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目光的伤害:从「超越村上春树的韩国作家」被控抄袭谈起

他人目光的伤害:从「超越村上春树的韩国作家」被控抄袭谈起


「等待下一位(韩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人。(韩国,教保文库)」

韩国首尔钟路区,光化门附近有着间著名的连锁大书店——教保文库,先不提里面占地宽广的空间,贩卖着中英日韩等各国的大量书籍、文创商品,以及昂贵的文具用品,最吸引笔者的目光,莫过于在进入这间书店内的大门旁,贴着各个国家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人的照片、国籍以及国旗,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张空白的相框,里面没有作家的照片,只有在下方一栏写着「大韩民国」以及一幅太极旗,仔细一看,在空白相框内内,用几个工整的韩文写着:

「等待下一位(韩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人」

2015年,申京淑的「抄袭」指控

2015年6月上旬,韩国当地发生一起轰动韩国文坛的事件,那就是南韩小说家李应俊于6月16日以〈偶像之殇、文学的堕落〉为标题发文,来指责注同为韩国当地畅销小说家申京淑于1996年出版的《很久以前的离家出走》小说集内,一篇名为〈传说〉的短篇小说涉嫌「抄袭」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忧国》,而在此文开头部分,李应俊即引用了两篇作品文章的来加以比对、说明。

虽然,事后申京淑生气地答辩她看过三島由纪夫的《金格寺》一书,卻是沒有看过《忧国》,而李应俊则说,至少申京淑应该曾经看过韩国人金后兰所翻译的《忧国》韩文版,因为两篇作品的文段,不论是在用词、句型或者是选词是如此的相像。

后来,李应俊也在文章中,指出申京淑早期的许多作品也有「抄袭」嫌疑,最著名的段落,乃是申京淑於1999年写的《草莓园》里面,有将近六个段落直接「引用」已故作家安勝俊的作品,而之后申京淑也以:〈出处、引文未注明,抱歉!但为何说我是抄袭犯?〉短文,来对安胜俊家属做出回应。

他人目光的伤害:从「超越村上春树的韩国作家」被控抄袭谈起

而李应俊也在文内指出,透过申京淑这一位成名的小说家,且兼有大大小小文学奖评审身份,看到了韩国出版业的里面许许多多怪况,甚至直言,「抄袭也没有问题的地方,那就是大韩民国的文坛」,但要形成的环境,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需要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以及在文坛有着极大发言权的人士,而这样的代表人物,如同李应俊指出来的,就是当代的申京淑。因为畅销书的销售量,就是一切。

她的畅销成名作品——《请照顾我妈妈》于2008年出版之后,除了摘下2011年英仕曼亚洲文学奖(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更蝉联畅销榜冠军达60周,打破由村上春树《1Q84》一书在韩国书店所保持的纪录,《请照顾我妈妈》仅花10个月就卖破百万册,4年卖破2百万册!

这样的销售量数字,不管是哪个出版社都是梦寐以求的数字。

而根据报道,《请照顾我妈妈》一书在日本、中国等34个国家都有译本,在美国的英译本更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正可以说「韩国人出头天」,韩国文坛大起飞来到国际上,因此申京淑也被当地南韩文坛誉为「韩国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神话」、「超越村上春树」,但是这样的美称,很快的,在李应俊此文内被戳破了。

如果我们先顺应李应俊的论述,除了可以看到他直言,韩国文坛、出版社即使知道这样的现象(抄袭现象)出现,也以「沉默的共犯」来面对之,因为销售量就是一切!但更引起笔者注意的章节在于,当他提到随着申京淑的名气与日俱增,质疑「当申京淑抄袭三岛由纪夫的事件被纽约(时报)知道、巴黎、英国甚至是日本知道的话,那么他人会怎么看待韩国文坛?」。

