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物以稀为贵。在陆地上,淡水、粮食和蔬菜或许都很普通,但在海岛上,它们却弥足珍贵,尤其是在以往科技和运输不发达的年代。

相对而言,粮食和蔬菜还好说一些。毕竟靠着大海,物产丰富,吃饭不太成问题。但淡水的情况就比较棘手。

在没有海水淡化机器的背景下,人们想要在海岛(中小规模)上定居,首先就要确保能够打出水井。而打出来的水井,通常会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毕竟它承载了生活的希望。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因此,如果想深入了解一座海岛的人文历史,水井是一处不得不看的景观。

不过,笔者第一次到威海乳山市的杜家岛参观时,却忽略了这一景观。直到第二次上岛,才想起此细节。

杜家岛又名险岛,位于乳山市的南部沿海,属海阳所镇管辖。在过去,这曾是一座标准意义上的海岛。但在上世纪中后期,一座堤坝将杜家岛与陆地连接起来,这里也就成了陆连岛,开车就可以直接上去。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第一次去杜家岛的时候,是在两三年前。当时行程比较匆忙,笔者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村里的民居和海边的风浪上。回来后整理图片才发现,忘记参观岛上的水井。在今年上半年故地重游时,笔者想起此前的缺憾,于是刚一上岛就向当地老人打听起水井的位置。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按照老人所指的位置,我们沿着村庄南侧的一条小路来到了一处山坳当中。这种两侧高、中间洼的地形,通常是天然的水脉,杜家岛上的蓄水池和水井都在这里。

现在所看到的水井,显然是后来修缮之后的模样,其台面呈外圆内方的形状,周边已拓宽并用水泥浆砌好。但外观虽新,井却是古井,村里人说,在没有通自来水之前,居民饮水主要就靠它(岛上据介绍还有别的水井)。就距离而言,这口井距离海滩不远。但井水的口感还不错,并没有苦咸的味道。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看图:参观乳山杜家岛上的一口老水井,过去吃水主要靠它

这口井的开凿年代,暂时没有见到详细的介绍,只能以杜家岛建村的时间来参考。根据《乳山市村庄志》的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杜姓从即墨迁此建村,取名杜家岛。后来又有姜、宋等姓迁到岛的其他位置落户。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整个岛上的聚落合而为一,统称“杜家岛”。以此来看,井的历史应该也不短吧。

在岛上开通自来水之后,这口井也没有完全闲置下来。井的周边有不少小菜园,当中的作物就多赖此滋润。而部分习惯于传统生活的的老人,有时也会到这里来打水使用。当然,除了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之外,这口井如今也算是岛上的一个文化图腾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水井   乳山市   乳山   岛上   海阳   即墨   海岛   水泥浆   吃水   陆地   淡水   村里   自来水   村庄   笔者   老人   位置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