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近日,有网友举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某幼儿园给孩子吃过期发臭的肉馅,并在食物里添加止泻药。据一名家长爆料,食堂的塑料袋中有发臭的肉馅和庆大霉素的包装袋,目前已经有52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舆论批评声音不断。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11日14时,“幼儿园被发现发臭肉馅”在全网引发1.41万条相关信息,平均传播速度371.16条/时,事件迅速引起各方舆论的关注。

官方及时辟谣,“食堂卫生”问题再成舆论焦点

一直以来,孩子的食品健康安全问题揪着每个家长的心。“河北某幼儿园被发现发臭肉馅”事件在引起舆论热议的同时,负面舆论凸显,全网敏感信息占比高达95.14%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群体情绪中“中性”情绪占比达到49.95%,将近5成参与事件传播的网民未“站队”,对该事件保持“让子弹飞一会儿”的中立态度。其次是“愤怒”情绪占比32.54%,受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刺激,也有很大一部分网民往往情绪先行、理智滞后,对新闻中提及的发臭肉馅、止泻药等字眼高度敏感。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11日下午,针对幼儿园被举报发现发臭肉馅一事,宣化区委宣传部通报称,家长所反映的“垃圾袋中的变质肉馅”和腐烂菜品,为食堂日常工作中清理的餐厨废弃物。通报还称,“庆大霉素”包装袋为食堂职工王某服用过的药物包装袋。

相关部门迅速查证及时“辟谣”后,所谓的“发臭肉馅”“止泻药”等都与此前的报道不符,公众的反应和情绪也随着真相的揭开而出现逆转。不少网友直呼:这么快就“反转”了,尊重调查结果;也有网友表示,“不能怪家长草木皆兵,学校食堂毕竟不是公开透明”。

食堂卫生问题高度曝光,网民普遍“不适”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是故对维护食品卫生安全底线这一准则尤为严苛。而近年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尤其前几日,武汉东湖学院食堂员工“用脚洗菜”的行为再次挑战着大众的心理承受度。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据网络曝光,武汉东湖学院某食堂存在严重卫生问题,掉在地上的香肠被直接放到托盘、工作人员穿雨鞋用脚洗菜、员工在厨房抽烟......观察这则事件引发的微博情绪,“吐”“怒”“生病”“抓狂”表情符号的出现频次最高,涉事食堂罔顾食品卫生、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让网民感到生理和心理不适,同时也挑起了全网的不安与失望情绪。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用脚洗菜”的曝光将网民负面情绪推向高潮的同时,校园食堂失守现象再次引起社会警惕。

观察武汉高校食堂用脚洗菜与河北幼儿园被发现发臭肉馅两起事件,均在事发当日迅速引爆舆论。11月9日,“用脚洗菜”热度指数达到42.97的峰值;11与11日,“发臭肉馅”的全网热度指数峰值也达到51.48,不到一周时间,学校食堂卫生问题在全网获得了高强度曝光,并带来一定社会影响。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早在去年6月,深圳一幼儿园就被家长举报后厨存在“发臭变质肉馅”,引发舆论关注;2019年11月,吉林市卫生学校 有学生爆料称食堂的馒头上有霉斑;而更令人愕然的是,去年12月,江苏淮安启英外国语学校一名老师因为质疑学校食堂卫生问题,遭到食堂工作人员的殴打......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屡屡出现的校园食堂卫生安全问题,加剧着公众的不安和失望。如果说个案的曝光是偶然被发现,那没被发现的不卫生现象还有多少?况且类似校园食堂卫生问题往往是由网民拍摄视频曝光,引起舆论关注,监管部门才迅速回应并处理。

而相较于事后惩治,公众对事前监管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用常态化监管杜绝食堂卫生问题的呼声如日中天。

搭建“明厨亮灶”,校园食监出重拳

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理应由多方共同守护。如监管部门强化监管、未雨绸缪;商户坚守底线,鞭策发展。

新京报 在评论文章中提出建议:有关方面更应该考虑完善相关制度,比如引入“黑名单”管理:对于“脚洗菜”等突破职业底线的从业人员,给以“禁入”处罚,才能让“开除”产生力度和痛感。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地方正有序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的智慧管理工作。近3个月,“明厨亮灶”在全网的相关信息量达11.23万,北京、广东、上海、山东、四川等地网民对“明厨亮灶”发声强烈,这项旨在提高监管效率、提升校园食堂公开透明水平的智慧之举逐渐被各地网民认知和接纳。


幼儿园使用“发臭肉馅”被辟谣,校园食监再成舆论焦点


说到底,校园食品卫生离不开公众的监督,用技术手段堵上监管漏洞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只有让食堂后厨这个“隐秘的角落”在阳光下晒一晒,才能实现“眼见为净”,将不卫生现象扼杀在“摇篮”里。



数据说明:本文由新浪舆情通撰写制作,数据来源于新浪舆情通、微热点、铀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数据产品,部分引用外部公开数据与资料。欢迎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肉馅   宣化   舆论   幼儿园   止泻药   舆情   校园   食品卫生   网民   食堂   情绪   家长   事件   卫生   发现   焦点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