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瓜妈说:


这段时间,杭州的夏天伴着梅雨季。连绵的雨天出不去门,大家都在办公室抱怨不知道该带娃玩点什么的时候,小助理突然说,夏天不是带娃抓知了的好时候吗?


抓知了?都在很高的树上,怎么抓?大家很疑惑。


知了在大树上,但知了的小时候“知了猴”是在地上的啊!↓↓↓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知了猴,是蝉还没蜕变成知了前的样子


原来,小助理经常趁着雨夜,带儿子去家旁边的公园里抓知了猴(我只知道知了,却从没听过“知了猴”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问了一些老人,他们说因为它像猴子一样会爬树,所以叫它知了猴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


小助理得意地说,我可是带娃观摩过知了猴蜕变到知了的全程呢!你们都听说过“金蝉脱壳”吧!这么直观地看到娃真的就秒懂了!


办公室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城里长大的孩子完全不知道“知了是知了猴变的,还是从泥土里爬出来的……”,更没看过真虫版“金蝉脱壳”,感觉特别新鲜。而乡村长大的那些孩子也很惊讶,怎么你们连这个都不知道?


大家都来了兴致,纷纷请教小助手怎么能抓到知了猴?没想到竟然超级简单,只需要一个手电筒就能搞定


作为夏天的课代表,知了几乎随处可见。如果能带娃近距离接触、观察一下大自然,顺便科普昆虫知识,真是一堂活色生香的科学课啊!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于是我请小助手来分享一下她的有趣经历。大家get了这个新技能,也可以走出家门去公园里转转,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文 | 小助手


我老家在山东烟台。小时候,一到暑假就回农村奶奶家,跟哥哥弟弟们一起,舔着冰棍儿、抓鱼摸虾粘知了,是我童年里对夏天最美的回忆。


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经常感慨孩子们的童年乐趣太少了。夏天没有跳进去洗澡的小溪,没追赶过翩翩花蝴蝶、抓过吱吱叫的知了,怎么能算夏天?!


所以,周末我只要有时间,几乎都会带娃去郊区转转。玩水捞鱼、抓蝴蝶一直是我儿子非常喜欢的活动。


▼儿子在观察水里野生的小龙虾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我家队友嫌我把孩子带野了,他总觉得有时间应该带娃多学点有用的知识。但我始终认为带娃亲近大自然不是件坏事。何况童年短暂,为啥不让孩子在天空下放肆驰骋呢?


前几天,幼儿园老师跟我分享了儿子手工课上的一件事,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带儿子多接触大自然的信心。


老师要求大家手工贴蝴蝶,故意没有提醒他们书上已经有的蝴蝶触角。结果只有儿子一个人认真观察后,把蝴蝶和触须的位置贴正确了。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事后果然我在朋友圈里看到有同学妈妈吐槽娃的作品。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左边圈出来的是书上本来给出的触须,蝴蝶应该根据给出的触须来贴头的。小朋友没注意观察到给出的触须,贴好蝴蝶后经提醒自己用画笔添上了触须。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那天回家我跟家人分享这件事。姥爷笑着说:看来,这一夏天的蝴蝶没白追!哈哈~


所以我想,让孩子亲近大自然,除了激发好奇心,增加求知欲之外,对娃的观察力和专注力提升一定也是有帮助的


好了,前面铺垫了这么多,下面我就好好讲讲我是怎么带娃抓知了猴的。


01

准备工具

1只强光手电筒+1个矿泉水瓶


去抓之前,建议咱们先给娃科普一下,告诉他蝉其实是害虫


它的幼虫躲在土里面,会靠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维持生命。成虫脱壳后,也会继续吸食树汁和树浆为食。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根据品种不同,蝉的幼虫需要在地底下足足待上四五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见到蓝天白云。而成蝉后的寿命,只有两三周。


蝉还会将卵产在幼嫩的树枝里。一只蝉一次性能产400颗卵呢!所以,我们偶尔捉几只作为给娃观察学习,其实是在帮助大树除虫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法布尔昆虫记》


我记得有一年杭州知了太多了,相关部门还在新闻中号召市民们“捉知了”呢!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抓知了猴需要准备的材料很简单,1只强光手电筒+1个矿泉水瓶(装点水)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为什么要用矿泉水瓶呢?


为了便于观察“金蝉脱壳”。用一个矿泉水瓶加一点水(能没过昆虫就行),把找到的知了猴放里面。


因为知了猴从泥土里爬出来不久就会脱壳,但在水里,就不会。


如果还没等回家,它就已经脱壳了,孩子就观察不到那个“金蝉脱壳”的精彩过程了。(实测知了猴在水里泡30-60分钟是不会死的)


其实这个放矿泉水瓶的办法,是一个大伯教我的。大伯几乎每天晚上都来抓,说是回去喂鸟。


▼大伯一晚上的收获(因为他是要喂鸟的,所以不在乎会不会提前脱壳,就放在塑料袋里了)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当然了,如果你离家很近,抓到一个知了猴马上就能返回家,那么直接带个塑料袋装着也没问题。


02

什么时间合适?

