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瓜妈说:


最近看了一个中国台湾儿童文学家郝广才的TED演讲,觉得很有启发,特意整理了最精华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小孩,一个6岁,一个4岁,都是男生。两个人因为争一个玩具就吵起来了。”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那位妈妈就和哥哥说:“诶,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出来吃饭不要吵,好不好?!”


哥哥:“可是他抢我的汽车!”


妈妈:“那你给他啊!”


这时,哥哥问了妈妈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我要给他?”


对啊,为什么要给呢?一般的标准答案是“因为你比较大,你是哥哥,你要让弟弟”。这位妈妈也是这样回答他的。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结果,这个小孩反应非常快,说“唉哟,那我这辈子不是完了吗?”。因为,他这辈子都不可能会比弟弟小,难道一生都要让着他?以后分财产还要多分钱?


所以,你看,这个孩子他看得有多远啊,其实可以想见他的“翅膀(潜能)”有多高。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可这话说完,他妈妈很火大(觉得下不了台了),她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就对哥哥说“你再不把汽车给弟弟,我就叫店里的老板娘来把你做成人肉包子”。


故事讲到这里,郝广才向现场的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时候

孩子学会的到底是教育还是教训?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在当下看来,这位妈妈确实成功地让孩子安静下来了;但同时,她也扼杀了孩子深入思考的机会。下次,孩子还会鼓起勇气去提问、去深入思考吗?


结果,可想而知。


郝广才说:我们都希望培养孩子的“翅膀”,可是当他有机会飞起来的时候,我们因为嫌麻烦,就把它给绑住;但问题是,翅膀被绑住之后就不会长大了,就像旧社会裹小脚一样,把脚裹断了,就不会再长了。


但相反,如果我们能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帮助他壮大翅膀,他扇动翅膀甚至可以改变世界。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1


孩子的翅膀能有多大?

结果,超乎我们的想象....


郝广才又接着给我们讲另一个孩子的故事: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大屏幕上的这位小女孩叫Katherine。


2006年的4月26日,她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放一部非洲的纪录片,说“非洲每30秒,会死掉一个小朋友”。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然后,她就在沙发上数:1、2、3、4、5....数到30的时候,她开始瑟瑟发抖。


妈妈看见了就问她,“你在干什么?”


她说:“啊,非洲死了一个小朋友”。


试想下,如果有一天,你听到自己的孩子没头没尾说这样一句话,你会作何反应?


A:当作没听见,莫名其妙


B:呵斥孩子乱讲话,非洲死小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C:蹲下来,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突然这样说,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缘故?


她的妈妈选了C。了解一番之后,妈妈还上网帮她查,为什么非洲30秒钟会死一个小朋友?原来是因为疟疾。


(瓜妈插一嘴:这是Katherine日后非凡成就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见父母引导的力量之巨大)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疟疾最大的麻烦是什么?是蚊子叮咬传播。


那怎么防止蚊虫叮咬?就是要有(含有杀虫剂的)蚊帐,睡觉的时候就不会被蚊子叮。


那非洲为什么没有蚊帐?因为,他们没有钱,买不起蚊帐。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这个小插曲过去两个礼拜。幼儿园的老师打电话给妈妈,说Katherine最近的点心费都没有交。


妈妈就问Katherine说“钱不是给你了吗,你拿去哪里了?”。


小朋友就说“我不吃点心,我要买蚊帐”。


妈妈听了很感动,真的就带孩子去超市买了一顶蚊帐。


但蚊帐买好了,要怎么送给非洲的孩子呢?


