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远望米脐山

青岛即墨金口镇东约五公里有个迟家店子村,村北有座小山叫米脐山。小山不大,因为四周地势平坦,方圆几十里都是平地,所以这座小山显得很突兀很醒目。远远望去可以明显看到山顶凸起一座土包,很多年前第一次从这走的时候,当时就心想这会不会是一座古墓。因为有了这个疑问,所以每次从这走我都会留心打量一番。我觉得这里是周围地势最高的地方,很可能被以前的达官贵人选中,作为埋身之地。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山顶凸起的土包很明显

即墨是一座千年古城,历史悠久。西汉时期即墨是胶东康王刘寄的封地,刘寄的哥哥就是鼎鼎大名的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10年汉景帝封刘寄之子刘建为皋虞侯,迟家店子所处位置正是在皋虞县辖区内。胶东地区自古流传着一句俗语: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意思就是胶东王刘寄墓葬有大量财物,可见西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康王坟在青岛平度古岘镇,虽然距离此地较远,但在离米脐山不远的古皋虞县辖区内有小桥汉墓群、东王村汉墓群、西坦村汉墓群、西皋虞王吉墓群,分别出土过诸国侯印、彩绘陶器等珍贵文物,据说王吉墓群还曾被盗出过金缕玉衣。

说到王吉,咱们就说点题外话,介绍一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琅琊王氏家族。王吉就是这个家族的一世祖,汉武帝时被推举为孝廉,后辅佐昌邑王刘贺,刘贺被大将军霍光先立后废仅做了27天皇帝,王吉因此受牵连。王吉的儿子王骏,孙子王崇都做过大官,位居三公。王崇之后,琅琊王氏传了六代,到王祥这一代开始爆发。王祥就是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的主人公,被后世称为“孝圣”,在魏文帝曹丕时期出仕为官,深得朝廷器重,位列三公,一直干到西晋。从王祥这一代起,琅琊王氏进入鼎盛期,王家此后有三个支系,人才辈出,影响两晋南北朝300多年历史。一支起自王祥,世代为官到东晋南迁后渐渐衰落。一支起自王祥同父异母弟弟王览,这支人才最盛,在东晋建立功业,第三代的王導、王敦、王导、王旷,第四代的王羲之、王允之都是牛人。唐代刘禹锡诗里所说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谢就是指东晋谢安为代表的谢家,王就是指王览之孙王导为代表的王家。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正是在王导的拥护下登基的,所以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还有一支是起自王祥,王览的从祖兄弟王雄,这一支在西晋末年名声盖过另外两支。整个六朝时代,山东琅琊王氏官居五品以上的有161人,官至一品15人。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山头古墓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有这些历史背景,我愈发坚定了米脐山顶有古墓的猜想,而且很可能是一座汉墓。所以每次路过都是念念不忘,今天忙完公事返程路过此地,临时起意决定上山一探究竟。山不高也不陡,山脚是庄稼地,半山腰是村里的墓地,临近山顶大约十几米位置有一采石坑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里基本到了山顶,也没有路通往山下。因为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我立马心里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很可能是古人为了修建坟墓而就地开采石料遗留下来的。继续前行,没几步就到了山顶小土包跟前,这土包大约方圆七八十米,高约七米,均匀的长满了野草、野酸枣树、灌木丛等。这反常的现象,又引起了我的思索,在山石遍布的山顶,就算是有覆土能生长植被,但因地质不同肯定会有所差别。就像这座山头其他地方植被一样,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稀,高矮不一,有的地方直接裸露石头。而这个小山包植被长的很均匀密集,所以这里的土质一定是相同的,这种现象只有一个可能,这里一定是后期堆积起来的。要踏上这座很有可能是古墓的小山包,我的心情有些忐忑也有些期待,心中默念如果真是古人坟墓,希望能被墓主人谅解恕罪。登上山包顶端,因为心有牵挂所以没急着东张西望看风景,一直紧盯着脚下,这一举动让我躲过了一场很可能发生的险情。因为脚下突然出现了一个深洞,被杂草遮挡着很难发现,如果不是我一直盯着地下很可能会一不留神掉进去。看着黑幽幽的洞口,心顿时怦怦的跳了起来,我慢慢蹲下往洞里打量,这个洞深两米多,直径约有80公分,如果掉进去,没有工具真不一定能爬上来。这一定是盗墓者挖的盗洞了,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洞壁土层从上到下夹杂着大小均匀的碎石子,这一定是回填夯实的土层。这个洞挖到两米多的时候,又横向挖了一段,不知是又被填上了还是没继续挖。洞里还有一根碗口粗的松木棒子,我猜想可能是盗墓者用来架在洞口往外取土用的,也不知道这些胆大妄为的家伙得手没有。看了一会觉得有点阴森瘆人,就赶紧离开了洞口。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接近古墓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盗洞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杂草遮掩着,不到跟前很难发现

站在山顶,四下远眺,北面不远就是丁字湾源头也是五龙河的入海口。以前这里是古金口商港,金口开埠于明启年间,到清乾隆年间已经非常繁荣了,是南北商贸进出口集散地,成为山东著名通商口岸。后因港口日渐淤堵,随着青岛港兴起,金口港渐渐不复存在。这里还保存有胶东大富商李秉和修建的李氏庄园,如今已经成为了那段历史的一个见证。再向东西望去都是一马平川,平阔的土地上散落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村庄。向南遥遥可望钱谷山脉,山的南侧就是古皋虞城驻地。所以从地形来看,这个米脐山有种超然独立、虎踞龙盘的气势,登上此山四下风景可尽收眼底,确实是一处风水宝地。在古代想要在此修建一座坟墓耗资巨大不说,按过去说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官方允许也不可能随便占据山头修建墓地吧,所以说这座古墓的主人一定是有点身份地位的权贵之人。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丁字湾口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远处就是钱谷山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东面是田横

萦绕心头多年的猜测得到了验证,我怀着满足的心情结束了这次探险之旅。临走,禁不住又转身对着古墓心中默念,希望墓主人今后免受打扰,能清净的相伴青山长眠于此,也希望政府早日把此地纳入保护,避免再遭破坏。

探寻即墨米脐山古墓

回望青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即墨   古墓   胶东   土包   方圆   青山   山包   东晋   植被   山东   洞口   山头   小山   坟墓   山顶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