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里的回忆

西瓜里的回忆

我的家乡在鄂东北一个偏远的山区里,那里曾经是大别山区革命根据地,周恩来总理与美蒋谈判的著名的中原会馆旧址就座落在家乡的小镇上。美丽的竹杆河流过千山万壑,流过家乡的小镇,也流过家乡的山村。家乡人自古就有种植西瓜的爱好,并且精于此道。小时候村子里第一个外出闯荡的人就是去外地种西瓜,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这羡煞了村里人。村子的对面有座山,竹杆河流经山下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改变了方向,于是山下便淤积成一大片肥沃的空地,因为经常有野猪出没,便叫作“野猪湾”。记得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那一年,生产队决定把野猪湾开垦出来,让村里种西瓜技术最好的“麻叔叔”在那里种西瓜。

西瓜里的回忆

“麻叔叔”是村里一个老鳏夫,姓胡。小时候因家里穷,出过天花无钱医治,便落下满脸麻子。他对人和蔼可亲,无论什么时候总是眯着眼睛满脸笑容,因此全村的人特别是小孩都很喜欢他。当知道麻叔叔要到河对岸种西瓜,我就缠着他教我,他爽快地答应了,给我几粒种子帮我种在我家后园的自留地里,几天后地里就长出几棵毛茸茸的小瓜苗。此后每当麻叔叔从河对岸回家,都会到我家后园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施肥,施肥最好是农家肥和菜饼肥;如何浇水,浇水不能对着瓜苗,不能浇得太涝也不能太少;如何松土、除草等。随着小西瓜苗的藤蔓一天天加长,麻叔叔又教我打老叶、剪叉藤、顺瓜藤,以便集中营养让西瓜藤长得更快。三个月后,西瓜藤上挂满了圆溜溜毛茸茸的小西瓜,我高兴地跑到河对岸拉着麻叔叔来我家后园看,这时麻叔叔又教我要择优留用,去掉一些弱小的仔瓜,以免养分分散。当西瓜长到碗口大的时候麻叔叔又教我如何座瓜。看着我亲手种的西瓜一天天长大,麻叔叔和我一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转眼间到了盛夏六月,西瓜也快成熟了,麻叔叔就在野猪湾搭了个“八”字型的草棚昼夜守在那里,白天拨拨草,睡睡觉,晚上就敲着破锣围着瓜地转,防止野猪和人为的损害,只是偶尔回家取些生活用品时我才看得见他。

西瓜里的回忆

俗话说六月天,孩儿脸,天气说变就变,眼看离收获的季节越来越近了,老天爷却跟麻叔叔开了个玩笑,下了两天两夜的雨。雨虽然不大,却让小小的竹杆河涨平河两岸,把麻叔叔隔在了对岸瓜棚里。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办法过河。其实全村人心里都明白,麻叔叔在没下雨之前就应该回家拿生活用品了,到现在为止肯定早就弹尽粮绝,但是由于河水太深,水流得太急,大家也没有办法,我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第四天中午放学后,我乘家里人不注意,悄悄装了一些大米、蔬菜和油盐之类的食用品,牵着家里的老水牛来到竹杆河边,把装食物的袋子顶在头上,然后骑在牛背上,老水牛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没有丝毫犹豫就下了河。由于水流太急,老水牛游到河中间的时候只露出牛头在水面上,而我的全身也浸泡在水中,当时我用一只手紧紧地抓住老水牛背上长长的鬃毛,另一只手高举着带给麻叔叔的食物,最后终于被老水牛带到了对岸。当我浑身湿漉漉地站在麻叔叔面前时,麻叔叔激动得一把把我搂在怀里。两天后河水退了很多,我骑着老水牛又回到家里,自然要接受父母的一顿责骂。但是我却不觉得委屈,反而很自豪,在村里同伴中我的威信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西瓜里的回忆

那一年生产队里种的西瓜获得大丰收,而麻叔叔手把手地教我种的西瓜也瓜熟蒂落,收获了十几个大西瓜。为了表示对麻叔叔的感谢,我把最大的那只西瓜送给了麻叔叔,麻叔叔也把他的瓜地里最大的西瓜回赠给我,说是对我为他骑牛过河送东西的奖励。虽然当时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但是在与麻叔叔共同劳动的过程中,我不仅从麻叔叔那里学会了种西瓜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麻叔叔身上那种中国人民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让我受用一生,我懂得了没有辛勤的付出就没有丰硕的成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样一些简单却又是永恒的道理。每当我在五光十色的大街上,或是在炎炎夏日里看到人们吃西瓜解渴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麻叔叔当年手把手教我种西瓜的情景,更会想到有生以来第一次收获的喜悦心情。
END西瓜里的回忆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黄庆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民勤   西瓜   后园   水牛   手把手   对岸   生活用品   野猪   河水   村里   水流   叔叔   家乡   家里   我家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