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闷热又潮湿的夏季

没多少人会喜欢

天气多变得很

天晴是烧烤模式

下雨是水煮模式

要是多云天气

那就是清蒸!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还有一些朋友到了夏季

往往比一般人更不好过

因为容易犯哮喘


Q1

哮喘发病率有多高?


不同类型的哮喘

易发季节其实不同

吸入型常在春秋季发作

10月份的发病率可达86%!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感染型往往在冬季发作

发病率约为占82%至92%


混合型更不容易

虽然秋冬季多发疾病

但夏季的发病率也较高

可以达到48%至52%!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春秋季容易过敏

冬季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

这都可以理解

但夏季为什么也能有那么高的发病率?


这是因为夏季闷热潮湿

对身体容易造成负担

加上空调的普及

使室内外温差加大

一旦哮喘患者突然进入空调房

上呼吸道受到冷空气突然袭击

很容易引起咳嗽、气喘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还有一点

很少人会注意

当哮喘病人所在的房间

开空调时不能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空气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流通

空调器内存积的病毒、细菌、灰尘和螨虫

也可能诱发哮喘!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Q2

怎么预防哮喘发作?


甭管是哪种哮喘病

发作条件都脱离不了过敏、感染

因此预防与治疗都很重要


善用空调 不要贪凉


哮喘患者使用空调时

需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5℃

室温27℃最佳

空调过滤网要勤洗勤换


同时,千万不要从高温的室外

立刻进入空调房间

更不要正对空调出风口

或打开冰箱拿起冷饮就喝

避免因为受凉诱发哮喘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开窗通风 定期打扫


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

是导致哮喘发作的主要致敏原

所以需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房间也需要勤加打扫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燥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合理饮食 避免感冒


尽量少吃或不吃冷食

如果感冒要积极治疗

一旦哮喘发作

立即用药控制

如果不能缓解

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适量运动 劳逸结合


剧烈运动容易导致发病

但全面停止所有运动

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运动能够有效增强心肺功能

对控制病情大有帮助

在夏季,哮喘患者可以尝试游泳

这是十分适合哮喘患者的一种运动方式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Q3

乌梅预防哮喘有奇效


有一味中药在预防和治疗哮喘中

都能用到

那就是乌梅


中医里有一名方“过敏煎”

以乌梅作为主药

用来治疗包括哮喘在内的过敏性疾病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这是因为乌梅具有酸敛定喘的功效

患者过敏的时候

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会增多

同时,乌梅中所含的

苹果酸、酒石酸、乌梅酸等成分

也有对抗蛋白质过敏及抗组织胺的作用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除了抗过敏以外

乌梅还有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

除了富含多种有机酸

乌梅还含有黄酮类物质

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可以增强体质

排除毒素

帮助身体恢复活力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以乌梅作为原材料的酸梅汤

理论上来说

是非常适合预防哮喘的饮料

但不是所有的酸梅汤都有这种功效


这是因为药用乌梅和食用乌梅

无论是制法还是药用价值

都不能相提并论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信远斋所采用的乌梅

以入药工艺制作而成

每一颗都能达到中药要求的标准

颗颗饱满、圆润

色泽乌黑


这种常见的食品,原来是预防哮喘的宝贝,该怎么区分药用和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乌梅   新和   哮喘   酸梅汤   温差   发病率   闷热   细菌   潮湿   功效   夏季   春秋   患者   房间   常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