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栖霞位于胶东半岛腹地,有七个县市区与之相邻,海阳就是其中之一。

追溯历史,栖霞建县较早(1131年),而海阳建县较晚(1735年)。两者正式交界,是从清代雍正年间开始。《海阳县志》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批准裁大嵩卫设海阳县。(新设立的海阳县)西以莱阳县三驾山为界,西北以 莱阳县平兰社为界,北以栖霞县水头村为界,东以宁海州崮山为界。”

此后数百年间,两地之间的边界又有所微调,如取水崖、水头等村庄,先后由栖霞划至海阳。到上世纪中后期,双方的边界线最终成型。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红圈之间即海阳和栖霞的交界线)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两地之间的交界线详图)

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栖霞市与海阳市边界线西起海阳、栖霞、莱阳三市交汇点,东至海阳、栖霞、牟平三市(区)交汇点,全长约46千米。沿线实地埋设三面桩1颗、双面桩7颗,共涉及双方4个乡镇、15个行政村,其中海阳市1个镇(注:郭城镇也与栖霞市接壤,但上述界桩都设在徐家店镇辖区内)、7个行政村,栖霞市3个镇、9个行政村。

今年6月中旬,栖霞市和海阳市两方的民政部门对界桩进行了一次联检。下面就根据此次联检成果,简要介绍一下这几处交界点的情况。图片由栖霞市民政局崔保华提供。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首先从最西面的海莱栖三面桩开始看起。它具体位于海阳市徐家店镇姜家秋口村、栖霞市蛇窝泊镇南榆疃村和莱阳市山前店镇王家沟村之间,在地理上属于老寨山的一部分。由于方位关系,栖霞一侧的乡村多将此山称作“南老寨”。

地处三县市交界处的老寨山,风景相当秀丽,且兼具人文景观,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省级的自然保护区。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从老寨山向东,就是海阳栖霞1号界桩。它位于海阳市徐家店镇燕翅山村与栖霞市蛇窝泊镇博地村之间,306省道的沿线。常走这条路的朋友,对这两个村庄应该都不会陌生。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燕翅山和博地这两个名字,看起来都很有讲究。根据《海阳市镇村简志》的记载,燕翅山是因地形而得名,“明泰昌元年(1620年),宋姓建村。因村南有三山相连,其形如燕,故命村名燕子山,演变为燕翅山村。后有刘、于、孙、杨等姓自外地来此定居。”

而“博地”这个名字则是寄托了先民的美好寓意。《栖霞市地名图集》载:“明洪武二年,孙姓由云南大甫县移民,先后在栖霞城、蛇窝泊、南榆疃等村落脚,后迁居此地。因山清水秀,地广物博,故名博地。一说山耩薄地,为取吉祥寓意,改为博地,故名。”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海阳栖霞2号界桩,同样是在徐家店镇和蛇窝泊镇之间,两侧的村庄分别是田水夼和东河南。根据《海阳市镇村简志》的记载,田水夼原名宅科,上世纪八十年代地名普查时因为重名,以农田水利条件较好,遂更名为田水夼村。

东河南村则是因为相当于清水河的方位而得名,《栖霞市地名图集》载:“清顺治年间,于姓由刁于庄(今连家庄)迁此安居。因在清水河南,西有西河南村,故名东河南。”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继续向前,海阳栖霞3号界桩,是在海阳市徐家店镇北水头村和栖霞市蛇窝泊镇东凰跳村之间。前已提到,北水头村原属栖霞,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划至海阳。根据《海阳市镇村简志》记载,明初隋姓来此定居建村。因建村于富水河上游,故命村名水头。后来村南又建一村 ,称南水头。为相互区别,本村遂改称北水头。

东凰跳村与附近的西凰跳村则都与凤凰的传说有关。按照《栖霞市地名图集》的记载,明万历初年,刘姓从杨刘村(今牟家疃)迁此安村。因有凤凰落过此地,故名凰跳村。清顺治年间,刘姓由凰跳村迁(清水)河东岸建村,命名东凰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海阳栖霞线4号界桩在海阳一侧的村庄仍是北水头村,而栖霞一侧的村庄变成了榆山后村,与前几个村庄都在蛇窝泊镇不同,榆山后村是属栖霞市唐家泊镇管辖。这个村庄是因地理方位而得名,《栖霞市地名图集》载:“明末,唐姓由大庄头唐家沟徙此。村在榆山之后,故名。清乾隆初年,林姓由铁口荆子埠迁入。”实际上,这个4号界桩就设在榆山的山脉上。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自5号界桩开始,栖霞一侧的乡镇已经变成了桃村镇,而海阳一侧的乡镇仍是徐家店镇。这个界桩的具体位置是在栖霞市桃村镇老树夼村和海阳市徐家店镇核桃树村之间,

从这两个村名不难看出,它们的由来都与树有关。根据《栖霞市地名图集》的记载,清康熙十一年,董姓从云南徙此。村在姑子庵的西侧,故名庵西。清光绪年间,以村里有一棵老槐树,更名老树夼。而核桃树村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海阳市镇村简志》载:“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王姓来此居住建村。因建村处有一片核桃树,故命名核桃树村。”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海阳栖霞线6号界桩的位置,在海阳市徐家店镇长沙堡村和栖霞市桃村镇东柳子头村之间,两村分别由河流和树林而得名。《海阳市镇村简志》载:“明洪武年间,刘姓来此建村。因村处长沙河畔,官府曾在此设有急递铺,故命名长沙堡村。后尚姓由平度迁入,张姓、牛姓等先后由外地迁来。”《栖霞市地名图集》载:“清康熙六十一年,于姓由文登县大水泊村徙此(现有姜、范、徐姓等)。此地一片涝洼地,柳子生长茂盛,村在其东,故名东柳子头。”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堡和东柳子头以及5号界桩两侧的核桃树和老树夼都位于204国道的沿线。204国道经过这一段的时候,先是在栖霞地界,再入海阳地界,然后又入栖霞地界,最后重新进入海阳地界,跨越比较频繁。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胶东地理:海阳与栖霞南北相邻,两者之间的边界长约46千米

最后一个7号界桩,位于海阳市徐家店镇高家长沙村和栖霞市桃村镇石字线村之间。前者的名字由来与长沙堡相仿,《海阳市镇村简志》载:“明代,高姓建村。因建村于长沙河边,故命名高家长沙村。”而石字线村则是在清初建村,按照《栖霞市地名图集》的说法,村北有石门楼,(下)有一条青石线通向村内,故名石字线。

以上提到的这些村庄,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县市,但自老辈起,彼此之间的往来就很频繁,风土人情大多相似。可以说,在行政区划上虽然存在边界,但在生活中其实不分你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海阳   栖霞   海阳市   栖霞市   莱阳   胶东   老树   界桩   水头   市镇   地界   长沙   千米   地名   核桃   边界   村庄   年间   地理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