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过早死负责

谁,该为过早死负责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称,超过300万中国人在70岁之前死于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世卫组织将此类死亡定义为“过早”死亡。

中国因为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的情况在同类国家(收入中上等)中不算特别严重的,但是,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是很严重的,中国过早死亡人数中,有19%死于此类疾病,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等九个国家的此项平均数据只有9%。

据WHO在瑞士日内瓦发布的《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及医疗数据,包括人类预期寿命、死亡率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9个方面,日本排名第一位,中国排名第83位。

这些年来,不断出现在热门新闻榜单里的,是一些名人明星的英年早逝,或者是身边普通人的猝然离去。2014年10月,《深圳晚报》官方微博发布信息,称该报一位年仅30岁的记者因病去世;而在数天前,郑州电视台一名28岁记者因心肌梗塞猝死家中,央视一位36岁的编辑刚刚因胃癌离世.某报道称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平均寿命52,猝死年龄30岁上下。同时,在媒体上被热炒的还有全国各大医院麻醉科人员接连发生的猝死事件。再往前回忆,我们还记得罗京,傅彪,高秀敏,马季等等。

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怎么啦?谁,该为国人的“过早死”负责呢?

人均寿命有什么意义?

人均寿命就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活质量的最好体现,人均寿命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城市高于农村,发展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21世纪高于20世纪,但也不尽然,寿命预期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现代化结果,其中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作用最突出,除了经济因素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关联密切,以及环境污染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变成75岁,增长了整整40岁,这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分不开,其中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成效是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绍,但值得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70%,因慢病死亡占居民总死亡构成比重已上升至85%。”

“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不好的生活习惯。”曼迪斯指出:“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已经不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情况了,乡村都在城市化,这种生活方式也在全球化。”

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达28.3%,其中男性高达53.3%;饮酒率为36.4%,其中有害饮酒比例为9.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仅有11.9%;超过70%的家庭人均每日食用盐和食用油的摄入量都大大超标,每天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的人群比例超过50%。

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慢性病在儿童身上已现端倪,北京的一项研究提示“肥胖儿童中的高血压检出率约为30%”。

社会和政府应当顶层设计

五个领域主要的行动可以制定国家和全球层面的策略,包括领导力、预防、治疗、国际合作、监督和问责。领导力非常重要,慢病不仅仅是健康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涉及整个卫生和相关部门,政府部门、民间部门、研究机构、大学、都应该有效地参与进来。

1%的预防支出能产生超过99%治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慢病治疗费用占了卫生支出的70%,83%的支出是由于疾病的晚期治疗,只有1.3%在于疾病的预防。

在预防方面有哪些成本最高效?首先要全面实施FCTC公约,2003年5月21日世界卫生大会批准通过,我国于11月10日正式签署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所有国家尽可能广泛合作,控制烟草的泛滥流行。


谁,该为过早死负责


是时候提高烟草税了,哪怕每包只提高1元,烟草的消费量就会下降很多,减少吸烟者350万。而每年有300多万死亡是由于和烟草直接使用相关的慢病造成的。

第二,减少食盐的摄入,这是非常经济有效的慢病预防措施。英国通过五年努力,食盐摄入下降10%。芬兰研究表明,30年前芬兰食盐摄入率每天14克,现在已经下降到8克,相关的猝死率和高血压死亡率都出现下降的趋势。

第三,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比如强调婴儿母乳喂养,要求饮食中减少糖、高脂肪和食盐的摄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运动量、减少酒精的摄入量等等,以减少慢病的患病率。

禁止烟草和酒类广告、向高盐和高咖啡因食品饮料征税等方式简单且耗费不多,在许多国家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在土耳其,通过禁止烟草产品广告、大幅提高价格和设置健康警告等措施,吸烟率自2008年以来已经下降13.4%。在匈牙利,向不健康食品饮料征收高额税的措施使垃圾食品销量下降27%。

早期的诊断、恰当的治疗、恰当的药物也可以减少死亡率,建议对糖尿病、某些癌症、高血压实行多方位早期干预。

2010年,“环境颗粒物质污染”是导致我国120万人过早死亡,是国人死亡的第四大危险因素,仅次于饮食风险、高血压和吸烟。在全世界范围内,空气污染是第七大危险因素,2010年导致320万人死亡。也就是说空气污染给我国带来的损失是使整个人口的健康寿命减少了2500万年。治理环境,刻不容缓。

