本堂神父将基督圣像放置在科托帕希的山麓,希望藉此镇压岩浆再度喷发。牛仔骑马四处找寻幸存的牲畜,以及护送基督圣像到山麓的景象,演变成尔后的「恰格拉游行」。年复一年,牛仔藉「恰格拉游行」遥想当年的景况,而这项传统在百余年后,淬炼成厄瓜多最具地方色彩的习俗,厄瓜多尔政府因而于2018年宣布,将之列入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恰格拉游行」盛会尚包括:户外弥撒、赛马、围牛、斗牛、骑术表演、套索竞赛等,再加上歌舞与美食的助兴,热闹非凡,为马查奇这个小镇带来观光收益。

自殖民时期起,「恰格拉」即以高原为家,「安地斯山骑士」并非浪得虚名,跃马穿梭在险峻的山巅,探索每寸土地的秘密,耕耘出多采多姿的山区牛仔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厄瓜多尔   安第斯山脉   巴拿马   牛仔   基督   基多   山麓   斗篷   赤道   高地   羊毛   高原   独特   风格   传统   服饰   传奇   喜欢   朋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