换句话说,申京淑小说家的抄袭事件,已经变成了国际事件了,这时重点就不再是「抄袭」或者是「模仿」的问题,李应俊把申京淑所犯下的错误,转向「如何面对他人」的问题了,而李应俊的回答,最终以「小说家的良心」为依归,来劝阻韩国文坛上的小说家、创作者,抵抗「畅销书」的魅惑,以免在利益熏心底下,成为「抄袭」的禁脔。

易言之,本是抽象、不可见的良心,对韩国人而言,出现在他人的目光上,亦即透过外人的视线才有可能审视(小说家)「良心」。而到目前,韩国当地「抄袭犯」一词在现今已经牢牢地贴在申京淑身上。

2005年,黄禹锡的「造假」国耻

他人目光的伤害:从「超越村上春树的韩国作家」被控抄袭谈起

而这样登上国际新闻的版面的韩国人,让笔者联想到十年前的(大韩民国)「民族英雄」——黄禹锡。

2005年,在雅虎网页上出现了一份标题名为「2005年十大衰人」的报道,而排行第一名就是南韩「造假」科学家,黄禹锡。

而为什么会说他是2005年最衰的人呢?因为这名韩国科学家在2005年上半年风光无限,他宣称是世界上第一位用卵子培育出人类干细胞的科学家,且在同年5月,他再度宣布利用了患者体的克隆胚胎干细胞,在8月成功地培育出世界首只克隆狗(复制狗),一时俨然成为干细胞研究的「全球学术带头者」。

然而,自当年11月起,风光十足的黄禹锡剎那猪羊变色,因为人们发现黄禹锡的研究不仅卷入了伦理问题,更发现黄的研究成果有「造假」的成分存在。虽然,当年连韩国总统都站出来为他说话,要揭发这件事情的新闻电视台拿出确切证据,但之后随着种种证据纷纷出笼,一一地证明了黄禹锡研究作假。这下子,2005年上半年「大韩民国韩民族的科学英雄」黄禹锡,下半年一下子就变成「民族之耻、罪人、狗熊」。而这件造假科学事件也登上国际大版面,全世界都在看韩国这出笑话。

只不过这次角色,换成了小说界的申京淑。

也许这两个领域不能同等相比,因为小说不像科学数据一般,数据一出来,一翻两瞪眼,真假立下可判。文学创作内的「引用」、「抄袭」、「模仿」、「灵感来源」、「人类共同集体意识」以及「象征」等等,光是一个专有名词、概念恐怕就可以写成一本专书来探讨,但是,这两者,都有相同的现象出现,那就是引起「国际的关注」,让人家看到,在这么极短的时间内,「韩国人出头天」。

但是,亟欲「出头天」的韩国人是否操之过急呢?

不论是2005年「全球学术带领者」黄禹锡,或是「超越村上春树的南韩作家」申京淑,都让我们看到,目前韩国人试图在他们注重的外人面前,或者简单地说,在世界、国际上,展现他们不论是在科学,文学,甚至如同韩国流行音乐、饮食等等的爆发力。而在这短短不到十年,笔者亲眼目睹在韩国科学界、文坛所出现的人才,几乎都是上了「国际新闻」的程度,我们就可以看到韩国人对「他人目光」的重视所造成的效果。

本文所提的这两位韩国人,分别以十年前的「黄禹锡神话」沦为「黄禹锡假话」,而十年后的「超越村上春树的申京淑」以「为抄袭而道歉的申京淑」身影,皆以失败做结。

从科学家到小说家,他们从神坛走下,光芒也随着丑闻的揭发而褪去,这些被戳破的神话是否能浇熄韩国人对于被国际「看见」的焦虑,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韩国连锁书店教保文库对于首位韩国诺贝尔文学奖的期待,也许可以告诉我们一件事,这样的国际丑闻或许就是在着急的集体氛围下诞生,并制造出前仆后继为此献祭的迷惘灵魂,如果一切都需要时间,那我想提醒韩国人的是,别太着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村上春树   韩国   大韩民国   诺贝尔   头天   干细胞   南韩   小说家   文坛   韩国人   文学奖   笔者   目光   作家   事件   作品   时尚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