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上上周,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甚至本国民众的反对,正式决定要将福岛核电站上百万吨的核废水排入大海。这对长期饱受污染、过度捕捞、海温上升之苦的海洋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消息公布后,许多人开始担心:核废水入海一旦成为事实,会对海洋和人类产生什么后果?海鲜究竟还能不能吃?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储蓄罐,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22日既是世界地球日,也是国际地球母亲日。虽然这个特殊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我们还是不禁要为海洋、地球和我们的明天担忧。

核废水排放,祸「海」无穷!

如果将核废水一股脑倒入大海,首当其冲的就是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生物。经过初步稀释的核废水,仍然含有放射性核素,一旦进入大海,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首先受到污染,尤其是福岛县周边水域。另外,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核污染会在洋流的作用下不断扩散,进而影响全球。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所GEOMAR指出,从核污水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大半个太平洋;140天后,含核废料的洋流将进入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域,并在2年内污染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污染;10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GEOMAR对核污水扩散速度和影响的模拟效果图,图片来源:GEOMAR/

生活在海里的海洋生物,也不能逃过辐射污染这一劫。毒素会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影响它们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可能进而导致死亡、基因变异甚至灭绝。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福岛周边时常会发现奇形怪状的海洋动物,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令人无力的是,我们目前并无有效的技术处理进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只能依靠它们自身衰减和海水稀释扩散,来一点一点降低污染。这意味着,人类因一己之私而犯下罪,无辜的海洋可能要永久「受罚」。


人类健康,危!

在这场全球海洋危机面前,人类自己也绝不可能独善其身。

除了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氚,核废水中还含有铯134、碘129、碳14、锶90等更为复杂、危险的放射性核素。它们能够富集在海洋生物体内,危害海鲜食品安全,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威胁人体健康。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年,福岛周边海域捕捞的鱼类仍有40%辐射超标;同年,美国加州沿岸捕获的蓝鳍金枪鱼中也发现了源自福岛的放射性物质。就在本周一(4.19),日本政府宣布禁止福岛黑鲉鱼上市,原因就是放射性物质超标。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如果吃了被污染的海鲜,放射性物质会迁移到人体中,长期下来可能会引发器官损伤、疾病甚至癌变。有科学家表示,其中半衰期长达5370年的碳14,有可能损害人类的DNA。一次简单粗暴地排污入海,将埋下数千年的生命隐患,这个代价未免太大!

海鲜还能放心吃吗?

核废水有多可怕已然明了,但要让所有人完全放弃吃海鲜,似乎也不现实。那么,未来一旦核废水真的排入大海,海鲜还能不能吃?对此,我们的海鲜采购专家给出了几条建议,希望不会有用得上的那一天。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海杰丨一米市集产品开发专家(水产)

①不要吃来自福岛海域(或者排放地)及周边受到核废水污染水域的水产品。

②对来自暂未受到污染水域的水产,优先选择鱼类而非虾、蟹、贝类。因为鱼类游动水域广,而虾、蟹、贝等海洋底栖动物活动少,更容易沉积放射性物质。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③对来自暂未受到污染水域的水产,优先选择养殖的而非野生捕捞的。养殖水产的水域环境有人工管控,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风险相对低。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④对海鲜不放心,可以选择国内一些淡水如太湖流域、千岛湖流域、查干湖流域等养殖的河鲜、湖鲜。

没有核污染,也可能「无鱼可吃」!

如果人们的海鲜消费习惯改变了,福岛当地乃至全球的渔业也会受到影响。其实在这之前,我们早就面临着一个同样严峻的问题:不可持续的捕捞。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洋慷慨地为人类提供食物,然而人类却索取无度。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估,处于可持续水平被捕捞的鱼类种群占比,由1974年的90%下降至2017年的65.8%;而处于不可持续水平被捕捞的鱼类种群占比,却从10%上升到了34.2%(注释1)。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 1974-2017年世界海洋鱼类种群状况发展趋势/

鱼群捕捞的不可持续性,导致鱼类资源减少。而为了增加渔获,过度捕捞、非法捕捞和破坏性捕捞也屡禁不止,比如在禁渔期或禁捕区捕捞、不报告和无管制捕捞、使用氰化物和炸药捕鱼……如此恶性循环,危及的不仅是渔民生计、粮食安全,还有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未来没有海鲜吃?除了核废水入海,这些原因早就存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类与地球休戚与共,任何以牺牲环境来满足私欲的人类活动,最终买单的还是人类自己。只有尽力改变现在,我们才可能不会在未来追悔莫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废水   海鲜   洋流   种群   海洋生物   放射性   鱼类   水域   海域   水产   物质   海洋   人类   原因   未来   美食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