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与佮,作者:王东超

“轧”是个多音字,读作yà时,有碾压、滚压之义,《说文》:“轧,碾也。”段玉裁注:“本谓车之碾于路。”《广韵·黠韵》:“轧,车辗。”民国二十五年(1936)《牟平县志》:“轧,辗轹曰轧。”这都说明“轧”的本义为辗轹,鲁迅《呐喊·兔和猫》:“看见一匹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李之华《反“翻把”斗争》:“把谷子在场园里轧完啦,起了场堆成堆。”

轧与佮,作者:王东超

场圜

过去一个生产队一个大场圜(huán,环也,那时给庄稼脱粒都是用一头粗一头细的砘转着圈儿碾压,没入社还是单干的时候,家家户户在自己地头弄一小块圆形打麦场就够用了,所以称“场圜”比称“场院”“场园”更贴切。这里“圜”轻声减音,“uan”读作“un”,“叫唤”“拘管”都是这样读的),经过一个冬天的雨雪冻融,场圜变得坑坑洼洼的。打麦儿之前,要把表面刨一遍,土块打碎耙平,扬上麦糠,洒上水,然后用光砘碾得平平整整,黄县话称为“轧场圜”。把谷子、豆儿等带壳的粮食摊在场圜里晒一晒,再换上王砘碾压,这称为“轧场”,

轧与佮,作者:王东超连杖

又因为过去也经常用连枷(将四根三尺长的木条或竹片,用皮革条编成板状,用一个可以旋转的环轴装在长柄的顶端,使用时,上下起落,使木条、竹片编成的“板”绕着环轴回转,扑打在晒干的作物秸穗上,把籽粒拍打下来,黄县话称之为“连杖”,“杖”轻声变韵,“ang”读作“eng”,“担杖”“书坊”均作如是读)脱粒,所以又称为“打场”。

轧与佮,作者:王东超

轧路机

上海人所说的“轧马路”,是一种诙谐的说法,比喻人在街道上闲逛,就和轧路机在轧路似的。后引申指古代一种压碎人骨节的酷刑,《汉书·匈奴传》:“有罪,小者轧,大者死。”颜师古注:“轧谓辗轹其骨节,若今之厌踝者也。”也引申为倾轧,就是在同一组织中排挤打击不同派系的人(用最新的网络语言表述,就是“互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轧,引申之为势相倾。”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凡争利者,必同势之贾。势近则相碍,相碍则相轧耳。”再引申为挤压,宋张载《正蒙·动物篇》:“声者,形气相轧而成。”王夫之注:“触而相迫曰轧。

读作zhá时,指把钢坯压成一定形状的钢材,如轧钢厂。

读作gá时,一个义项是核查,如轧账,即核算查对账目,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十:“可是他自己的这笔账怎么也轧不平。”另一个义项是挤,茅盾《手的故事》七:“可是那一批货还轧在那边,运不进来。”柯灵《凑热闹》:“这些先生们没有职使了,便轧到洋人队里去,恭而敬之。”

轧与佮,作者:王东超 轧儿道边喽

黄县话里“轧”还有个特殊含义,指两辆车同向行驶时,一车插入另一车的正常行驶路线前将其别住,比如:上书坊嘞道儿上,他特为儿骑儿自行车把几个同学轧倒喽,有嘞还轧儿沟里去喽。我读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大多是骑自行车上下学,放学之后,男孩子经常两两一组,在路上蛇形骑行,互相轧,谁脚先着地谁输。打篮球的时候,教练让“一个轧一个”,就是人盯人防守的意思。这两处“轧”都有挤压空间的意思。还有一个义项是结交,如朋友,《海上繁花梦》后集第五回:“虽是拜师,无非暗里头拜他为师罢了,面子上乃是轧个朋友,仍与他朋友称呼。”《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江苏省卷·〈满意勿满意〉第一幕第三场:朋友不能火气这样大。”《清稗类钞·上海方言》“姘头”条:“男女以非正当之结合,而为夫妇之行为,且同居处饮食者是也。亦有仅结合而不同居处者,亦曰轧姘头。”“轧”作结交讲虽有书证,但我一直持怀疑态度,不管是车碾也好,还是倾轧、排挤也好,这力量都是向外的,而结交力量是向内的,所以“轧朋友”用“轧”是错的,正确的写法是“佮朋友”。

