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打从去年10月起,就有关于三兆村拆迁的消息不断传出,作为西安最大的城中村之一,三兆村的拆迁进展一直牵动着不少人的心。


终于,就在今年的5月8号,三兆村拆迁启动仪式,举行了!


大西安赫赫有名的灯笼村,被众星捧月的曲江风水宝地,这次,真的要说再见了……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历史悠久三兆村


三兆村旧称三兆镇,在高速公路网还不发达的以前,这里曾是秦岭脚下蓝田、商洛一带通往长安的交通枢纽。


三兆村按自然方位分为东西南北四门,有15个组、1300多农户、共5000余人


很多去过曲江的人,都曾路过过三兆村,这里南依千年古陵汉宣帝杜陵,东、北被新建成的杜邑遗址公园包围,西临逐渐发展成熟的雁翔路,四周已经被各种大厦高楼团团围住。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关于三兆村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唐代有三个“兆域”取吉兆吉祥之意。还有人说是宋金时有三户赵姓人家避战乱迁居在此,人称三赵村。天长日久,赵兆不分,乃称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据目前可参考的史料记载,三兆村曾出现在唐史中;而据村中传言,三兆村其实早在汉代便已形成,当时这里住着杜陵的守墓人。三兆村实为杜陵邑,也就是汉宣帝的守陵人。


对这一片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三兆村附近除杜陵外,还有墓葬群六十余座,许多三兆人认为,他们正是这些守墓人的后裔。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而据历史考证,汉唐时期要为皇家陵墓守灵,对守陵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有很高的要求,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皇亲国戚。


因为身兼要职,他们祖祖辈辈守护这一片千年历史的遗存,在很多普通人眼中的“坟包”,却是守陵人眼中的生生世世。


千年已过,苍海沧田,即便守灵已经成为历史,但于他们而言,世世代代的默默坚守和传承已然成为一种习惯。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远近闻名的灯笼村


三兆村是西安最大的行政村之一,东西街道长度超过一公里。这里也因灯笼手艺出类拔萃被称为“ 花灯专业村”。在三兆村上千户村民中,有95%以上的人家均会做花灯。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不仅体量大,名气更是不小,据资料记载,当年的盛世大唐每年上元节,长安城里连绵不断的璀璨花灯,有一大半的灯笼都是这个村子里扎成的。


难怪之前在追《长安十二时辰》时,就有人猜测剧中为花萼楼设计制作仙灯的大师毛顺,可能就与三兆村有关联。


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市面上90%以上的宫灯、造型灯,都出自这个村。而三兆灯笼不仅在西安有名气,还远销到新疆、内蒙古等地,曾有一度,三兆宫灯花灯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直到现在,每年年关将近,西安也会一夜之间穿越到长安,城墙里里外外,基本都会被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笼点亮,而这这些做工精美,造型各异的花灯大抵都来自三兆村村民之手。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听村里的老人讲,村里凡是四十岁以上的,大部分都会做花灯,但要问这个传统保留了多少年,没人能说得准,因为在记忆里,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如今,因为各方面因素,人们对灯笼的需求已经远不如以前,很多三兆人也开始放下老本行,开始做了其他生意。以至于如今再去村里寻找做花灯的人,整个村子可能也找不出几家。


虽然花灯已不再是三兆村村民的主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作为三兆村曾经的名片,承载着三兆人昔日的辉煌和无限荣光。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再见了,三兆村


随着大西安人口的不断注入,高楼大厦逐步向周边村镇逼近,三兆村自然也逃不过所有城中村共同的宿命,被崛起的曲江繁华吞并。


东边是曲江新区管委会,西侧是一座连一座的大厦高楼平地起,西北妇幼就离一站路,曲江第三幼儿园、曲江十一小更是近在咫尺,还有杜邑遗址公园等作陪,如此曲江风水宝地,本就有万钧之力。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在去年10月听到拆迁消息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来到了三兆村,人来人往的西门外,似乎和往常无异。带着工具聚集在村口的务工人员围了一圈,和老板们商讨着价位。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如今拆迁启动仪式已落停,三兆村里很多商户已经开始清仓甩卖,各种搬家公司的车辆在这里揽活,依然是人来人往,看起来一片“热闹”,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这片“热闹”的消失已经正式开始倒计时了。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三兆村吸引了无数外来人口到此聚集,有初出社会的小年轻,有在这里临时务工的工人,也有携家带口让孩子在此上学的家庭……于他们而言,村子或许是过渡时期性价比最高的避风港。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而村里的各种吃喝玩乐基础设施,也丝毫不逊繁华市区,品牌服装店、手机电子产品、生活购物超市无所不有。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住房满足不了与日俱增的人口数量,近两年村里最常见的就是修房盖楼。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一街两旁的餐饮小店依旧正常营业,排气扇上常年累积的油渍,就是老板和村子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村子中间,仍保留有八十年代的大门,在一排霓虹广告牌中显得尤为吸睛,而很快,这些都将成为历史的尘埃。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村里唯一的百年老树,具体多少年已经无从查起,旁边的阿姨说,自己四十多年前嫁到这里时它就已经上百岁了,具体几百岁,没有人能说清楚。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上了锁的古庙侧面墙上,“三兆花灯照九州,精工细作传千古”的题字已经褪去。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在被问起如今还有谁家做灯笼时,闲坐的老人立马指着老庙旁边的一户人家,果然,整个院子都是各种做灯笼的材料,各种造型的花灯琳琅满目,就是我们每年追到城墙上看到的花灯没错了。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错综复杂的电线上,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个广告,或许出了这里,再也不会有如此高性价比的广告位。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19.9一位的小火锅,10块钱一大碗的驴蹄子面……各种味美价廉量大的美食,都是吸引他们住在这里的重要因素。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烫染58块起,离开这里,或许不会再有如此便宜的洗剪吹套餐。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如果房东人好,还能偶尔在房前屋后种个菜,节省部分生活开销。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如今拆迁工作启动,再到年关,雁翔路上或许就再不会有浩浩荡荡的灯笼队伍,吆喝售卖讨价还价。

这次真的再见了,三兆村


上千年的历史烙印,上万人生活多年的印记,或许都将在动工拆迁时,消失在挖掘机的轰鸣中。


生活在继续,恰似时间一往直前。或许不久之后,当这一片村落终会被夷为平地,再成为幢幢大厦高楼。在一个寻常的午后,也会有人指着记忆中的方向,告诉孩子,这个地方叫三兆村,是我们世世代代曾生活过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曲江   祖祖辈辈   宫灯   风水宝地   长安   世世代代   花灯   年关   西安   灯笼   村子   村里   高楼   千年   美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