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带头,大湾区中心城市人口落户政策将趋收紧

深圳带头,大湾区中心城市人口落户政策将趋收紧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深圳户口,一直被认为是珠三角城市中最值钱的户口。

深圳的落户门槛,一直是一线城市中最低的。

最近,深圳落户政策和人才补贴条件双双收紧,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深圳发改委发布的文件,深圳在落户条件,例如年龄、学历、社会履历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涉及婚姻、老年人等随迁入户的条款也进一步严格。

例如,核准类学历型人才的底线要求,从全日制大专调高为全日制本科,技术型人才底线要求调整为“中级职称+全日制大专”。 本科门槛也从45岁收紧到35岁。

同时,深圳市人社局发布关于人才补贴的新公告。一,市、区级相关部门对2021年9月1日及之后新引进人才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二,对于2021年9月1日及之后新引进入户并全职工作的35岁以下的博士另行制定生活补贴政策。

1、深圳落户政策和人才补贴条件双双收紧,背后是两组数据。第一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深圳市常住人口1756万人,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万人相比,增加713万人。远远超过预期。

按照规划,到2035年深圳常住人口为1900万,实际管理人口为2300万。

人口过快增长,深圳已经感受到压力。

第二组,近年,深圳户籍人口大幅增加。2019年深圳户籍人口增长40.08万人,2020年,深圳户籍人口就净增了92.62万人。

深圳户籍人口增加的动力,除了本科、硕士、博士迁个户口就能分别获得3万、5万、6万补贴外,最重要的是孩子入学资格和购房资格了。

在深圳,房票(购房资格)就是钱,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


2、入户政策收紧,绝对不是深圳的权宜之计。

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形成了正相关的关系。

深圳人口年轻,60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仅为5.36%,比全国平均低13.34个百分点。深圳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只有3.22%。

深圳长期享受着人口红利,在民生支出和公共资源配套方面,还有很大缺口。深圳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远远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长。

根据深圳的规划,到2035年,要新增各类住房200万套,要形成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要建设更为友好的社区生活圈。

北京和上海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表明:倘户籍人口超常规无序增加,将给城市形成巨大压力。

未来的20年,“年轻的”深圳将面临新的挑战。

入户政策收紧,绝对不是深圳的权宜之计。


3、落户政策与房地产调控:微妙的关系

深圳落户政策的收紧,人才补贴条件的提高,从具体操作上看,影响不会太大。

选择到深圳发展的人,不会在乎那么一点补贴。深圳常住人口中,三分之二,并没有深圳户口。

然而,落户政策的调整,与房地产调控的关系非常微妙。关紧了落户的大门,必然意味着购房指标的减少。

至少,2021年深圳房地产的预期将降低。


4、深圳带了一个头,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也会收紧落户政策和调整人才条件吗?

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第一, 人口普查数据均超预期,大大超出各市原预计的常住人口数量。广州常住人口1867万,佛山常住人口950万,东莞常住人口1047万。

人口落户政策,需要重新评估。

第二, 落户人才的标准将提高。

大湾区已经不缺人,中心城市未来欢迎的是高学历的人才和特殊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深圳   政策   权宜之计   佛山   东莞   全日制   户籍   户口   人口普查   城市人口   常住人口   人口   本科   条件   美食   人才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