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韩国经济目前还是持续低迷,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 15岁至24岁青年的失业率竟高达10.7%!

除了青年失业率飙高的问题外,许多不肖老板聘请员工时,也爱使用约聘、雇佣等非典型雇用制度,以最低时薪聘请新人到公司上班,这些约聘人员做的工作份量不比正职员工少,但是薪水却惨兮兮地相差将近一半。

2014年,韩国统计厅提出《经济活动人口调查》报告,指出正职员工每周劳动时间为40.1小时,约聘员工工作时间平均则约为33.8小时,但两者薪水却差了44.2%。

我们都知道官方数据往往是美化之后的数字,实际情况可能更恶劣。

此外这些在工作职场上的约聘人员,每天上班还得战战兢兢,忍受随时可能被公司大刀一砍的解聘危机。易言之,约聘员工同时遭受到薪资低、工作时间冗长,与随时可能会失去职场的精神压力等三重不公平待遇。

再者,约聘员工不仅是在「有感」的薪资和雇用期限遭到不公平待遇,更需要注意的是,约聘人员的社会福利也缺乏保障。依据南韩法规,正职员工在进入公司后必须加入国民年金与健康保险,而正职员工加入这两项社会福利的人数比例分别达到97.0%与98.9%,换句话说,没有公司敢亏待公司正职人员,那么老板若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往往都从约聘员工下手,这也造成约聘员工加入保险的比例相当低,有投保国民年金的约聘工只有32.9%,健康保险也仅有38.3%。换算下来,约有三分之二的约聘员工未受到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正因为韩国当地的雇用关系极度不稳定,其影响也就连带地呈现在「劳工流动率」(worker turnover)数据上。劳工流动率(或「劳工移动性」)指的是所有劳工在每年更换工作的比例,计算方式为找到新工作的聘用劳工比例(hiring rate),加上放弃原来工作的劳工比例(separation rate)的总和。

2013年韩国劳工流动率为63.7%,在29个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会员国中,获得了压倒性的第一;更令人吃惊的是,从2000年开始统计劳工流动率数据年间,在这十年以上的时间,都是位居第一。在韩国当地,劳工能长期待在一间公司,且工作长达五年以上的比例只有19.7%,换句话说,在五年之内,每五人之中将近会有四人,不论是自愿或被强迫解聘,都会更换一次以上的工作职场。这样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怎么能使韩国年轻人放心的年轻结婚生子呢?这也造成韩国年轻人三抛(恋爱、结婚、生小孩)、五抛(人际关系、购屋)、七抛(梦想、希望)、N抛、全抛时代之来临。

恶劣的经济环境造就了韩国年青人的全拋世代,而对上一代45岁到65岁的中老年人而言,他们「候鸟爸爸」的年代也一去不复返。很多人都知道,韩国的社会氛围仍属大男人主义,韩语中也以「家父长主义」一语来指称,意指韩国家庭中,男人为最重要之核心,所要负责的基本责任,就是负担起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

1980年代,韩国在「汉江奇迹」经济复苏年代,社会尚未被财团严重扭曲,贫富差距尚未遽增之际,家中只要有一个力壮、肯负责上进的丈夫在外努力工作,仍可勉强供应一个家庭生活开销、小孩子的教育费,但怎知不到短短三十年,却全部都改变了样。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以教育费用为例,韩国家庭小孩教育费用高昂到外人无法想象的地步。2013年南韩统计处提出《全国生育能力及家庭健康实际调查》,据保守估计,每个韩国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要一个家庭要承担的平均养育费,超过了3亿1000万韩圆,其中因南韩父母亲对于家中小孩子的望子成龙、成凤的「出世」的心态特别重 ,对小孩子的教育费支出毫不手软,教育费占整体家庭收入甚至可达33.1%,补习费更占了教育总花费的58%。

收入越高的家庭,对小孩子教育更为注重,支出的花费也就越高。以月均收入未达100万韩圆的低收入家庭来说,小孩子的补习费支出,约为是6.8万韩圆,而月均收入在700万韩圆以上的高收入家庭,补习费的支出是42.6万韩圆,两者相较下,呈现七倍左右的差距。

然而社会环境恶化之现况,恐怕是早期能负担起家庭整个生计的韩国爸爸所无法想象的。许多已婚男性家长,为了提供给家内妻小更好的生活质量与学习环境,很多男性都忍痛在小孩子出生后,当起「候鸟爸爸」。

