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与二月二,作者:王东超

我打小就把“惊蛰”与“二月二,龙抬头”葫芦搅茄儿混在一起,搞不清二者的关系。最近想到这个问题,硬着头皮恶补了一番古代历法知识,这才发现原来二者是泾渭分明的,“惊蛰”属于节气,“二月二”属于节日。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搞明白历法。


世上的历法,无非阴历、阳历、阴阳历三种。阳历,全称“太阳历”,简称“阳历”,以太阳周年运动引起寒暑变迁为主要依据而制定,即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22日,这称为一个“太阳年”,又称“回归年”。现在通行的“格雷果里历”为阳历的一种,一年分为12个月,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是28天,合计365天,这称为“平年”。平年比回归年的时间要短一点,所以阳历要每四年加一“闰年”,即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如2004年能被4整除,所以是闰年;2001,2002及2003年不能被4整除,所以不是闰年。而逢百之年只有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2000年能被400整除,所以是闰年;1700、1800及1900年不能被400整除,所以不是闰年。也就是说,400年中只能闰97次,闰年2月为29天,全年合计366天。平年闰年历年平均下来长度为365.2425,比回归年长26秒,与公转周期十分接近。


俗话说,“种田无定例,全靠着节气”,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地球绕太阳一圈划分为24等分,这称为“二十四节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表述是:“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古人最早掌握的是“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书·尧典》把春分叫作“日中”,秋分叫作“宵中”,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把夏至叫作“日永”,冬至叫作“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到了《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就和后世完全相同了。而《淮南子》采用的是秦汉承用的《颛顼历》,所以二十四节气应该是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惊蛰与二月二,作者:王东超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图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隋代天文学家刘焯首创的“定气”法,从冬至点起算,将黄道一周天均匀地分成24等分,每走到一个分点,就交一个节气,每个节气15度,如当太阳到达太阳黄经45度时,即是“立夏”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即是“小寒”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通俗点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点,相当于公路上的里程标志,到了什么节气,就会有什么气候。每个节气点15.22日,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一个节气三候,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但由于太阳运行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故各个节气之间日数也是不一样的,冬至前后,太阳运行最快,跑完一节气只需十四日多,夏至前后,太阳运行最慢,跑完一节气需要十六日多,所以“候”的描述只是大概而已。


二十四节气用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

惊蛰与二月二,作者:王东超 二十四节气表与二十四节气歌

为了便于记忆,前人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前四句,每句含有六个节气,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后四句,讲的是交节日期。古人把二十四节气,又划分为“节气”和“中气”,将从冬至起算的奇数次气,如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称为中气,把偶数次的气如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为节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6日和21日左右是交节日期,如清明是4月4日或5日,谷雨是4月20日或21日;下半年是每月8日和23日左右是交节日期,如立秋是8月7日或8日,处暑是8月23日或24日。


阴历,则是根据月球圆缺变化的周期制定,因古人称月球为“太阴”,故称“太阴历”,简称“阴历”。它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阳历的“月”同月亮运转周期毫不相干),现代称为“朔望月”(每月的初一为朔日,十五或十六为望日,月底最后一天为晦日),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或两次望相隔的时间,为29.5306日。平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3、354或355天。黄县话给大月称为“大尽”,小月称为“小尽”,这是唐宋时就有的叫法,唐韩鄂《岁华纪丽·晦日》:“大酺小尽。”原注:“月有小尽大尽,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宋朱敦儒《小尽行》:“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哀哉官历今不颁,忆昔升平泪成阵。”这是因为阴历一年中哪一个月大,哪一个月小,年年不同,诗中因为官历未颁,所以搞的地方上大尽小尽混乱。如果赶在腊月是小月,本来应该是大年三十,结果只有二十九天,黄县话称作“连九带十”,月底二十九那天就相当于年三十了。


阴阳合历,即阴阳历,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基本相符,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所以叫“阴阳合历”。我们平时所说的“农历”,是明末徐光启、李之藻等与来华传教士庞迪我、熊三拔、汤若望一起改进的,后经1929年民国修订,成为今天的样子,是在阴历的基础上,引进二十四节气和“十九年七闰”法,因此该历是阴阳历。黄县话称之为“阴历”,是不准确的。又以其与农业生产有关,人多称其为“农历”。但实际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只是其中的二十四节气,而节气是由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决定的,属于阳历部分,与月相盈亏的阴历部分并无直接联系。何况历法并不仅服务于农业生产,故将这种中国传统的阴阳历称“农历”不尽确当,具有片面性,而称“夏历”更为合理。夏历本是战国古六历之一,特点是以建寅(即孟春之月)为正月,相传现行历法即始自夏代,故称作“夏历”还是比较靠谱的。


