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地球七分由水构成。从本质上讲,我们与水共生。世界水日的到来提醒我们再次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向身边无处不在的水,看一看她的润物无声、源远流长,也听一听她的奢侈、委屈与呼喊。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不久前,联合国发布了今年 “世界水日”的主题: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随着第29届世界水日的到来,今天也开始进入了第34届“中国水周”(3月22~28日)。

最为珍贵的奢侈品

水有多贵?

或许你会用几块钱一吨或一瓶的标价分别去衡量我们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但换个角度,它也是人类无可替代的必需品。

从1993年开始,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节水日,希望强调水对生存的重要性,呼吁世界人民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倡议一水多用。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民来说,水依然是稀缺的必需品。目前全世界仍有22亿人无法获得足够的、干净的水。以下这些数据,或许你不曾知道:

1/ 世界范围内,每3人中就有1个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WHO/UNICEF, 2019)

2/ 到2050年,可能有57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那时会有前所未有的用水竞争(UNESCO, 2018)

3/ 每年,适应气候变化的供水能力和卫生设施可以挽救36万多名婴儿的生命 (UN, 2018)

4/ 如果我们将全球变暖的上升温度控制在1.5°C之内,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会减少50%(UN-Water, 2019)

5/ 到204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将会增长25%,水资源需求预计将增长50%以上,需求主要来于自制造业、发电和家庭(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 UNESCO, 2018)

世界水日的目标之一就是采取行动来应对全球水危机,支持实现联合国设定的第六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努力在2030年前实现“人人有水”的目标。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你不曾关注的节水细节

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用水看似不那么匮乏,但真实的缺水情况很严峻。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衡。

水生万物,万物却不可生水。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节约用水,依然可以从生活的一些细节中实现力所能及的点滴努力。

1/ 清洗炊具、餐具时,如果油污过重,可以先用纸擦去油污,然后进行冲洗;

2/ 刷牙时先关上水龙头;

3/ 清洗蔬菜时,尽量放入到盛水容器中,并调整清洗顺序,如:可以先对有皮的蔬菜进行去皮、去泥等;

4/ 不要浪费食物,减少粮食浪费就减少了农业的用水需求(农业是最大的用水部门之一,占全球淡水使用量的70%左右);

5/ 及时关闭电源,发电需要大量的水,所以节约用电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节约用水;

6/ 自觉可持续购物,减少购买一次性的物品;

7/ 垃圾分类,不乱扔废旧电池,防止对自然水资源造成污染。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关于水的博物馆

其实,我国很多城市都有与节约用水有关的博物馆,不仅特别适合小朋友身临其境,学会节约用水,也值得每个人从中体验,感受水的流逝与珍贵。“体验一次胜过听一千场讲座”,源自一位参观者的感言。

北京节水展馆

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的最后一滴水

一个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水知识和节水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展馆。馆内展览从世界水情到北京水情、从节水技术到节水成效都有详细介绍。在日常生活与水展区专门设置了多个生活用水场景,直观呈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水情况。

比如,我们每个人洗澡的时间或长或短,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洗澡到底用了多少水。馆内一个仪器就会清楚直观地显示我们洗澡究竟用了多少水。五分钟用了40升水,十分钟用了80升水,15分钟用了120升水,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时间就是水。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升水   水情   联合国   馆内   苏州   水资源   展区   北京   工业园区   周日   节约用水   展厅   眼泪   地球   自然   美食   全球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