什么是候鸟爸爸?此语在2002年就已出现,并收入到国立国语院2002年新造语内,指的是爸爸们像随着季节变化,进行规律与长距离的迁居候鸟一般,寻找国外的高劳力、高危险性,但却是高薪资的工作。诸如搭上远洋渔船来到高纬度的大海打渔,或者是渗入地底矿坑工作等,只为了赚钱给家里的妻小。

这样的候鸟爸爸在早年不算少,如同候鸟多是整群迁居的鸟类,只要在村内有人想要当起候鸟爸爸,马上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候鸟爸爸在国外工作之际,期待的就是在一年之间,有机会回到国内跟家人短暂见上一面,但一过完假,马上又得像只候鸟,急忙地赶回到国外的职场上继续打拼。

近年南韩候鸟爸爸开始有年轻化的现象。有些男性在尚未结婚时,有了稳定交往的女朋友后,就动念想当候鸟爸爸,到国外先赚一笔结婚钱。这样的社会现象,在2016年韩国描述核灾大片《潘多拉》电影内也有所刻划。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但把家人、小孩子留在韩国国内,还不是候鸟爸爸还们的最终目标,「正统的」候鸟爸爸,无疑是想把家人送往北美或澳洲学习英文,给予更好的生活环境,盼望小孩回到韩国社会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些将家人送往国外、留在韩国国内的候鸟爸爸,为了省钱往往都是租廉价的套房,在每天加班完的夜晚,以简单的食物裹腹后,便马上打开计算机,与远在世界另外一端正是白天时刻的家人聊天,看看小孩说几句Hello Dad的英文。

家庭美满可以用金钱换算吗?若是可以的话,这到底值不值得呢?

每年过年,在仁川机场等待家人回来的候鸟爸爸不在少数;而辛苦工作存钱,想买张机票到北美看看家人的候鸟爸爸,则把机场入关处塞得大排长龙。候鸟爸爸们与家人分隔的时间,短则一年,长的话甚至是三、四年都没见过家人一面。

家庭之乐、相思之苦,异化成金钱来换算,这真的是正确吗?小孩长大之后,还能记清楚爸爸的面貌吗?还是只记得每个月送到存折上的数字呢?

但这些候鸟爸爸,在现今韩国社会也以晋级又进击,以一个更为悲惨的面貌、多样的名称出现。而这就得从夜晚,从公司下班的候鸟爸爸谈起。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韩国近年有越来越多前往外地工作的「候鸟爸爸」,在韩国一提到候鸟爸爸,就是孤单爸爸坐在家里,望着窗外,遥送搭机前往异国的美丽妻子与可爱的独生子女。候鸟爸爸为了让家人有着更好的生活,只能忍着相思之苦,咬紧牙关留在职场上努力赚钱的场景。

根据报导,在1998年,候鸟爸爸约只有1,562位,但短短十五年间,2013年的最新数据,已经突破近30万位以上,且候鸟家族的妻小人数也创下115万人之高。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在韩国当地受访的151位候鸟爸爸指出,候鸟爸爸日常生活所摄取的饮食营养素,只有25%达到均衡状态,其他76.8%都为不均衡。饮食不均衡之主因,也是为了省下几个铜板好送到国外给妻小,候鸟爸爸工作之余,大多用快餐泡面或紫菜包饭裹腹,简单地解决一餐。而在精神状态上,也有高达29.8%的爸爸认为自己平日惯性失眠,并有白天提不起精神等忧郁症病状。此外候鸟爸爸的运动频率也低得吓人,每天没时间或只运动一次的比例人数就高达40%。候鸟爸爸把自己异化成工作、赚钱的机器人,把自己的「价值」换算成汇入国外妻小帐户的「价钱」数字。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由于候鸟爸爸人数与日俱增,社群网络上也陆续成立大大小小的「候鸟爸爸俱乐部」,会员人数从十几位到上千都有,让同样身为候鸟爸爸的同伴们有个抒发寂寞空虚心灵的园地,除了网络上有定期的集会外,有些讨论区还会互相分享如何让妻小顺利拿到北美等国家的签证、永久居留权等有利情报。

