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随着越来越多人好奇、向往幕天席地的感受,露营也以一种更“轻”的旅行形态为大家所知。切换平日生活的场景,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去与乡野为伴;甚至不出城市,也能体验被位移后的“野宿”如何与自然衔接。去何处体验安营扎寨的乐趣?我们来给出一些参考答案。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松赞雨崩帐篷营地

营,天然中的生活姿态

公元前8000年,游牧民族的住所,许是帐篷初次被历史记载的意义。当时他们以自然界的兽皮、枝条建成便于拆装的帐篷,用以遮风避雨。在没有战火纷争的年代,这是人类畏缩于天然之中的生活姿态;而当人类文明的进程向前持续推进,“营”的历史也随之寂静誊写起来。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Natrail Camp 迹外营地

扎“营”是军事排阵中重为基础的一项,如今我们在户外休息时仍然会称之为“扎营”。缘于如许的原理,“营”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随遇而安,偶然有选择、有目标性的“驻扎”;而后,这种可拆搭的住所依然是游牧民族可移动的“家”。

随着时代变换,风餐露宿从曾经艰苦的生活姿态变为都市人接近自然的选择,以山林河岸为目的地的旅途显得魅力无边。有人去露营(go camping),也有人是为了去露营地(go to the camp)体验而出行,从越来越多的帐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背后,我们曾试图去了解不同的营地“先行者”各自的心路历程。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野邻X-Camping花园营地(周庄)

回到乡村,在野为邻

“我们从城市的物理空间里走出来,面对乡野,感受乡野造梦的价值,你也会把城市里节约出来的时间回到乡村做重新的再分配与交互。”从上海世博园区景观工程总顾问到乡伴文旅创始人,朱胜萱和他的团队近几年的关注点都在乡间田园。去年成立的“野邻”脱胎于他们对乡村民宿的探索,以花园营地的形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在野为邻的选择。

“民宿是否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需要打一个问号,但露营一定是的。”这是“野邻”CEO 曹晓艳的看法。随着这种更“轻”的旅行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他们也在不断思考行居荒野的不同模式。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野邻X-Camping花园营地(周庄)

“从山谷野食、花园下午茶,到免带装备的露营体验、自主露营,面向不同需求的人群,我们给出了不断进阶的打开方式。” “野邻”的联合创始人李金说道。我们难得在上海见上一面,从去年开始的更多时间,这支由五个女生出发逐渐成长为50余人的团队先后驻扎于各个营地,有时一待就是一个月。 “目标是形成20个点的网络,目前莫干山、西塘、昆山,以及广西和四川的营地都已经落地。”

她们不否认疫情加速了国内露营行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是起点。“近两年的阶段性发展,也伴随着整个露营产业供应链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种爆发性的冲击也促使一些个体去思考自己的壁垒,整个行业都在朝前走。”而在这途中,自然需要有人多想一想。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野邻X-Camping花园营地(莫干山)

除了对每片土地使用的思考,

“在不过多占用村落资源、不破坏任何土地耕作产能之下,打造灵活装配的露营地,我们会以友好的方式提醒来体验的人群自带水杯、洗漱用品等。”

生态学出身的曹晓艳坦言,“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但大多向往自然的人是能接受的。在今年7月初由“乡伴”“野邻”和ISPO联合举办的“2021首届中国露营地发展峰会”上,他们联合行业好友发起了可持续露营联盟,倡导以最为友好的方式回归乡野,也为让整个行业更可持续地发展。

“我们面向的有不少亲子群体,更多的还是对露营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大家在野外的互动也往往和一些户外运动有关,比如莫干山的Discovery探索基地、竹海马拉松等,当然并不止于此。他们抱着跑出行业“最初一公里”的信念,也想在露营地上尝试更多可能,给乡村带来活力。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野邻X-Camping花园营地(莫干山)

把帐篷“位移”进城

2018年初,距北京158公里的京北丰宁坝上草原上,一批帐篷围聚的雄库鲁营地开启了一群设计师的创业转型之旅,这也是“早安野宿”团队落地项目的首次尝试。从帐篷出发,在野外探索一种非标住宿的表现形式。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早安雄库鲁帐篷酒店

随着去往乡野的人潮以势不可挡地增多,他们却打开了除远赴露营地之外的另一个方向,把这种方式带回到城市及近郊。“早安野宿”联合创始人姚一思和我们分享说:“城市微营地、Morning LAB城市露营集合店及露营餐厅,和最初的目的地营地一起构成了垂直户外露营的新型文旅全产业链增长极。”刚落地上海不久的“Morning LAB城市露营体验空间”以“专业场景+创新内容”的方式把这种户外体验变成了触手可及的青年生活方式。

与城市滑雪空间相似,“早安野宿”把露营的场景搬到了人们更容易触达的市内,“让大家可以用一杯咖啡的时间体验‘露营的基础教程’,这家‘装备集成店’的核心并不是售卖,而是重体验的情景式展陈。让好奇的人群近距离地感受这种氛围,当然也满足了一部分人社交打卡的诉求。”他们坦言。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Morning LAB在上海的城中营地。

“Morning LAB更像一个可以自更新露营场景的‘容器’,它能承载不同类型活动内容,并结合当下潮流的新方式而生成都市特型空间,与自然、生活方式衔接无限可能。”比如他们在长兴岛郊野公园与宠物友好社区“毛毛村”联合举办的养宠人露营大会,甚至把这个场景搬到了上海中心的花园露台,邀请朋友一起来看一场露天电影......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探索也在降低露营的门槛,它并不独属于某一群“专业玩家”。除了“城市露营”,“早安野宿”也是国内首家推出露营装备租赁模式的“先行者”,今年8月,Morning Outlet工厂店(早安三号仓)正式开业,让初试露营的人群可以到线下工厂店看到实际场景选品租赁。同时,对于售后返租、露营跳蚤市场及露营装备洗护几个方向的研发也是他们希望实现装备真正“循环可持续”的努力。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Morning Glamping供图

去哪儿住,更贴近自然

“回归自然是人性的本质。”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旅程由游历异域的好奇、向往海滩的惬意到体验多样的文化、探索世界的本源,我们也逐渐希望与自然建立起更深的联结。而哪一种旅宿方式能给环境带来最少的负面影响,帐篷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答案。

云深不知处

“我们会在营地附近的森林里徒步捡垃圾,每月也会有一天村民开放日,来维护与当地环境、民众之间持续、和谐的关系。”Koko唐素君是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GSTC)的理事,2015年她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生态友好的康藤帐篷营地,一起探索让人回归自然、健康的可能。

“长”在树梢上的康藤·高黎贡帐篷营地紧挨着生物多样性天堂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遮天蔽日的森林,给丰富的动植物创造了各自生活的空间,他们特地利用高架栈道形式最大程度减小对在地环境的影响,“成本会高一些,但为了自然也是值得的。”而且提升了高度之后眺望可见的山脊线也给旅居者的视觉加分不少。

秋风刚起,何处最宜扎营?

腾冲康藤·高黎贡帐篷营地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腾冲   诺尔   中卫   乡野   云南   营地   生活方式   可持续   帐篷   秋风   场景   装备   自然   花园   方式   美食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