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葡萄酒,为什么中国的干不过进口的葡萄酒

最近热播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介绍了在100多年前走出国门的猕猴桃,在不断的品种改良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并且规模化产业化,如今成为了新西兰的支柱产业,大量倾销到中国市场。而中国的猕猴桃却还在摇篮中保持着它原始的状态,整个产业也还在襁褓之中。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但世界茶叶市场却被印度和斯里兰卡占据,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走出国门,与日本瓷器对比,我们却再也骄傲不起来了。

更何况葡萄酒不论从古到今,对于中国来说都是舶来品。虽然中国在汉唐时期就有了葡萄酒,现代葡萄酒也有百年的历史了,葡萄酒产业量也很大,但却真的缺少让世界认可的葡萄酒。

中国葡萄酒难以走出国门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我仅以我个人的观点讲述一下。

同样是葡萄酒,为什么中国的干不过进口的葡萄酒

历史文化上的原因

我国是以水稻为主的农耕文明,所以骨子里面是就谷物为主的粮食酒。而果酒一直被视为非主流,或者说小众吧。中国的谷物酒不断的完善发展成就了今天的黄酒和白酒。

中国历史长河中虽然总会出现葡萄酒,但它一直总会断层,没有历史的延续。葡萄酒的技术没有积累和发展,葡萄酒文化也没有扎根进华夏文明。只是零星半的点文字诉说着它曾出现过。

1892年张裕的创立,百年历史也一定经过这百年间也经历了太多阻断,真正葡萄酒走近国人生活也就20多年的历史。没有消费基础,就没有生产的动力,哪来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呢?

同样是葡萄酒,为什么中国的干不过进口的葡萄酒

有人会说,新世界比如澳洲、智利、美国的葡萄酒历史并不久。但请注意,他们的根在欧洲,它们都是西方文明的延续,他们有技术、文明和消费基础的嫁接,所以就很自然地把葡萄酒带到了新大陆。

法律法规和有作为的产业协会

欧洲传统国家有着严格的原产地制度,对葡萄酒的品种、种植、生产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些不是拍脑袋做出来的,而是在历史的经验上总结出来的。他们不断在继承,不断在创新,就是为了保护好传统的东西。

这些法规从全国到地方都有很完善的系统,管理和监督从不缺位。还有相关的产业协会不断地推进完善。

同样是葡萄酒,为什么中国的干不过进口的葡萄酒

而我国就连茶叶的原产地保护法规都不完善,更何况葡萄酒。欧洲的原产地保护法规不是像我们目前这样子搞成了一个一个的产品认证。而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每一个地区、大产区、小产区、子产区,都有完善系统。

另外,更重要的是当地产业协会是真正有作为的协会。是良性产生的,并会推荐产区的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总之这个协会不是像我们国家的什么行业协会,每年收些会费,搞几个会议活动就完了,他们的地区行业协会是真正有作为的,更没有哪个人敢玩垄断,不作为是要下课的。

土地的性质

西方是私有制,土地可以买卖。酒庄有着自己的土地,一块土地可以在一个家族手中很久的经营,这样酒庄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不断地发掘土地的潜力和改良。我们的土地是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且近百年来,土地的流转更是出现多种形式,难以一脉相承。

另外,更重要的是,土地和酒庄(酒厂)的分离。果农和酒庄的分离,酒庄(酒厂)没有专属的土地,对葡萄果的品质得不到控制,怎么能做出自己想要的葡萄酒。当然近些年来,中国土地的经营方式更灵活了,一些酒庄、酒厂能够得到土地的管理权,就能产生自己想要的葡萄果。不过时间太短了,人家欧洲的葡萄树动不动就十几年,几十年的树龄这样怎么比得过。

技术和人才

欧洲的葡萄酒历史悠久,从葡萄酒萌芽到中世纪,再到现代葡萄酒。他们和葡萄树,和土地、和工艺一起成长,有着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在坚持传统的同时,更是利用技术手段不断改良品种、土地和工艺。

而作为技术载体的人才同样丰富,大量的农艺匠人、酿酒师从历史的实践里传承下来,也有大量的高等学府的培养。我就曾到过一家家庭酒庄父亲把酒庄交给两个孩子,老大接管着酒庄从传统出发,老二从科班出身回来帮老大,并且还负责一些市场的推广。总之,他们不只保持传统,同样知道学习科学。

西方葡萄酒建立了强大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培养了大量葡萄酒的人才。而中国,目前也只有几家农科院校有相关专业。

消费人群基础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买的人少,葡萄酒就卖不动。中国人对葡萄酒虽然是张裕和长城做的普及教育,但葡萄酒文化的推动却是无数的进口酒商们做的。无疑大多消费者被进口葡萄酒教育了。进口葡萄酒讲究产区、品种、年份、人物、历史、土地、工艺,以及文化、礼仪等等的东西。而张裕和张城告诉消费者什么了呢?

好在,我们国家现在有一群人,志在打造中国葡萄酒的宏图,也建立起了国际认同的原产地保护的产区系统。但我们更希望这些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只是借鉴,我们依然要发掘自己的特色,做中国的葡萄酒。

当然,我这里也只是讲了冰山一角。各位觉得还有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葡萄酒   中国   产区   欧洲   国门   酒厂   原产地   葡萄   品种   土地   传统   美食   产业   人才   历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