妈妈又去上网去查有没有什么帮助非洲的机构,结果还真让她找到了,有一个叫 “Nothing But Nets”(只要蚊帐协会)的组织,专门负责为非洲筹集蚊帐。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一周以后,他们收到了“只要蚊帐协会”总部的回信说:“你是我们组织年龄最小的捐赠者哦(因为Katherine当时才五岁)!捐赠蚊帐超过十顶,还可以获得捐赠证书”。


在妈妈的帮助下,Katherine的梦想第一次落地了。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Katherine想要那个奖状,但她们家没有那么多钱,买10顶蚊帐的费用都足够他们一家人一周的生活费了。


她想到靠义卖自己的二手用品和手工作品来募捐,但第一次义卖并不成功。


后来,Katherine想,她想要奖状,别的孩子也会想要奖状,于是就动手画了10张“蚊帐”奖状。因为奖状设计可爱,大家也想要鼓励这个孩子,这次义卖大获成功,Katherine很快筹齐了购买10顶蚊帐的钱,就买了蚊帐寄过去。


随后拿到了“蚊帐协会”特别定制的荣誉证书。证书上,郑重地写道:“感谢您的10顶蚊帐——致‘蚊帐大使’Katherine”。


Katherine受到了鼓舞,想要帮助更多的人,当时还有加纳的“斯蒂卡”村还有500多户人家用不上蚊帐,可是光靠义卖募捐到的钱远远不够。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于是,她想到给比尔盖茨写信:“亲爱的比尔·盖茨先生,没有蚊帐,非洲的小孩会因为疟疾死掉,他们需要钱,可是,大家说钱在您那里……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2007年11月5日,电视里播放了一条新闻:“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只要蚊帐”组织捐献了300万美元。


第二天,Katherine接到了“只要蚊帐”组织乔治的电话,他激动地对琳达说:“比尔·盖茨基金会的人说,他们通过一张证书联系到了我们,那上面好像说给非洲孩子买蚊帐的钱都在盖茨那里,他们想不拿出来也不行……”


所以,五岁的凯瑟琳,等于救了超过一百万个非洲孩子。现在非洲有个村就叫“Katherine蚊帐村”,因为里面的蚊帐全是她买的。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她的努力,也引起了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的注意,在她10岁时,克林顿还邀请她到白宫参加疟疾宣传日活动。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郝广才说,像Katherine这样的小朋友,是因为她很天真,不知道世界有多困难,才会去做这样大的事情吗?不是,是旁边的大人要帮他、引导他,让孩子的翅膀变大!


郝广才自己也被Katherine的故事感动,向非洲捐赠了10顶蚊帐,这是他得到的证书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2

什么样的引导

才能帮助它壮大翅膀?


怎么引导孩子,真的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行为习惯、自我保护意识、兴趣爱好培养等等,全都离不开我们的引导。就拿文章开头提到的,在大宝和二宝抢玩具时,怎么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成长这件小事来说。


(关于这一点,郝广才在演讲里并没有展开说明,我来补充下)


其实这时候,俩孩子不仅仅是在争夺玩具的归属,还在比爸爸妈妈更爱谁,在意的是父母处事公不公平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如果妈妈一上来就说“大的要让小的哦”,看起来好像是一句话就解决了孩子们之间的冲突,但却会让大宝觉得不公平,也越来越怨恨二宝,“都是你的错,如果没有你,妈妈还会像原来那样爱我!”。


同时也会让二宝学会用“哭闹、耍赖”“求助”等方式,去获得特殊的关照、关注,这样很容易会养成“我弱我有理”等错误心态。手足之争就没完没了。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手足情深,不是孔融让梨让出来,而是父母引导出来的。就像孙俪说的,争玩具是孩子的天性。小暖男等等也会和妹妹小花抢玩具。


孙俪此时的引导方式是把处理冲突的权利还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因为,手足之间起争执的时刻,也正在让他们学会用拒绝、协商、交换、分享等手段来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和冲突的时刻。


这也是二宝家庭孩子们给与彼此的最宝贵的礼物之一。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孙俪从来不会对儿子说“你是哥哥,要让着妹妹”这样的话,相反,她却总是跟妹妹说,“哥哥很会照顾妹妹,是你的榜样,你要向哥哥学习”这样的话。


所以,现在妹妹小花很崇拜自己的哥哥;而哥哥受到表扬和认可,也更愿意照顾妹妹。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不过,引导孩子真的是门玄学,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气,还是要具体“娃”具体分析,发挥妈妈自己的智慧来引导。


就像胡可面对安吉和弟弟小鱼儿抢玩具大吵,她也有自己的绝招——拿过玩具,变身“吵架女巫”,“你们吵架,这个玩具就归我了。你们说出咒语,才能把玩具拿回去”。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好朋友!好朋友!”安吉和小鱼儿对出了暗号,战争神奇地结束了。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3

但有一个引导的方法适合每个娃

多对孩子说有结构的话


除了以上那些面对具体问题的引导,平时父母该怎么帮助孩子壮大翅膀呢?