一切都是为了家人好,尽管牺牲再大,这些候鸟爸爸也甘之若饴。

面对这种社会现象,韩国当地歌手写了一首歌《候鸟爸爸》,还被改编成抒情版,摇滚版,嘻哈版等,很多海外的候鸟爸爸聚会的时候都会唱起。

往韩国演艺圈一看,也有几位知名艺人同为候鸟爸爸。演員金英浩、李诚宰、郑浩根、郑明才、柳贤相等人,都算是成功候鸟爸爸的典范。

当然,承受不了相思之苦压力的候鸟爸爸,也造成了不少社会悲剧。2013年就发生了将女儿送到美国念书后,独自在南韩做了将近十年的50多岁的候鸟爸爸,因受不了相思及经济窘困双重压力下,选择在自己的牙科诊所自杀;或者是当了数年候鸟爸爸,最终却以离婚收场,也大有人在。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候鸟爸爸近年也出现各种变异。首先是「秃鹰爸爸」。秃鹰爸爸原意是指在职场上薪水、收入都算中上水平,虽然妻小都在国外,但只要想见面,爸爸马上买张机票就飞过去团聚,一个人来与家人见面后,一个人又坐飞机回到职场工作,行动力十足,像只秃鹰一样。由这些爸爸没有经济压力,可能在受不了相思之苦之际,转念之间,就变成「秃鹰爸爸」,代表着容易传出不伦、外遇的高危险群已婚男性。

除此之外,做不了候鸟爸爸的,有些父亲则会委屈自己做「麻雀爸爸」的。麻雀属于小型鸟类,体型平均约只有14公分,典型的食谷鸟,少吃肉。麻雀爸爸不比候鸟爸爸,有决心或宽裕经济,无法将妻小送到国外,因而退而求其次,把妻小安置在非首都繁华地带的郊区或南部家乡,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自己单身前往首尔江南区找寻工作机会。麻雀爸爸住的大多是两三坪不到的小套房,像麻雀般每天省吃节用、减少与公司同事团聚应酬时间,省下上馆子吃烤五花肉等额外费用,把赚来的钱几乎全部送回给家乡给妻小,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饿不死的状况下,勉强支付起家里费用。

而與麻雀爸爸相反狀況的是「海鸥爸爸」。海鸥爸爸是将妻小留在繁华首都圈,让小孩接受都市教育、补习,以考上名校为目标,爸爸则只身前往消费不高的中南部地区工作,相较于可能一个月都吃不到一次肉的麻雀爸爸,在消费指数不高的中南部地区,到外地工作的海鸥爸爸还能跟同事吃上几顿烤肉,同时能存钱寄回家里。

但不论是麻雀爸爸或海鸥爸爸,也都只有在佳节期间,才能与家人短暂相聚,其本质跟候鸟爸爸相差不大,差别只是家人在国内或国外罢了。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其中最令人悲伤的是所谓的「企鹅爸爸」。企鹅是一种不会飞行且是不怕冷的鸟类,可谓「耐力」十足,同时因为身材肥胖、腿短,行动比起其他鸟类显得笨拙更不善于奔跑。如前文所提及,候鸟爸爸们因繁忙的工作,下班后也没时间从事运动,日积月累白发沧桑、肚子也因久坐而大了起来,身材慢慢变得像只企鹅一般。然而企鹅爸爸每个月虽然勉强能固定送钱给在国外的妻小过生活,但是从来没有多余的钱能为自己买张机票,飞过大海去看看家人,唯一见面的时刻就是在仁川机场,家人短暂相聚后,又像只企鹅一样,不会飞、不会跑,只能在机场内缓缓地挥挥手,送别美丽的妻子与投注了所有希望的子女离开。

生活的压力把男性异化成为赚钱的机器,韩国“候鸟爸爸”全解析

不过,不论是候鸟爸爸、秃鹰爸爸、麻雀爸爸、海鸥爸爸或是企鹅爸爸,与女性相比,候鸟妈妈倒是少了许多。但是这样全面性的爸爸鸟类化,把男性异化成赚钱的机器,为了家庭牺牲的社会现象,不禁想问一句,没有妻小在身边,这样还是一个健全的家庭吗?

也许这些鸟类爸爸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想这个问题吧。他们所想的,只是这个月,汇入到银行账号给妻小的金额数目,会有多少?有没有增加,如此而已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韩国   候鸟   妻小   爸爸   秃鹰   正职   鸟类   劳工   麻雀   家人   男性   机器   压力   员工   国外   家庭   社会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