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随着“控糖”“戒糖”观念的流行,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糖对健康的危害。严重如II型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较轻的如皮肤老化、长痘、龋齿等,都和吃糖太多有关!

可是,你真的能认出食物里有没有糖吗?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测试:你觉得以下9种食物里,哪种没放糖?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正确答案是:全都有糖!别以为避开甜食就万事大吉。那些咸的、辣的食物,甚至是所谓的「健康食品」都躲不开高糖陷阱!

想要真正减肥、控糖?来和我们一起擦亮眼睛,认清下面这些高糖陷阱!

添加糖的「障眼法」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它不能提供营养,只能提供热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推荐每天摄入添加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但是根据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约为30克。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1块方糖≈5g糖,一不小心就糖摄入过量/

添加糖为什么能逃过我们的眼睛?

首先,添加糖的名字数不胜数,有时还会组团出现,混淆视听。除了蔗糖、白砂糖、冰糖、果葡糖浆这种明显带「糖」的,还有糊精、蜂蜜这样看起来不像糖的。(回看《这种饮料比酒还伤肝!大人小孩都在喝》了解糖)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还有一些所谓的健康食品,用「低脂」「高纤」「低卡」甚至「0蔗糖」的标签转移我们的注意力,闭口不提用了多少添加糖。(回看《低脂=健康?这些低脂食物只会让你越吃越胖》

另外,为了使食品看起来更健康,有些商家会避开添加糖,转而使用代糖(甜味剂)。但目前也有研究表明,甜味剂会诱惑大脑对食物产生渴望,进而摄入过多热量。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小心!它们都是藏糖大户!

我们挑选出了最容易让人掉坑的5大类含糖食品。对照看一看,你的日常饮食到底有多“甜蜜”?

1|饮料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碳酸饮料、果汁含糖比较多,运动饮料、乳饮料也是不可小觑的糖衣炮弹。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运动饮料为了达到供给能量、补充体力的作用,会添加葡萄糖;为了改善口感,还会添加其他果糖、蔗糖。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小孩子爱喝的乳饮料,如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等,本质上都是糖水,不是奶!乳饮料的配料表中,白砂糖的排名通常仅次于水,总糖含量可以达到普通牛奶的2倍以上。让孩子喝这些,几乎就是在喝糖水。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2|调味料

酱料把平淡的食材变得好吃,是有代价的。无论是有甜味的番茄酱、烧烤酱、沙拉酱,还是不甜的辣椒酱、豆瓣酱、麻辣火锅底料,甚至是方便食品调味包,很多酱料都含有大量的糖。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番茄酱的含糖量一般在15%~25%左右,最高可达30%以上。烧烤酱除了白砂糖,还会加入番茄酱、蜂蜜等来增添风味。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辣椒酱吃起来不甜,但是白砂糖却可能比食用盐加得还多。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3|预包装零食

肉干、肉脯等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要经历腌制,这就少不了各种腌料、酱料和糖。而糖有保水作用,肉制品的松软口感,离不开糖。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一些酸味零食,如山楂片、话梅、水果罐头等,也比你想象得加了更多糖!山楂、青梅本身非常酸,为了使果干酸甜适宜,再加上防止变质,势必要加入大量糖。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除了糖,还有不少添加剂/

4|部分「健康营养食品」

黑芝麻糊、核桃粉等速冲糊粉,要加入大量糖来改善五谷杂粮的口感。为了让谷物粉变成溶在一起的糊糊,还会加入糊精等添加剂。血糖高的人千万躲远点。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健身人士追捧的能量棒,如谷物棒、蛋白棒等,也经常是隐形糖的「重灾区」。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高糖的果干,再加上多种添加糖,这含糖量足以让你2小时的汗水白流。如果运动强度不高,还有可能变成催肥神器!

5|红烧菜肴

餐厅里的菜肴色香味俱全,许多都离不开冰糖或砂糖。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红烧肉、红烧排骨、松鼠桂鱼、鱼香肉丝、糖醋里脊……这些菜,好吃是真好吃,但糖也是真的多,每份含30-70g不等,吃一份就快要糖超标了。

如何避免摄入过多隐形糖?

添加糖虽然擅长隐匿踪迹,但不代表我们对它毫无办法。做到下面这几点,就能最大程度地绕开高糖陷阱!

1|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天然食物虽然含有糖,但它们大多也富含纤维,不会让你暴饮暴食。另外,全食能为人体提供更丰富的营养,这是精加工食品做不到的。

2|尽量自己买菜做饭

用什么、用多少调味料自己掌握,并科学搭配富含纤维的食材。无论是做菜还是自制咖啡茶饮,有意识给自己设置吃糖的指标。比如午餐吃了一份糖醋小排,糖摄入量快超标了,今天就先别喝果汁、奶茶这样高糖的饮料。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3|购买包装食品时,仔细看配料表

配料表越短越好,有一长串添加剂的,最好直接pass,尽量选择添加糖种类少的产品。

4|看营养成分表,控制份量

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强制要求糖含量单独列出。如果营养成分表中没有单独列出糖,你也可以根据碳水化合物含量来大概估量。看配料表也是一个方法。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的成分,使用的量越多;如果糖的排名靠前,那么含糖量必然不低。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5|添加糖的替换方式

如果无法完全避免糖,你也有更健康的替代选择,如烹饪时用无添加的番茄膏代替番茄酱,用天然气泡水代替碳酸饮料,用水果代替甜点,用无糖酸奶代替沙拉酱等等。

吃起来不甜≠无糖!这些「隐形糖」你中招了吗?

控糖戒糖不是一日之功。掌握了上面这些,相信你也有一双准确鉴糖的火眼金睛了!恭喜你离健康又近了一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调味料   果干   糊精   酱料   蔗糖   果糖   辣椒酱   番茄酱   口感   添加剂   含量   饮料   食物   美食   食品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