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的护肤建议|卸妆与清洁篇

关于护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护肤是无用的,甚至从来都不护肤,有人则将大量的精力、时间、金钱投入在护肤上。

甚至你会发现,不同的配方师、皮肤科医生给到的护肤意见、护肤品的测评都是不一样的。

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立场是不同的,比如配方师会更在意产品整体配方的合理性,和产品的使用感,最后才是产品效果,而皮肤科医生会更多的从皮肤本身出发,更在意产品的安全和功效。

再加上我们每个人的护肤习惯、护肤需求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想要通过看几篇文章、产品测评,就选到自己合适的护肤品,并不容易。仅从我个人有限的知识,给大家一些关于护肤的建议,希望看完之后能对你有帮助。

卸妆

皮肤科医生的护肤建议|卸妆与清洁篇

一、卸妆到底卸掉了什么?一定要卸妆吗?

在临床上经常会听到这类抱怨,“我最近每天化妆,感觉痘痘变严重了”。

痘痘加重,一方面是因为彩妆(特别是粉质的产品)中含有致痘成分;另一方面,跟卸妆不干净,化妆品残留在皮肤中有关,因此,在化妆之后使用卸妆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妆感好”、“不脱妆”是大家对底妆的重要评判指标,这得益于化妆品中的粘合剂、成膜剂及包裹技术,它们使得彩妆中的各类成分,能牢牢的被“粘合”在一起,在涂抹后形成一层防水防汗的“膜”,使用起来不容易掉妆、脱妆。

彩妆中的粘合剂通常由矿油或油脂组成,在成膜剂、包裹技术的加持下,普通的亲水性的洁面乳,很难将防水又防汗的顽固彩妆卸除干净,需要用到专业的卸妆产品,才能将彩妆完全卸除干净。

因此,卸妆是为了彻底的把皮肤上的彩妆卸除干净,避免彩妆长时间残留在皮肤上,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化妆品卸除不干净有什么危害呢?

彩妆中的粉质、油脂、其他化学物质长时间残留在皮肤,不仅会堵塞毛孔,还会增加皮肤感染发炎的风险,导致皮肤容易出现闭口、粉刺,皮肤长痘的情况加重。有害物质长时间残留在皮肤,还会导致皮肤变得暗沉、粗糙、容易衰老。

三、卸妆的正确方法。

卸妆时的物理摩擦、卸妆产品中的清洁成分,都不可避免的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卸妆应遵守时间不宜过长、手法不宜过重的原则。

卸妆的第一步是溶解彩妆:

使用卸妆水时,先将化妆棉浸湿,再配合轻柔的按压、擦拭,达到卸妆的效果。如果是卸妆油,将卸妆产品均匀的涂到脸上,用指腹轻柔的打圈按摩10-15秒,直到彩妆完全浮出,卸妆乳的使用方法相同。如果是使用卸妆膏,先挖取适量的膏体,放在手心融化成半油状之后,再涂在脸上,进行轻柔的按摩10-15秒。

卸妆的第二步是清洁:

先使用温水将卸妆产品清洁干净,然后再配合洁面乳,进行再次清洁。如果是淡妆或比较敏感的皮肤,直接用温水清洗干净卸妆产品即可。

四、关于卸妆的常见Q&A

1.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卸妆用品?

市面上的卸妆用品分为卸妆油、卸妆膏、卸妆乳/霜、卸妆水几大类,下面进行逐个介绍。

卸妆油:以油脂成分为主,通过“以油溶油”的方式溶解彩妆,再通过表面活性剂将油脂、污渍乳化,使其易溶于水,达到清洁卸妆的效果。其卸妆能力最强,适合浓妆的卸除。选择植物油成分的卸妆油为佳,它们更加温和,对皮肤的刺激性最低。

