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记忆:七月七的夜晚,回想起老家平房上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七月七”已经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但退回二三十年前,胶东乡村的“七月七”内容其实很简单:白天卡小馃,晚上看星星。

关于“卡小馃”的情形,此前几年曾多次回忆过。但“看星星”的往事,却没怎么提及。今年的“七月七”,不妨就以此为话题,简单重温一下童年的记忆。

众所周知,七夕的由来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这个传说大多只存在于口头上。但在过去,大人们在介绍这一民俗时,通常会以璀璨的星空为载体,告诉孩子们哪里是银河,哪里是牛郎星,哪里又是织女星。

胶东乡村记忆:七月七的夜晚,回想起老家平房上的星空

笔者虽然现在已经记不清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具体位置,但这一段受启蒙的经历却始终没有忘怀。

农历的“七月七”,按照公历通常是在八月份,也就是在暑期当中。那时在晚饭后,胶东乡村人家一般都会选择到室外乘凉。乘凉的地方通常有三处,一为空旷的打麦场,一为门口的胡同边,还有就是自家的平房上。

在打麦场和胡同边乘凉,大多是坐马扎。而在自家平房上休憩,则可以躺在凉席上。凉席的面积有限,大部分时候只能容纳一个人。因此,在有孩子在场的情况下,长辈们一般就会把这个机会留给对方。

胶东乡村记忆:七月七的夜晚,回想起老家平房上的星空

躺在平房的凉席上仰望星空,是一个既直观又舒适的视角。再加上有大人在一旁讲解,自然而然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记不清到底是在自家还是爷爷家的平房上,笔者知道了银河,知道牛郎星、织女星,也知道了其他的一些星象。

“牛郎织女”这种爱情题材的故事,对成年人或许很有吸引力,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其实并无太大感觉。回想起童年的星空,笔者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某天晚上出现了“星伴月亮”(某颗星星距离月亮尤其近)的天象,爷爷说,这可能预示着有人会“随星而去”。

胶东乡村记忆:七月七的夜晚,回想起老家平房上的星空

一开始,笔者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后来,当爷爷患病之后,我才开始对此相当留意,生怕哪天的夜晚再出现“星伴月亮”的场景。

爷爷去世时,我正在读高中。当时视力尚可,加上校园又在郊外,因此晚上抬头就可以看见星空。而自从上大学以及工作之后,一方面由于戴了眼镜,一方面因为城里的能见度较差,大多数时候只能看见月亮,而难见星光。

今晚的“七夕之夜”,笔者就在烟台市区试着仰望了一下天空,并没有看到星星。

对比二三十年前,现在的生活条件诚然是更好。但童年记忆中老家平房上的那片星空,却似乎一去不复返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胶东   平房   打麦场   牛郎星   织女星   星空   银河   凉席   月亮   牛郎织女   记不清   老家   笔者   乡村   爷爷   童年   夜晚   星星   记忆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