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账户转来转去被监控?到底有哪些风险?

个人账户资金进出面临哪些监管风险?企业该如何使用私人银行卡才能既不触碰政策的底线又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呢?这些疑惑,为您一一解答。

1. 公对私转账真的不能再有了吗?

实际上并不是。有些公众号文章在验证观点时,片面引用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试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的通知》(银发[2018]125号)文件。其实该《通知》主要内容是人民银行决定试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银行为企业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等,文件中并未提及不能公对私转账。

另外根据银发[2019]41号规定,自2019年2月25日起,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地区范围扩大至江苏省和浙江省全境,其他各省(区、市)在2019年年底前逐步取消。

2. 还能用私人银行卡给员工发放工资吗?

可以。虽然《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但税法上对私人银行卡发放员工工资薪金并无明文禁止,就像税法并未限制使用现金发放工资一样。只是要注意企业在发放时应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同时应按规定留存好相关原始凭证资料备查。

3. 今后公对私、私对公转账将直接成为税务稽查的重点吗?

不是。根据规定,并非只要公对私、私对公转账就会被报告,只有满足大额交易、可疑交易条件的转账才有可能被报告,报告只是金融机构履行自动监察的一项义务,而且被报告也并不代表就一定会被税务稽查。

依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履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接受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督、检查。

个人账户转来转去被监控?到底有哪些风险?

至于金融机构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界定标准是什么,可以参考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的第二章第五条以及第三章的十一、十二条,不再一一赘述。

4. 个人账户资金进出又面临哪些监管风险呢?

当私人银行账户短期内频繁出现大量资金进出,就可能被列作反洗钱监控对象。不仅银行,所有金融机构都需要履行反洗钱义务。五证合一全面整合实现了信息共享,金三上线,大数据比对升级,在这种监管机制下,税务部门和金融部门一旦配合起来,任何利用私人账户逃税的手法都将无处遁形。

尤其要避免出现这些情况:通过个人账户短期内频繁在关联公司之间进行转入转出,资金收付频率及金额与企业经营规模明显不符,资金收付流向与企业经营范围明显不符,存取现金的数额、频率及用途与其正常现金收付明显不符等等。

那么企业该如何使用私人银行卡才能既不触碰政策的底线又能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呢?

(1) 用私人银行卡转账,除了省手续费外无其他好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企业直接使用对公账户结算。

个人账户转来转去被监控?到底有哪些风险?

(2) 依法纳税是防止洗钱的基础,作为纳税义务人,确实有开立私人银行账户需求时,为防止被控洗钱罪名,一要证明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二要证明交易的正当性。

(3) 建立和完善公司货币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规范现金与银行存款的管理,减少资金管理风险。

(4) 企业负责人对政策的认知要与时俱进,观念从“避税”转向“节税”,比如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请专业人士提供咨询服务等。

此外,今年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银发[2020]105号)文件中表明,从 7月1日在河北试点到10月1日浙江、深圳试点,公对私、私对私大额现金交易将全面纳入试点范围!那么2020年10月1日起,到底大额现金交易管理监管哪些方面?对公司的业务带来哪些影响?是不是所有的业务都有风险,是不是都不能操作了?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风险   银发   转来转去   可疑   银行卡   金融机构   账户   试点   个人账户   现金   私人   资金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