晚上7点半左右,天刚刚黑时

最好是雨后的夜晚


首先一定是晚上,白天知了猴是不会出来的。晚上7点半,天刚刚黑的时候就行,不用太晚


当然,最好选择雨后的夜晚,如果不下雨,那就选择稍微闷热一点的天气去。天气闷热,知了猴在土里呆不住,就会钻出来爬到树上。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我家附近的小公园里,最近闷热的梅雨季节,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爸爸妈妈带着娃来找知了猴。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捉到后,小娃们会很兴奋地凑在一起玩,顺便还交了不少好朋友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知了猴在地里的时候,会给自己留一个像蚂蚁窝一样的小气孔透气。我小时候老家的堂弟就能分辨出,这个小气孔下面是不是有知了猴,常常一挖一个准,用手一掏就能掏到里面的虫。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现在虽然我是认不出这个洞来的,但是还是可以带孩子观察一下若虫爬出来以后留在地上的洞口。他爬出后,就不需要掩藏自己的窝了,会在地上留下一个一根手指粗细大小洞口。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我儿子特别想能亲手在洞里挖一个出来,可惜从来没成功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但是他对知了猴留下的洞非常好奇,会自己用一个小木棍边掏边研究半天。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03

哪里找?

附近小公园,白天蝉鸣最大的地方

怎么找?

用手电筒从树根顺着树干扫描


地点其实很随意,只要家附近的小公园,或者如果你在杭州可以去钱塘江边的树林里找,会有很多。


大家也可以平时留意一下家附近的公园、马路边的绿化带之类的,白天是不是蝉鸣很响。如果是,晚上就去树底下用手电筒顺着树干找,从树根处,地毯式、360°扫描一圈,就行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即使找不到活着的正在往树上爬的知了猴,也不要失望。因为树林里一定会有惊喜。


你一定能够看到一两个已经退了的壳,还保留完整地停在树上。肉身走了,壳却完整无缺地留下了,多神奇啊,这个完全可以拿来给孩子好好观察一番的。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分享一点经验,我是在杭州的,我发现桂花树上相对会比较多。我抓到的几乎都是在桂花树上,而且桂花树一般不是很高,看到的,手就能够得到。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04

拿回家,怎么观察?

千万不要碰它,

让它自己努力挣脱壳的束缚


一般当天晚上抓回家的,当天晚上一定会脱壳,但是它退壳的时间会比较长。我儿子看到一半的时候,等不及就睡着了,等早晨起来就脱壳完成了。


刚脱出壳来的时候,身体是白白的,很软很嫩。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一定要告诉娃,千万不能用手碰它。


我儿子第1次看到它脱壳的过程很慢很痛苦,老半天也爬不出来,然后就心急地用手去帮他把壳剥掉了。


但这样没有经历过自己挣扎而爬出来的知了,它的发育是不完整的,比如它的翅膀会舒展不开,看起来像一个残疾知了


▼被帮了倒忙的残疾知了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最好是把知了放在家里稍微通风的地方,比如阳台的花盆里,让他自己慢慢的退壳。


经过一晚上的退壳和风干之后,第2天早晨它就会变成又黑又硬邦邦的知了啦。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再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也是我儿子问我的,他说妈妈为什么我们去抓知了的时候,他不跑呢


然后我就给儿子查资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蝉是听不到我们人类世界的声音的,它们有自己的声音世界。


被我养“野”了的娃,却被老师大赞!只因我常带他做这件事

▲《法布尔昆虫记》


你看大自然探索中,娃也会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在回答他问题的时候,咱们自己也能长知识!


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趁这个夏天,带娃去公园里探险吧!


瓜妈最后说:


我小时候在东北,夏天也是有蝉鸣的。


但那时候爸妈对我学习的要求特别严格,一定要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出去玩。等我写完了,小伙伴们也都玩累回家了。暑假里也似乎没有这样在黑夜里探险过,其实错失了很多童年美好。看了小助手和她儿子的童年,忽然好生羡慕。


想起罗大佑的《童年》开头那几句歌词: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是啊,童年就应该拥有自然的快乐


明天就是周末了,有时间的话,带娃去试一下捉知了猴吧!那一定会是一份独特的快乐记忆!


在这个炎炎夏日,大家还有什么好玩有趣的亲子活动吗?可以在留言区分享一下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触须   金蝉脱壳   脱壳   大伯   师大   树上   大自然   知了   童年   夏天   儿子   蝴蝶   晚上   孩子   时间   矿泉水瓶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