阴历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回归年少11天左右,积三年就要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夏历要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回归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闰年13个月,全年383、384或385天。如何置闰呢?阳历每个月必有两个节气,阴历有的月可能只有一个节气。这是因为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是三十天半,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就以这个月份置闰,即“闰某月”,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如2006年为丙戌年,七月只有白露这个节气(七月十六日),中气秋分落入八月二日,那么就在七月之后安排一个从属月(也可以称为克隆月),称为“闰七月”。由于闰月属于多出来的月份,所以只过第一个月的节俗,闰月是无节也无俗的,故而不用担心要过两个七月七。因此,同样是闰年,阳历闰年是2月加1天,夏历闰年是加1个月。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采用“格雷果里历”,夏历称为“旧历”。因格里历为多数国家采用,故又称“公历”。又因是从西洋引进的,故又称“洋历”,鲁迅《书信集·致钱玄同》:“他大约洋历八月初可到北京。”又因此历为太阳历,民间称夏历为阴历,为求阴阳相称,又称“阳历”。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夏历新年定为“春节”。黄县人为了区分,将元旦称为“阳历年”,将春节称为“阴历年”(有点不够准确),同时为了区分公历夏历的日期,将公历的日期称为“号”,将夏历的日期称为“日”,比如:“今天是几号?”“5月1号。”“今天是几日?”“腊月二十三日。”一字之易,绝不混淆,确实是很有智慧。


“惊蛰”是二月节气,在“雨水”之后,“春分”之前(春分为二月中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间为每年3月5号或6号。二十四节气跟太阳走,所以公历日期比较固定,而节气跟朔望月没有关系,所以与夏历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如2019年惊蛰为公历3月6号,夏历正月三十日;2020年惊蛰为公历3月5号,夏历二月十二日;2021年惊蛰为公历3月5号,夏历正月二十二日。

惊蛰与二月二,作者:王东超惊蛰古名“启蛰”,汉代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惊”。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春雷声开始隐隐传来,冬眠的昆虫、小动物也从蛰伏中开始苏醒,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初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仓庚”就是黄鹂,“鸠”指的是布谷,与雀鹰有点像,布谷为冬候鸟,春季飞来北方繁殖,古人搞不清楚,以为布谷是鹰幻化而来的。惊蛰之后,就是一片莺飞草长、万物复苏的春日景象。有的地方有蒙鼓皮(响应天上的春雷)、到地里敲锣打鼓(唤醒蛰伏的蛙类消灭害虫)的习俗。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条载:“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唐始。李泌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赐民间以囊盛百果谷瓜李种相问遗,号献生子,令百官献农书。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晚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则认为:“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中和节”始于唐代,据《唐书·李泌传》载,唐中叶以前,春天只有三个节日:正月九、正月晦、三月上巳节,二月没有节日,唐德宗时,李泌上书,废正月晦,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示务本。遂将正月初九、二月朔、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

惊蛰与二月二,作者:王东超

太阳糕(这个小鸡是盖的戳儿)

中和节祭祀太阳神和句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麦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雄鸡一唱天下白”,太阳糕上塑鸡是要引出太阳普照大地。百官要献农书,柳宗元就写过《进农书状》,认为这是以农为本之举。民间要用青色的袋子装着谷物及瓜果种粒赠送亲友,《中华全国风俗志》:“二月朔,唐宋谓之中和节。后虽不举,而民间犹以青囊五谷瓜果之种相遗,谓之献生子。”民间又传说二月二日是土地神生日,这天要祭祀土地神,保佑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两个节日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只相隔一天,后来就混在一起了。古人特别喜欢重叠的数字,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是节日,所以这合流的节日就确定在二月二了。

