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1月20日

/

2月3日

今天清晨04:39:42,

迎來24节气中的最末一个,大寒

“寒气之逆极,故谓之大寒。”

大,是形容寒冷的程度之甚。

而今年的腊八节恰好与大寒同日,

忙碌之余,可别忘了喝一碗甜糯的腊八粥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大寒后,日子跟着暖和起来,

新的一轮五运六气也开始了。

万物蛰伏,在养护身心时,

应着眼于“藏”,

使起居有时、神志内敛。

每当此时,

就要为迎接农历新年做准备了。

团聚之喜在暖热的红色中悄然而至,

不知是否能为酷寒气候中的你,

带来一丝企盼与温暖呢?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01 大寒三候

时值岁末,挥别旧岁

大寒,是今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冬至一阳初生后,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鸡乳

初候 1.20-1.24

鸡,水畜也

得阳气而卵育,故云乳

此时可以孵小鸡了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征鸟厉疾

二候 1.25-1.29

征鸟鹰隼之属

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

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水泽腹坚

三候 1.30-2.3

阳气未达,东风未至

故水泽正结而坚

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

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过了大寒,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梅花作为此时节的花信,亦是寒冷中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02 大寒习俗

腊月扫尘,食腊八粥

按照旧俗,大寒时节,人们便开始忙着准备迎春节,除尘迎新,置备年货,制作年肴……同时,也发展出很多民俗活动,比如尾牙祭、吃消寒糕等。

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食腊八粥

腊八无疑是腊月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周朝。人们认为 “八腊不通,则四方不成”,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祈祷天地交通、风调雨顺。对百姓而言,它不止是个佛节,更是春节的讯号。

今年的腊八与大寒同天。双节同庆,记得来一碗甜糯的腊八粥,在高醋里封一罐腊八蒜到春节,配着团圆与饺子吃,也是对春节和春天的美好希冀。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做“尾牙”

作为立春前的最后一个节气,为了迎接春节、给过年作准备,大寒是有除旧、饰新、备年货、洒扫等传统的。做尾牙也是一个重要的习俗。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又因为“牙”在以前指“官署”,后又延伸到经商领域,商人们很重视在这一天祭拜土地公,感谢土地护佑,祈求来年生意恒隆,财源广进。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年糕以“消寒”

按老北京的传统,大寒这天要吃”消寒糕”,俗称“年糕”,有“年年高”之寓意。在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吃了温软甜糯的年糕,不仅可以驱走寒冷,使全身迅速暖和,糯米做的年糕还有补中益气,健胃养脾的作用。

以前的人们喜欢一家人分食年糕,这样一来,全家人都能驱走寒意,节节高升,健康又吉利。

年糕在各地的形状和吃法不同。最著名的当属浙江宁波的水磨年糕。它是由粳米在天然的山泉水浸泡24小时后,控水并打磨琼浆,故称为“水磨”。最后压榨成粉,揉搓蒸熟后“搡”成条状。吃起来Q弹爽滑,咸甜皆宜。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03 大寒养生

补阳藏热,温护养神

大寒虽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却是节气养生的开始。

按“五运六气”来划分,它是第一气的开始。此时风邪初起,伴随着寒冷的天气,风与寒这两股邪气最容易合伙侵犯人的体表。所以养生的重点就是避寒就温,调节肝胆经。

这样不仅能升发阳气以防风寒,而且还能疏散心中郁闷、压抑的情绪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蓄精藏神

所谓“藏”,并不是冬眠或冬歇,而是顺应冬季寒冷的自然规律,闭藏阳气,使之处于静而养的状态。

冬季适合早睡晚起以养精蓄锐,注意劳逸结合,减少思虑,多晒晒太阳,保持乐观的心态。春节期间可以适度放松,让自己保持愉悦的状态。

大寒仍在严寒之中,除了身体防寒也要注意心理防寒,保持精神安静,勿烦躁。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避免风寒

据统计,在大寒节气中,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大寒时节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时节旧疾复发。

以此,建议体虚年高的人最好居住在温暖的室内,尽量减少出门或冒触风寒。俗话说 “风从脑后入,寒从脚底生”,头是各条阳经会聚之处,外出时要戴好帽子围巾。入睡前则以热水泡脚,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去寒、改善睡眠质量。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04 大寒食补

补阳藏热,以养肾气

大寒是一年节气之末,且与来年的春季相连,所以在饮食上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适当作一些调整,逐渐减少进补。

