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50岁退休是资源浪费?这位教师的文章火了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一篇关于“城镇女职工50岁退休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的署名文章在网上走红。

该文章认为,截至2016年底,我国两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人群总计为7.86亿人,其中,只有1.39亿女性城镇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低于60岁,其他6.47亿参保人的法定退休年龄全部都是60岁。

根据我国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要求,女性城镇职工的退休年龄是50岁,远低于男性职工和城镇居民的60岁。50岁就退休跳广场舞,是不是太早了呢?

对此,董登新表示,中国女职工退休确实太早了,而且退休早不一定有益于身体健康。从大多数人的利益来讲,应该是赞同延迟退休的,这也体现制度的公平。如果女性职工退休年龄从50岁提高到60岁,那么50岁到59岁之间的女性职工还可以在社区等环境从事一些家政服务类型的工作。

据了解,在公务员、高校教师、医生等行业,女性延迟退休的情况较为普遍。北京一位女性高校博士生导师62岁仍在正常上班,学院院长前不久还说,让她再工作8~10年。

为何女职工50岁退休是资源浪费?

近年来,有关延迟退休的话题从未中断,不过政策一直迟迟未能面世。2016年7月,人社部曾表示,相关方案已经初步成型。

2017年,时任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根据劳动力总量的变化情况、就业状况和社保基金长期可持续发展情况,继续深入研究,适时推出延迟退休这项政策。

与全部群体延迟退休相比,先从部分群体开始推进延迟退休可能会更加顺利。董登新认为,从制度的公平性来讲,7亿多的参保职工中有5亿多都是60岁退休,相对而言,把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统一到60岁,公众可能更容易接受。

据了解,在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中,城镇职工男性60岁;女特种工45岁,女工人50岁,女公务员55岁(初级及以上要求60岁);城乡居民中,男性和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都是60岁。

董登新认为,除了1.39亿女性城镇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低于60岁以外,其他6.47亿参保人的法定退休年龄都是60岁。这也意味着,处在就业弱势地位的女性“城乡居民”需要年满60岁才能退休,而具有就业优势的女性“城镇职工”反而可以50岁退休。很显然,这里面既有制度不统一的因素,也是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女职工延迟退休后可从事啥工作?

那么,一旦实行女职工延迟退休后,这些在岗的“大妈们”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呢?

董登新介绍,按照官方口径,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模式为“9073”,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主要是失智失能老人)在养老院养老。目前我国社区服务空虚,尤其是缺少专业化的社工(社会工作者)、社会化的义工(志愿者),以及职业化的家庭工人(家庭护理及家政钟点工),这一缺口至少需要5000万大嫂和大妈来填补。

“如果将我国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统一至60岁,可以新增50岁至59岁的城镇女劳动力大约5000万人,她们只需要通过职业化资质培训,这些大嫂、大妈就可以作为专业而熟练的’家庭工人’,直接进入社区服务及养老服务岗位,获取不菲的高附加值工资。”董登新说,需要强调的是,50岁到59岁之间的女性职工可以换岗进入社区做服务。

董登新强调:“我身边很多人(女职工)工作年龄已经超出退休年龄了,根本不会介意延迟退休,基本上属于活到老干到老,这个是没有问题。”


女职工50岁退休是资源浪费?这位教师的文章火了


案例对比:62岁女博导被要求再干10年

“我今年已经62岁了,是博士生导师,仍然在学校继续工作,前几天我们院长还跟我说让我再干8~10年。”作为北京某高校的教授,颜青(化名)称,行政干部、大学老师、医生等获得中高级职称的女性已经将法定退休年龄延长至60岁了,“我现在离退休还远着呢。”

颜青称,大学教授具体什么时候可以退休,主要是按照各个学校的“土政策”在执行,博导多的学校退休年龄会低一点,博导少的可能会高一点,每个学校的规定不一样。

另一位大学教授张燕遇到了和颜青一样的情况,她已经60岁出头了,按照制度已经达到退休年龄,但学校还是每年都继续与其签劳动合同,不愿意“放人”。

对于学校留人的事情,张燕对记者说:“我不是自己愿意留下来,也是半推半就,留下来也行,不留下来也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女职工   可能会   博导   大嫂   大妈   劳动力   老年人   城镇职工   工人   职工   情况   制度   教师   美食   女性   学校   工作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