作为中国台湾绘本教父,郝广才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给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建议:多对孩子说有结构的话。


他说,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贵族老人院叫“Grace Living Center”,里面的设备很好,但是每个老人进去,都躲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因为老人不想和老人交朋友。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刚好老人院旁边有家幼儿园,老人院的院长就和幼儿园的院长商量,能不能让小朋友进来上课。


这下,把老人们都吸引出来了。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老人们给小朋友们讲自己的光辉过去,讲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多厉害,有多美有多少人追.......而这些他们的家人早就听腻了。


但幼儿园的孩子不会,他们不会厌倦重复,反而需要重复。他们会追着老人们问“林爷爷,你再讲一次那个美金应该藏在哪里呀?”“黄爷爷你再讲一次窃听器要怎么装”.......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结果,有一个很惊人的发现:这个幼儿园的孩子,5岁时词汇超过外面10岁的孩子。因为他们听的都是故事,都是有结构、有意义的语言;而一般孩子在家里,听到父母的语言多半都是像“去洗澡”“不要看电视”“快睡觉”这种没有结构的。


经常听有结构语言的孩子,他会拥有更多的词汇量和更快的语言处理速度。而语言发展,又正是大脑发育的开始。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要多给孩子读绘本的原因!因为绘本和故事一样,都是有结构的语言,有起承转合。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就比如这本《嘟宝要睡觉》的封面,这里头透露了非常多的信息,作者对整个图画的结构,有着非常缜密的安排: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1、整个树枝,是摇篮形状的,而树干很稳,嘟宝躺在上面就像躺在摇篮里,很有安全感;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2、树干上画了表情,是睡着的,月亮也是睡着的,散发出柠檬黄的光,让人觉得温暖;只有猫头鹰,是醒着的,画面有一个强烈的对比;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3、这三只猫头鹰的眼睛都注视着嘟宝,像聚光灯一样,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嘟宝身上;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4、嘟宝手上拿着的书,是星星的封面,正好呼应头顶的月亮.......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所以,多对孩子说有结构的话、多给孩子读绘本,培养他统观全局的意识,同时丰富他的表达、眼界,孩子的脑袋就会形成结构,思考也会有结构,而不再只是片段和点。


这种解构世界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是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会让孩子拥有更广的思路和更高的格局,变成他飞翔的力量。


看完这个演讲,我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瓜妈最后说:


生活里真的有太多太多需要我们做出引导,去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就比如,最近经常有妈妈来问“要给孩子报什么班了”,“要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这些高阶的素质培养问题。


郝广才有句话说得很好,“父母不要做孩子的另一个老师,不要想我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而是成为孩子的教练,发现孩子的潜力,让他把专长发挥到最大”。这才是引导的真义。


像我一度也焦虑,瓜瓜都不热爱运动,想方设法让他去运动,给他报足球班、跆拳道的课,但他一直都是一幅可上可不上的样子,当下的内心是很痛苦的,各种招数都用了,毫无起色;也是在很久之后的某天,突然就想开了,既然他就是喜欢安安静静地画画、搭乐高、拼拼图啊,那就好好陪他一起把这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坚持下去,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为什么非要让他去热爱运动这件事呢,对吧?(当然基础的运动还是要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盖茨   父母   孩子   疟疾   非洲   奖状   蚊帐   小朋友   影响力   翅膀   哥哥   老人   妹妹   玩具   妈妈   结构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