大寒前后,人体阴阳气血都偏衰,易受寒邪侵袭,引发感冒、哮喘、冠心病等。大寒的基本养生原则是“藏热量”。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多吃红色蔬果和辛温食物,如红辣椒、红枣、胡萝卜、苹果等。

同时,选择适当吃一些根茎类蔬菜,当中富含的淀粉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能提高人体抗寒能力,如芋头、番薯、山药、土豆、南瓜等。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食“糯”

就是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比如八宝饭、年糕,也是许多地方新年要吃的两道点心。

大寒节气到来意味着离春节就不远,所以大寒节气八宝饭讲究吉祥寓意取个好彩头。无论是“八宝”之名还是其用料中的“百合”(寓意百年好合),红枣、莲子(寓意早生贵子);此外,八宝饭的造型及甜味还有圆圆满满、甜甜蜜蜜的寓意。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糯米、韭菜、蘑菇、洋葱

橘子、柚子、鲫鱼、豆腐

忌(少量)

鸭肉、田螺、甲鱼、螃蟹

肥甘、烧烤、粘燥、生冷

05 大寒食单

食粥补人,补益肺气

清蒸鳜鱼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食材

鳜鱼一条、冬笋5片、火腿2片、葱段若干、姜片若干、料酒少许、盐适量

步骤

1/ 鱼洗净,将盐均匀抹于两侧,淋少许料酒,放置15分钟腌渍入味;

2/ 一侧切两条较深刀口,放入笋片、火腿片,鱼身上放葱段及姜片;

3/ 蒸格内加水,烧开后,放入腌渍好的鳜鱼,隔水蒸20分钟即可。

年夜饭的餐桌上,鱼类菜品是不可少的。寓意年年有余,富贵吉祥。鳜鱼肉质丰厚,味道鲜美,少有肉刺,清蒸手法简单,也能最大程度保留鱼肉原本的鲜味。

腊八粥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食材

芸豆、赤豆、白木耳、红枣、糯米、黑米、核桃、莲子、桂圆少量

步骤

1/ 芸豆、赤豆、白木耳、红枣等事先用温水泡30分钟;

2/ 糯米、黑米、核桃、莲子、桂圆等煮后放入电饭煲;

3/ 煮开后再小火煲30分钟,搅动几次防止粘锅;

4/ 电饭煲调至保温档,熬过夜。

糯米本来就是补脾胃、益肺气的食物,味甘、性温,有利于补养脾胃,脾胃温暖了,身体自然也就暖和了

参鸡汤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食材

童子鸡、高丽参各1只、红枣、糯米、大蒜、银杏、栗子、葱丝少许

步骤

1/ 童子鸡整只洗净后填入蒜、银杏、栗子、红枣、高丽参和糯米;

2/ 锅中放入洋葱、大蒜、高丽参、糯米大火烧开后,煮一个小时;

3/ 再放入童子鸡炖至少一个半小时,装盘时放少许葱丝即可。

用最传统的烹饪手法做出来的人参鸡汤,打开鸡腹后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鸡肉入口鲜嫩又混合糯米的甜香,是冬季的滋补佳品

甜橙热红酒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食材

甜橙一只、桂皮、八角、丁香少许

步骤

1/ 将丁香插入甜橙,零散遍布甜橙表面;

2/ 将八角、桂皮和红酒一起倒入锅内;

3/ 甜橙放入红酒中;

4/ 大火煮10分钟,小火煮10分钟。

八角、桂皮与红酒,连同插入了丁香的柳橙一起煮。这样能防止丁香在红酒中碎散。最适合在冬天喝,寒冷中带着甜蜜,以及对于春天的期许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文:整理自《LOHAS乐活》杂志,部分资料参考《时间之书》《二十四节气知识》

◐图:除《LOHAS乐活》杂志图,部分源自unsplash、pinterest、shutterstock、soogif网络平台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扫码加入乐活官方粉丝群

好礼等你来拿~

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大寒 || 又逢岁末回眸望,腊月风和意已春

环保|自然|简单|健康

更多冬日指南

明明穿很多,为什么依然觉得冷?

什么是比“吃火锅”更暖心的冬日伴侣?

直接订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大寒   高丽参   童子鸡   鳜鱼   甜橙   桂皮   阳气   年糕   节气   腊月   红枣   糯米   寓意   岁末   丁香   放入   寒冷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