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学校名称变化趣谈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战线刮起一股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十七年的强劲东风。“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不能继续下去了”。为划清界线彻底脱胎换骨,各学校新的领导班子纷纷绞尽脑汁,为学校启用一个响当当的革命名字。

当时以汕头的小学冠以道路的新名为名。如:安平路改名人民大道,那么原安平一小,安平二小分别改名为“人民大道第一小学”,“人民大道第二小学”。而各中学则别树一帜。当时全市只有13所中学(包括金中)。一中改名为“抗大中学”,二中改名为“红旗中学”,三中(聿怀)改名为“东方红中学”,四中改名为“共产主义中学”,五中(鮀滨)改名为“人民中学”,六中(海滨)改名为“工农兵中学”,七中(友联)改名为“五四中学”,八中(旅游)改名为“东风中学”,九中改名为“长征中学”,十中改名为“延安中学”,十中改名为“红军中学”,十ニ中改名为“红卫中学”,十三中改名为红岩中学。

后来随着工宣队进驻学校,有的中学还挂起该厂的招牌。如汕头酒厂派出工宣队进驻“五四中学”,校领导被批斗,故在学校门口挂上“汕头市酒厂中学”的牌子。一所学校同时挂着两块校牌。

当时取消校长制,由革命委员会主任行使校长职务,工宣队长相当于支部书记。学校没有设校长一职,也是史无前例的。

当时全市召开教师会议,便集中在“延安中学”大会堂(现已拆除),会堂当然容纳不下,就只好在会堂周边地带席地而坐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平路   红岩   文化大革命   安平   汕头市   延安   汕头   会堂   东风   资产阶级   酒厂   学校名称   校长   大道   小学   中学   美食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