卸妆膏:跟卸妆油相比,多添加了水分,外观上呈固体状,卸妆能力同样不错,适合浓妆的卸除,但质地上没有卸妆油那么油腻,更容易清洗。

卸妆乳/霜:其实就是常规的乳霜,加上一些具有清洁能力的表活成分,主要通过乳霜与彩妆的相互溶解来达到卸妆的作用,清洁能力适中,温和不刺激,适合干性肌肤、敏感性肌肤,可以卸除大部分日常妆容。

卸妆水:90%都是水的成分,真正有清洁作用的成分比例很小,对彩妆的卸除能力比较弱,只能卸除淡妆,通常质地清爽,适合偏油性的肌肤。

2.哪些情况下需要卸妆?

使用粉底、粉饼、散粉、遮瑕、隔离霜、素颜霜、BB霜、CC霜等具有遮瑕力的化妆品后,都需要卸妆,这些化妆品不仅含有粉质成分,还含有增加化妆品的皮肤附着力、防水防汗的成分,需要卸妆产品才能完全卸除干净。

3.防晒霜需要卸妆吗?

防晒霜大都防汗防水,这是因为它们当中添加了增加皮肤附着力的配方,但经过一天的工作,脸上的防晒霜基本所剩无几,通过洁面乳就可以达到清洗的作用,没必要使用专门的卸妆产品。

皮肤科医生的护肤建议|卸妆与清洁篇

清洁


皮肤科医生的护肤建议|卸妆与清洁篇

一、洁面起到什么作用?

洁面是为了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油脂,经历了一天的繁忙工作,皮肤大量出油,加上空气中的灰尘、污垢,混合残留在皮肤毛孔中,如果不及时清洁,会导致毛孔粗大、粉刺、闭口,甚至导致皮肤感染发炎,出现面部痤疮。

二、如何合理使用洁面产品?

“我一天洗三次脸都油”,“我都是清水洗洗脸就行”,关于洗面奶,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疑问:我是不是每天都要使用洗面奶?每天用几次洁面乳最合适?

事实上,温水就可以把脸上的部分油脂、污渍清洗干净。但就像油渍无法用热水完全清洗干净一样,对于油脂分泌旺盛的油性皮肤,使用温水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清洁,需要借助“洗面奶”来增强清洁力度。

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个人的脸,都需要用到“洗面奶”,才能将皮肤油脂洗干净。“油”是一种很好的封包剂,能阻止水分蒸发,起到保湿皮肤的作用,对于油脂本来就不足的偏干性皮肤,没有必要使用洗面奶,来进行“更彻底”的清洗,这样做反而会导致皮肤由于缺乏油脂的封包作用,皮肤水分流失,导致皮肤变得干燥、敏感。

因此,在皮肤出油少的情况下,干性皮肤并不需要使用洁面乳,当处于气温炎热、较差的空气环境中时,才需要使用洁面乳。对于油脂分泌多的皮肤,可以根据自己的出油状况,每天使用2-3次洗面乳进行皮肤清洁。

三、洁面乳的正确使用方法

洁面时应当尽量轻柔,以T区为重点,在面部进行打圈按摩,洁面时间控制在半分钟以内,以清洗后感觉皮肤清爽,没有紧绷、干燥感为宜。

四、关于洁面的常见Q&A

1.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洁面产品?

洁面产品的清洁能力跟皮肤刺激性是成正比的,清洁能力越强,对皮肤的伤害也越大,一款好的洁面产品,应该是不强不弱,正好能去除皮肤“适量”油脂的洁面。

干性皮肤、敏感性皮肤,在出汗少、没化妆的状况下,可以不使用洁面乳;需要使用洗面奶的情况下,敏感性皮肤应选用弱酸性、无皂基配方的洁面,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干性皮肤、T区偏油的中性皮肤,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洁面;对于油性皮肤,并不建议长期使用去油脂能力很强的洁面,比如皂基洁面,短期使用没什么问题,但日积月累的伤害,会导致皮肤变得敏感、脆弱。对于油性皮肤,比较理想的做法是:使用比较温和的、中度去油脂能力的洁面,并通过增加洗脸次数,达到去油脂的效果。

2.保湿洁面、祛痘洁面、美白洁面、抗衰洁面值得购买吗?

