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高中,哪一年最重要?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别让成绩下滑

孩子的教育对于每个家庭都是很重视的,考入理想的大学是每个家庭的目标,那么在小学到高中的阶段,究竟哪一年最为重要呢?所以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千万别让成绩下滑了。

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从学习的开始就保持住,这是在学习上最好的战术。

从小学到高中,哪一年最重要?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别让成绩下滑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最重要的“分水岭”是小学、初中、高中的哪一年呢?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成绩不下滑,因为成绩一旦如果下滑,未来将很难补救。

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各阶段的学习情况。

各阶段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的侧重点

小学

从小学1年级-2年级都是最基础的教育,主要注重的还是学习兴趣的调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各科是学习什么的有个认知,都是很简单的,学习的课本也多以绘画讲解为主,文字叙事都是很少的。这个阶段应该多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建立。

从小学到高中,哪一年最重要?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别让成绩下滑


小学3年级-4年级开始,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开始了素质教育,对应各科的学习要一定的意识了。比如在语文和英语方面我们要开始积累词汇,书写方面要加强字迹工整的练习了。

到了小学5年级-6年级,这时候知识积累经过4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了,上升到可以灵活运用的阶段了,平时的习题就可以多做一些,语文英语方面能写的短文平时也要多多练习了。

小学阶段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有字迹工整的练习,这个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从小学到高中,哪一年最重要?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别让成绩下滑


初中

都说初中阶段是“分水岭”,为什么呢?有些孩子在小学的学习成绩很好,到了初中阶段就下降了,究其根本就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同小学相比多很多,老师讲课的进度也快很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有些孩子就会很不适应,这类孩子一般是小学5、6年级的时候,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5.6年级的时候做题量比较少,自习能力比较差,就很难跟上初中的学习进度。

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其实还是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这个阶段的知识已经上升到了概念阶段,从学科启蒙上升到理论阶段,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有个理想的成绩。

从小学到高中,哪一年最重要?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别让成绩下滑


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培养好良好独立的学习习惯。

高中

高中阶段的学习,真是一个既考验你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又考验你的智商时候,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不怕别人比你努力,就怕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高中阶段真的是较劲的时候了,高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考的成绩。

高中阶段学习方法很主要,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从小学到高中,哪一年最重要?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别让成绩下滑


至关重要的高中阶段,要更好的把握

高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意义都很重大,就高考而言,大部分的考点知识都是在高中体现的。

高一是初中与高中的衔接,高一的成绩很容易成为“分水岭”,很多孩子在步入高中课堂后感觉极为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还是以“给”的形式体现的,就是老师讲的知识。

只要你课上认真听,课后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复习和练习,就能取得很理想的成绩。可是到了高中阶段的学习通常是“融”的形式体现的,就是一道生物题,他可能会涵盖了数学知识、化学知识、英语知识等。

从小学到高中,哪一年最重要?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别让成绩下滑


高中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高中的课堂,老师只做“抛砖”工作,“引玉”是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毕竟高考考题原创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所以如果高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进入高中的学习状态,就很容易形成“分水岭”。

从小学到高中,哪一年最重要?学生要注意分水岭,别让成绩下滑


总结:

从小学到高中,其实每一个阶段对于学生来说都很关键,一个时期要有一个时期的重点,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家要从头开始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到什么阶段就把什么阶段的学习任务做好,相信每个同学最终都能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的。

今日话题:如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分水岭   成绩   高中   学生   工整   英语   学习方法   初中   阶段   理想   年级   老师   孩子   小学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