现代社会,人人压力山大,中华民族的传统个性里有隐忍与自我压抑的一面,社会或民间组织必须开展心理梳导,鼓励国人采取合理方式泄压或者调剂生活,而不是选择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比如抽烟喝酒,暴饮暴食。

我的健康我作主

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为成年人,对生活方式的负责任态度,直接决定自己的健康程度。个人层面如何预防非传染性疾病,以延年益寿,成功老龄化?WHO早就给出了清晰明了简单易行的科学理念——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这4句话16个字,能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从整体说,可使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减少一半以上,并可使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而花费在健康保健上的费用不及医疗费用的1/10。“四两拨千斤”,就看你能不能做到并坚持。

一、合理膳食。对合理膳食的解读可厚可薄,直观,那就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按这个宝塔去执行饮食,就对了。详细,可以读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10条,一字一句弄懂理清。简单地说就是“多样、适量、均衡”,大白话就是“什么都吃,适可而止。”

怎样判断自己的膳食是否合理?太复杂了,需要营养师作膳食调查及多项检测。如何快速判断自己的膳食不合理?简单的身体测量就行,身高体重腰围,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打打分。

英国有句谚语:腰带越长,寿命越短,心跳越快,死得越快。男士为二尺六(即87厘米),不超过二尺八(即93厘米);女士为二尺四(即79厘米),不超过二尺六(即87厘米)。

BMI(体质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以公斤为单位)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平方,身高170厘米体重75公斤的人BMI等于75除以1.7再除以1.7,得数是25.95。最新的亚洲人的体重标准:BMI≥24可判定超重,BMI≥28可判定肥胖。如果算下来已经腆居超重界的,要小心了,每餐少吃点吧。如果成功跨入肥胖界的,更加要小心了,每餐要少吃再少吃点,并且,运动吧。必要时,得进入正规医院内分泌科或者营养科进行减肥治疗。

二、适量运动。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爱琴海旁的山崖上,至今保留着古代的岩刻:“您想变得健康吗?您就跑步吧;您想变得聪明吗?您就跑步吧;您想变得美丽吗?您就跑步吧。”


谁,该为过早死负责

医学流行病学的研究反复证明:体育运动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寿命,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结肠癌、乳腺癌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运动还有减肥功能和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积极运动的人,外表和身体机能都处于良好状态,性格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通过对1645名65岁以上老人的4.2年前瞻性研究发现: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者,其心血管病住院率减少69%,病死率减少73%。

怎么步行最好呢?3个字:三、五、七。“三”指最好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5次左右,只有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才能有效。“七”指运动的适量,就是有氧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心率+年龄=170左右”为宜。

三,戒烟限酒。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在全球每年的“过早死”案例中,大约600万人死于与烟草使用有关的疾病、330万人死于滥用酒精引发的疾病。烟草对于人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无论何时戒烟,都不算晚。管过病房的医护人员会告诉你,同样的疾病,烟民的治疗与康复要比非烟民复杂棘手得多,胸心科的医生会告诉你,烟民的肺,比最古老的烟囱更暗黑。

早在2006年,WHO就将中国列为酒精“重灾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高于吸烟。研究发现,有60种疾病是酗酒造成的,其中包括引起早亡的肝硬化、肝癌等。习大大发布了公务活动禁酒令,真是一把最强大的芭蕉扇,及时扑灭了官酒妖风,对国家机构的健康和国民的健康,习大大也是操了心蛮拚的。


谁,该为过早死负责

四,心理平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李建明教授认为,早亡与人的性格、情绪等心理因素息息相关。美国研究发现,总是压抑情绪的人往往出现酗酒、抽烟、爱吃垃圾食品等表现,最终死于心脏病或癌症。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遇到问题爱自己扛,易导致睡眠质量差、情绪消极,增加消化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等疾病风险。过于乐观者往往忽视身心存在的问题而延误治疗。

自我心态调节太重要了,我们要学会保持稳定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人生座标定位要定准,不越位不自卑,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用乐观积极的态度看世界,这世界很美好。马寅初说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云展云舒?”,近来微博届微信圈很火的老树画画,“江山明月在,我发什么愁”宣扬的也是平和与放下。人在江湖,压力难免,我们要不断修练,用化骨绵掌将压力化成动力,没有好身体一切都没有意义,健康活着,就是最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   高血压   食盐   死亡率   高于   生活方式   膳食   中国   寿命   烟草   糖尿病   疾病   我国   美食   国家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