民间又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古代天文学将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位于东方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东方苍龙(一说东方青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角宿是龙的头角,亢宿是龙颈,氐宿是龙胸,房宿是龙腹,心宿是龙心,尾宿、箕宿是龙尾。冬季,青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龙身还隐没在地平线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所以二月二也称“青龙节”。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春耕时光有太阳和土地不行,还得需要雨水,二月二前后正逢“雨水”“惊蛰”这两个节气(二月二有时在惊蛰之前,有时在惊蛰之后),古人认为冬天龙也是蛰伏不动的,惊蛰前后,龙方苏醒,“龙抬头”意味着龙要开始行动,履行它行云布雨的职责,故有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二月二有祈求风调雨顺的意思在,故又被称为“春龙节”。

北方因为缺水的缘故,对二月二更为看重,这一天有好多习俗。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载:“二月二日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晚明太监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也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妆。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曰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老黄县习俗,二月二这一天要把过年剩下的太阳饼、饽饽、圣虫等熥一熥全家分食,象征着从腊八开始的年节狂欢彻底结束,新的一年正式开始,大家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还要把过年时留下的糕煎来吃了,这是“熏虫”之遗俗。二月二这碗糕吃完了,再想吃就得等新的一年了,所以当某人错过了时节或失去一去不复返的机会,心里还老惦记着那事儿的时候,黄县人会讥讽他“还想儿二月二那碗糕”。


还有一种习俗是“引龙”,元欧阳玄功《渔家傲》词中有“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之句,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熏虫。”人们把草灰从大门外蜿蜒撒入厨房,然后围水缸轩一周,谓之“引龙”。也有用糠撒到井里,再用草灰由井撒入室内的。引龙的目的,一说增加财富,水为财,故谓“引钱龙”;一说是引龙之后,各种伤人的毒虫如蝎子、蜈蚣等就不敢出来了。

惊蛰与二月二,作者:王东超

与之相似的是“打灰囤”,民国《黄县志稿》:“二月二,食炒豆,小儿戴剪彩所制之龙尾,庭院布灰作囷形,起农作。”就是在院子里,用草灰撒成一个圆圈,代表粮食囤子,在灰圈内放一把五谷杂粮,代表五谷满仓,有的还要在灰囤外撒上梯子,意思是粮食太多了,囤子里盛不了,上面加上绞儿,人要取粮得登梯而上才行。如今引龙不太常见,二月二这天主要就是打灰囤,毕竟“民以食为天”,能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元赵孟頫《题耕织图奉懿旨撰》诗云:“散灰沿旧俗,门径绕周遭。所冀岁有成,辛勤在今朝。”诗里写的散灰不知是引龙还是打灰囤,不过从后两句看,应该是祈盼粮食丰收的打灰囤,说明这一习俗从元朝时就有了。


还有一个民俗是吃“炒豆”,清顺治十七年(1660)《招远县志》卷四:“二月二日俗谓之小龙抬头,以蛰虫始振也。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蜜拌豆炒食之,又曰炒虫儿。”炒豆跟炒瞎虫儿之类有点像,炒熟后分给自家或邻舍家小孩儿食之,据说如此一来可保五谷丰收,不受虫害。还有一种说法是豆子在锅里受热炸开,“噼啪”作响,称之为“崩龙眼”,有唤醒神龙之意。


老黄县规矩,“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人们尤其是小孩子便都聚集在“龙抬头”这天理发,相信这样会让人沾沾神龙的光,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惊蛰与二月二,作者:王东超龙尾

小孩子帽子上还要缝龙尾,光绪七年(1881)《增修登州府志》卷六:“二月二俗谓之小龙抬头,以蛰虫始振也。小儿剪彩帛作串佩之名小龙尾。”“龙尾”是用花布剪成铜钱大的圆片,与蒜秸间隔,穿成长串,钉在小孩帽后,据说可保小孩平安,这和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的道理差不多。二月二这天照例不许女人动刀剪针线,怕戳了龙眼,龙尾都是提前预备好的。


传统上,每年夏历十月初一日为“辞工日”,这时地了场光,地里已无农活可干。到了二月二,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扛活的长工开始上工,谓之“上工日”,农活自此开始,故二月二又称为“春耕节”。由此可见,惊蛰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气是为农事服务的;二月二是节日,与祭祀和祈愿等民俗有关。二者都与农耕有些关系,时间上也相隔不远(从历法上讲,二者会19年左右相遇一次),所以容易让人混淆,便也不奇怪了。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惊蛰   回归年   平年   夏历   闰年   历法   公历   阳历   节气   阴历   冬至   正月   中气   节日   太阳   美食   作者   王东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