很多商家都喜欢给自家产品冠名上独特的“卖点”。比如号称自己是“高保湿”配方,以添加了玻尿酸、天然保湿因子、植物提取物等成分,用了自家洁面乳,不仅能清洁,还能保湿、保护皮肤。很遗憾的说,这种噱头大都是“纸老虎”,洁面中添加的保湿、护肤成分,会和清洁成分一起,随着清水的冲洗离开皮肤,不能长时间的留在皮肤上发挥作用。

控油、祛痘也是很多洁面最喜欢宣传的功效,比如号称自己添加了火山泥、纯植物、矿物质、小苏打之类的独家控油、祛痘成分。事实上,这些号称帮助“祛痘、控油”的成分,实际用量很有限,加上在皮肤的停留时间过短,并不能发挥作用,起到去油作用的是里面的皂基成分,它们清洁力强,油皮使用后会有“清爽”的感觉,有良好的油脂去除能力,至于“祛痘”,痘痘是在内分泌的影响下,皮脂出油增多、毛囊角化堵塞、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皮肤发炎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单纯去除油脂并不能达到“祛痘”的作用。

为了抓住亚洲女性很在意的“美白”问题,有些商家还会让自己的产品冠名上“美白洗面奶”的美称,很明显,这又是迷惑消费者的一大噱头。黑色素存在皮肤的内部,而洗面奶只是短暂的停留在皮肤上,很快被清水冲洗掉,并不能起到美白的功效,同样,号称自己能“抗衰”、含有独家珍贵成分、纯植物配方的洗面奶,都是商家增加自己产品卖点的常用伎俩,并没有实际的护肤意义。

不管商家如何粉饰包装,都改变不了洁面乳只有清洁功能的本质,只能起到去除皮肤油脂、污垢的作用,不能同时兼顾保湿、祛痘、美白、抗衰等功效。

3.是不是纯氨基酸洁面才最好?

近几年,皂基洁面因为对皮肤伤害性大而被广泛诟病。我们的皮肤是偏酸性的,而碱性配方的皂基洁面会破坏皮肤原本的弱酸性,对皮肤产生伤害。氨基酸、弱酸性配方的洁面,对皮肤温和无刺激,因此受到了消费者、商家的热捧。洁面真的是非氨基酸不可吗?

氨基酸洁面具有性质温和,对皮肤伤害小的优点,但不含皂基的氨基酸洁面,其实也含有SLS、SLES之类的清洁成分,它们同样有皮肤刺激性,因为价格便宜、清洁力强,大部分洁面都会添加这一类的成分。

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事实上,一款洁面是否“温和”,一方面取决于我们的皮肤耐受程度,一方面取决于产品的整体配方,单独的某个成分并不能决定一款洗面乳是否足够温和,也并不是温和的洁面最适合自己的皮肤,除了比较敏感的皮肤,大部分人没必要非氨基酸洁面不可,只要使用后感觉皮肤不干不油不紧绷,就是一款适合自己的洁面乳。

4.洗脸仪是否值得入手?

我们自己的皮肤就是最好的清洁仪器,并不赞同大家再使用专门的洗脸仪来帮助清洁。我们之所以使用洁面乳,就是为了在减少对皮肤物理摩擦的基础上,提高对皮肤的清洁能力,那为什么现在又要加上洗脸仪,额外给皮肤一个机械刺激呢?无论对于干皮,还是油皮,都属于画蛇添足的做法。如果油皮实在觉得洗不干净,完全可以换一个清洁力强一点的洁面,或者每天多洗1-2次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干性   清洁   刺激性   氨基酸   油脂   配方   温和   成分   干净   皮肤   作用   适合   化妆品   能力   建议   时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