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哲学之间的相似之处


自从18世纪和19世纪西方探险家和学者“发现”东方哲学以来,在“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之间就一直存在着任意划分,特别是在大学和大学之间,就像这两个系统一样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在谈到人类的意义这一最基本的问题时,东西方哲学之间没有分歧。哲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找到意义,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找到目的,根据这种理解,东西方哲学之间没有重大区别。

东西方哲学之间的相似之处

人类生存的目的

东西方哲学之间的相似之处大于现代作家和讲师在该主题上所引用的任何差异。经常被引用的区别是,西方哲学是“碎片化的”,而东方哲学是“整体的”。著名的作家桑卡拉·萨拉南是《无宗教信仰的上帝》一书的作者,他声称东方哲学关注的是常识,而西方哲学则针对的是特定知识。这是指一种普遍的理解,即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解决了整个人类的生存,而西方哲学-从希腊人开始-仅关注人类状况的某些方面。
学术学者给出的一个例子是,墨翟的论点如何处理人的内在和外在的生活(整体),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则强调人应该如何表现自我以在其他人中过上好生活(脆弱)。有人声称,墨翟旨在全面了解自我和周围环境,而像柏拉图这样的西方哲学家则强调了人们在发现生活中的真实和应努力实现的特定目标。

东西方哲学之间的相似之处


这些是任意的区分,完全错过了东西方哲学的根本目的,本质上是相同的。此外,这样的区分扭曲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因为人们一旦接受了东西方之间的根本差异,就可能倾向于将各自文化的历史视为彼此根本不同。实际上,人类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细节和习俗不同,东西方思想家的哲学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东西方思想家都认为,人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细节和习俗不同。人们可以将伟大的中国哲学家墨翟(公元前551-479年)的基本思想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元前384-322年)的基本思想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呈现的是相同的基本概念。两人都认为,美德是人们可以争取的最高目标,而对于那些将美德置于世俗财产之上的人来说,持久的回报是可以得到的。韩国哲学家元孝(公元617- 686年)写道:“思想造就了好事和坏事”,这意味着如果您认为某事是“坏的”,那对您就很不好。希腊哲学家埃皮克特图斯(约公元50-130年)在写信时说了同样的话:“麻烦本身不是环境,而是人们对这些情况的判断。” 皮克特图斯说,一个人甚至都不应该惧怕死亡,因为人们不知道死亡是好事还是坏事。元孝之所以会同意这一点,是因为他相信一切都是一个,一个人的所有生活经历只是一个人的一个经历的一部分。中国哲学家滕世(公元前6世纪)和希腊哲学家Protagoras(公元前5世纪)的相对主义哲学几乎是相同的。上面提到的有关孔子和柏拉图针对不同目的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两位哲学家都明确指出,在一个人试图改善他人之前,一个人必须专注于自我的改善。

东西方哲学之间的相似之处

天生的道德

然而,东西方思想的基本相同性的最好例子体现在两位来自各自半球的著名哲学家的作品中:西方的柏拉图(公元前428-348年)和东方的王阳明(1472-1529年) 。柏拉图在西方非常有名,而王阳明在中国,韩国和日本与柏拉图一样出名。这两位哲学家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都主张存在先天知识。人类天生就知道对与错,善与恶,只需要鼓励他们追求善良就可以过上充实的生活。这两个人的作品都涉及什么是“好”以及什么是理解一个人的存在的正确方法。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事,什么是不好的事?我们需要让任何人告诉我们这些事情吗?” 在柏拉图看来,一个人已经知道什么是善,因为这个人会天生就对善良的品质做出回应,并且也会对人生中的善良观念做出回应。王阳明以同样的方式主张道德问题上直觉至上。王阳明将同意柏拉图的观点,即任何人都可以认识到道德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东西方哲学之间的相似之处


王阳明和柏拉图的哲学因缺乏证据而遭到经验主义者的抨击,但是,这两个哲学家所主张的在一个非常基本的层面上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是善才能追求善,而对善的这种认识必须是天生的,以便人们首先拥有追求它的愿望。此外,他们认为,人类必须认识到拒绝什么是不好的东西,因此不需要教导善良,而只是被指导或受过教育就可以根据其固有的善良知识行事。经验主义者认为,缺乏先天知识的证据不能得到经验事实的支持。一个人必须意识到自己应该追求某种东西,然后才能追求它。
王阳明的直觉理论来自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饮食。从来没有任何婴儿被教导过它“应该”饿,也没有任何儿童被教导要让成年人知道他们对食物的需求。婴儿哭着告诉成年人必须喂它,然后孩子用言语或行动来表达同样的需求,例如说“我饿了”或要吃点东西。认识到饥饿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类素质,不需要教,王阳明说道德也是如此。必须教的是如何正确地运用先天知识,就像教孩子以适当的方式寻求食物一样。

东西方哲学之间的相似之处


在柏拉图的《梅诺》中,苏格拉底赞扬了一个懂几何的奴隶,尽管他从未学过几何。柏拉图用这个奴隶男孩作为先天知识的一个例子,表明人们已经天生就知道他们认为的被教的东西,这既是善良的知识,也是其他一切的知识。就像一个孩子知道什么时候饿了一样,一个人也知道如何变得好。王阳明和柏拉图都同意,阻止一个人按照他们所知道的行动是自私的欲望,这种欲望使人们感到困惑,甚至在他们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做的情况下也使他们选择表现不好。
王阳明和柏拉图的概念之间的差异只是装饰性和语言性的。他们的基本思想没有区别。东方的哲学家们始终与西方的哲学家们追求同样的追求。没有“东方的”或“西方的”哲学。只有哲学。对智慧的热爱没有单独的领域。哲学无视所有边界和各种小区域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东西方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   哲学   目的   希腊   公元前   哲学家   中国   先天   善良   道德   人类   思想   知识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