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逝世后,联想到的粮食安全及酱卤新方向

今天看到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心头为之一颤。吃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民生活最基本保障。中国作为众多人口的农业国家,吃饱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难题。因食物的匮乏,这种吃不饱的恐惧。深刻地影响着我们饮食的内容与方式。如我们可以想到或看到,各种食材穷尽烹饪利用之能事,从而成就了今日中国烹饪取材广泛,技艺繁杂的背景与基础。

袁隆平院士逝世后,联想到的粮食安全及酱卤新方向


袁隆平院士通过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提高了亩均单产从而解决了千百年吃饭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现从事工作与食品安全结合。在保障了主食后,食品的便捷,耐储存及应急,有着极大空间。怎么让吃,在改善提高品质与质量时,满足功能需求。酱卤工艺结合现代技术,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传统酱卤自带灭菌,耐储存,风味口感较佳等特点。据记载追溯,夏商时期,已形成最初酱卤烹饪的雏形;人们将盐香料等调味品置于铜器炊具中,加水与食物煮熟后分食,就有储存食物,增加食物风味的目的。加入香料后能祛异味增香,还能防病、治病,可以说这是当时最高级的烹饪方式。

袁隆平院士逝世后,联想到的粮食安全及酱卤新方向


传统酱卤制品,在保证安全与风味的情况下,自然条件下,能保证两到三天不变质;在应用新的工艺与技术后,保质期一般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如包装后高温灭菌,生产环境控制及生物防腐剂应用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院士   单产   目的   铜器   国计民生   能事   香料   风味   粮食安全   食物   方向   传统   方式   工艺   基础   美食   国家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