“佮”有相合、聚合、通力合作之义,《说文》:“佮,合也。”王筠释例:“佮下云合也。从人,合声,古沓切。是合、佮义同音异。佮音如蛤,通力合作,合药及俗语合伙,皆佮之音义也。今无复用佮者。”《广韵·合韵》:“佮,并佮,聚也”。《玉篇·人部》:“佮,合取也。”《台湾语典》卷一:“佮,相与也。《说文》:佮,合也。人相耦为佮,物相聚为敆;经传皆以合为之。”王筠的论断下得未免武断,“佮”在黄县话里使用非常之频繁,保有强大的生命力,且多与“人相耦”有关。“佮”读作 gé,黄县话读作gá,这是因为ae系同一古韵母分化而来,普通话中部分e韵黄县话读作a韵,这或许是古音的遗存,“割”“葛”“蛤”“瞌”“磕”“喝”等都是这么读的,“疙(gé)瘩汤”黄县话读“疙(gá)瘩汤”。在黄县话里,“两好佮一好”又作“两好赶一好”,就是两好合作一好,好上加好的意思,用黄县话俗语说就是“饽饽往肉里滚”。去药匠铺配服草药黄县话叫“佮服药”。两家房子接山可以称为“佮山”,一个过道里住了两户人家可以说“两家佮儿一个过道”,两人共用一个水杯可以说“他俩佮儿一个水杯”。

轧与佮,作者:王东超

桌儿

同学同位称为“佮桌儿”,因地界相邻而结成的邻居称为“佮邻佮居儿嘞”,两个县相邻可以称为“佮界儿”,比如:黄县和蓬莱、栖霞、岩三个县佮界儿。小孩子长大了,要将开裆的裤子缝合上,用黄县话说是这孩子“佮裆喽”,裤子称为“佮裆裤儿”,与“开裆裤儿”相对。“佮谋”有商议合谋之义,比如:这事咱得好好佮谋佮谋。也有议论之义,比如:她就喜欢背后佮谋人。黄县话里“谋”读作mu,“阴谋”“参谋”都发此音。“佮拉”有随意地谈或说合之义,带着有一搭无一搭的意味,比如:你看好谁喽?我去给你佮拉佮拉。“佮达”和“佮拉”的意思差不多,也有点随意搭讪结交的意思,比如:你什么时候能佮达个对象?过去农村纳鞋底用的细麻绳,都是用拨周锤把麻批儿绞成一股绳,再由两股这样的绳“佮”在一起而成,所以制作麻绳的过程称为“佮线”“佮绳儿”。做算术题的时候,不经笔算和珠算,只用口算,称为“口佮口”,比如:这道题很简单,口佮口就算出来喽。

由“合”之本义引申出结交之义,因为二者都是向内的力量。做朋友或一起合作共事叫“佮伙计”,比如:当年,我和恁爹在一个厂儿里佮伙计。黄县有句俗语“买卖好做,伙计难佮”,说明与人共事之难。“鱼佮鱼,虾佮虾,乌龟佮儿个鳖亲家”则说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佮合”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意为交往、相处,比如:他不会佮合人;他俩儿佮合嘞挺好;他这人不好佮合。“佮合儿”指情人相好的,比如:那是他嘞佮合儿;他有好几个佮合儿。两个贪官落马后才发现,他们有一个公共情妇,用黄县话说这就是“两人佮儿一个佮合儿”,这里“合”轻声变韵,“e”读作“u”,“老婆”“说合”都是这样读的。“交佮”有交往、结交之义,比如:他挺会交佮人嘞。结为姻亲称为“佮亲儿”“佮亲家”,青年男女死后由双方父母操办建立的婚姻关系称为“佮阴亲儿”。没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称为“佮干亲儿”,认干爹干妈称为“佮儿个干爹”“佮儿个干妈”,结拜为异姓兄弟姐妹称为“佮干姊妹”“佮干弟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用黄县话说就是“他们三个儿个干弟兄”)。“佮伙”有结伴合作的意思,和“叉儿伙”差不多,比如:他俩一起佮伙做买卖;他们两家佮儿伙欺负俺家。“佮伙儿”指所有人,相当于“大家伙儿”,比如:佮伙儿一起去吧。“俺佮伙儿”意为我们这一伙,“恁佮伙儿”意为你们那一伙,简称“俺佮”“恁佮”,黄县东南山的人多操持此语。

佮”在普通话中只有一个读音gé,而在很多方言中“佮”都读gá,这就像“蛤”在普通话里读gé而在整个胶东地区大家都说“蛤(gá蜊”“蛤(gá)螺”一样,“佮”在作合伙、结交等义讲时,胶东人都说成“佮(gá)伙做买卖”“交佮(gá)人”“佮(gá)朋友”,普遍话中“佮”并无这个读音,而“轧”作挤、核算等义讲时,读作(gá),所以就写成“轧朋友”,算是同音代替,从字义上分析,这样写是不对的。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之义   胶东   义项   姘头   居处   木条   竹片   骨节   本义   麻绳   俗语   伙计   轻声   普通话   美食   作者   朋友   王东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