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说儿子不自信,一向淡定的我慌了…

Cindy说:


土根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个外向的小孩,能快速融入环境,也善于社交,但是我发现他在一些场合里会变得羞涩而内向,就是需要当众表达的时候。

最近给他报了一个stem课程(每节课通过一个小实验了解一个科学概念),课程的最后是需要孩子自己上台描述今天学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实验的,可是每次轮到土根,他要么是上台去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要么就是干脆不愿上去说。尤其是我在的时候,即便他知道答案,也胡乱说一通,让他好好说话,他更是词不达意,故意和老师作对了。

老师说儿子不自信,一向淡定的我慌了…

土根在台前展示自己搭的正方体,他偏偏要说这是三角形……


我能感受到他的紧张和尴尬。这让我感到困惑,是不是他性格里内向的一面作祟,因为我和他爸小时候也是这样腼腆的,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可是之前土根比我和他爸小时候都外向多了,怎么一到自我表达的环节就出了问题?难道双子座就是如此分裂吗……

1


我专门找stem课程的老师聊了,她说土根整节课都很专注,也都非常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最后环节,只要妈妈一进来,他就开始害羞了。

所以问题还在我这儿了?我心里想


“他可能是怕说错,还不够自信吧。”

说实话,当老师说到“不自信”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个问题比“内向”严重多了,内向只是一种无关褒贬的性格,而“不自信”可是由很多外在因素造成的了。

老师也说了,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有很多。她专门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是另一个班上的小孩,真的特别聪明,就是每次上台都紧张到哭。有一回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已经站在了台上,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最后大哭。老师说着都心疼,而我听着都能感受到那个孩子心里的纠结和无法开口的痛苦……老师说,后来了解到,是因为这个孩子的父亲工作太忙,长期不在身边,所以孩子一直处在焦虑里面,少了自信。


老师说儿子不自信,一向淡定的我慌了…


我一下子联想到土根,这都大半年没见着爸爸了,但又想也不至于啊,虽然老爸不在,也就半年,何况外公这个男性角色一直没缺席。我脑海中开始疯狂搜索导致他不自信的缘由,是不是我在某件事上过于严厉,让他不敢表达了?还是我平时表扬太多,以至于他害怕听到任何批评?

我曾经看过的一本育儿书《无条件养育》,里面就写过,应当慎用表扬,就如同慎用批评一样,如果将玩具、表扬(或者说成人的喜爱)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就会使年幼的孩子时时生活在担心自己会受表扬还是批评的巨大压力下。这样的孩子,关心别人的脸色比关心自己的行要多。他们在自信心方面付出了代价。

我甚至开始怀疑我和土根的亲子关系,是不是不像我所认为的那么亲密和对等。

因为自信的建立最初是来自与身边的人的互动关系。孩子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怀,感受到亲人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改变;这一点一滴的爱,是孩子在岁月里构建自己最坚实的基础。

我有没有“有条件”地爱他?我是不是在他达不到我的要求的时候而责怪过他?似乎昨天我还抱怨过他不肯睡觉让我很生气……

天呐,那一瞬间我感觉做父母太难了,仿佛怎么做都会造成孩子的问题。

老师说儿子不自信,一向淡定的我慌了…

2


我还是没有答案,决定去问问土根的幼儿园老师。

而幼儿园老师说的情况却是另外一个样子的:


“土根敢回答啊,还会举手发言呢,但是说得不是很清楚,今天下午还举手发言了呢。

孩子在公开场合说话从说出个别词语到整句还是有一个过程的,说不清楚的情况在小班尤其男孩里面都有发生,没有关系。

咱们鼓励为主,静待花开。”


老师说儿子不自信,一向淡定的我慌了…

老师说儿子不自信,一向淡定的我慌了…


老师表达的几层意思一下子让我释然了:原来土根是敢于表达的,只是表达不清。那么他在stem课程最后的介绍环节,尤其是我进去以后,多少有怕说错的情绪在,用“胡说八道”来掩饰自己的紧张。

我和Stem的老师后来又沟通了一下,她给出的解决方案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对这些还不太敢表达的小朋友,父母先不进入教室了,鼓励他们在座位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更要用细致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解决还说不了长句的问题。


后来证明用这种方式,土根能“正常”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老师说儿子不自信,一向淡定的我慌了…


那天上完课他特别兴奋地拉着我去看他的作品大象,给我介绍他今天学了“视觉线索”。(我在窗外看到他们的课程内容,是通过动物的局部线索比如大象的腿,去推测是哪种动物。)

“视觉线索”这么难的词汇他都能说,我想还挺厉害的。


我问他,什么是“视觉线索”呢?


他说,就是要找线索!


我说,哦,就是通过事物的局部线索去推测整体是什么是吗?


他说嗯!

虽然他还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是的,这个句子还真挺难),可他已经理解了意思。我真的觉得他已经很棒了,我自己4岁的时候,哪知道这么多!


孩子的语言发育就如幼儿园老师说的,鼓励为主,静待花开。我怎么就被一句“可能他不自信”给乱了阵脚呢?


3

一直提醒自己要成为一个淡定的妈妈,可是遇事的时候还是会焦虑地从自己和身边人的教育上找原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面的自省和反思;而从另一面来说,不是土根不自信,是当妈的还不够自信,不相信孩子有他自己成长的速度和解决困难的能力,甚至怀疑起自己对孩子的爱给予的方式不对……

其实没有一个家庭或环境对孩子来说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教育是没有瑕疵的(就像批评和表扬过多都可能导致孩子的不自信,这个度的把握需要拿捏的智慧),而无论我们怎么做,都可能带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只要不是过度,就应该相信孩子拥有处理信息的能力。

就像我小时候极为内向,虽然记忆里有过一段痛苦挣扎着不敢举手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光,但随着长大,我慢慢在克服这种心理,我后来可以在学校里参加各种演讲,甚至毕业后的工作就是成为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媒体记者,这都是成长路上我有意识的一种自我跨越。

所以,面对土根在Stem课堂上不敢表达的问题,我忽然明白我焦虑的点,是怕他经历和我小时候一样的痛苦挣扎,却忽视了他自己内在的能量。

我们无需为孩子创造一个“无菌”(无疼痛)的生长环境,任何的碰撞和疼痛都是让他更强大的力量。

更何况,他做得已经比我小时候好太多了。


老师说儿子不自信,一向淡定的我慌了…


Cindy最后说:

最后我还是想说说自信这件事。

如果说内向是一种天生的性格,那么自卑或者自信是一种社会化特征,是后天的。想要养成一个自信的孩子,一部分来自于亲人无条件的爱,一部分来自这个社会不断的正面反馈。当然,这其中“无条件的爱”决定了人心最底层的部分。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给予“无条件的爱”,可是随着孩子长大,尤其是进入竞争的环境,我们的爱很容易“偏离”:因为他达不到你的预期而失望;因为他考不好而生气;我们不是爱他所是,我们在孩子身上越来越多加上自己的愿望。

这也是一开始我为什么会自省到这一点,因为这的确是需要我们时时去提醒自己的: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是怎样,他都值得被爱。这也是一切亲子关系最重要的部分。

最后希望自己能再强大一些,一个自信的妈,也应该是对孩子有最多的了解和不怀疑。

点个“”,与大家共勉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这一点   花开   焦虑   线索   幼儿园   环节   小时候   自信   批评   紧张   性格   儿子   老师   课程   环境   孩子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