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南方地区的水产养殖场内有害藻类经常泛滥,赤潮频发,给水产企业带来了很大损失。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亚洲鲤鱼专门以各种水生植物和藻类为食,对环境的忍受力强,如果把它们“请”过来帮忙消灭这些有害藻类,岂不是两全其美?

于是,美国政府在70年代制定了“专业鱼才引进计划”,亚洲鲤鱼恰好在引进的名单中。亚洲鲤鱼就这样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扎了根。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鲤鱼

在刚开始的试养阶段,亚洲鲤鱼的放养确实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明显改善了被严重污染的水质。美国渔业部门当即决定,将亚洲鲤鱼作为优良鱼种进行推广,以改善各地的水质。

在中国作为食用鱼的亚洲鲤鱼,为什么会在美国泛滥成灾?

“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多种鲤科鱼类的统称,不仅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还包括鲤鱼、鲫鱼。在引进早期,亚洲鲤鱼和美国的其他本土鱼种被放在同一个池塘中养殖,主要作用是清除耗氧有机物、清洁水质,效果确实很不错。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鳙鱼(上)和鲢鱼(下)

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夏天,一场极端强对流天气席卷了美国南部地区,倾盆大雨导致密西西比河水位暴涨,美国有9个州都遭到了洪水侵袭。肆虐的洪水将养殖场里的亚洲鲤鱼冲到了密西西比河的上游——于是,亚洲鲤鱼顺着河道逆流而上,种群规模不断扩大,正式开始了在野外的“潇洒”生活。

密西西比河流域水温适宜、饵料丰富,为亚洲鲤鱼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亚洲鲤鱼基本是大型鱼,食量惊人,每天要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30%~50%的食物,体长一米多,体重50多公斤的巨型亚洲鲤鱼并不少见。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巨型鲤鱼

亚洲鲤鱼所到之处,水生植物快速减少,美国很多本土鱼类的生存都受到了威胁。特别是善于跳跃的鲢鱼和鳙鱼,在受到惊吓时能越过3米多高的障碍物,横向的跳跃距离甚至能达到6~7米,这也给当地河道的航运和水上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比如2003年,一个美国女孩正在伊利诺伊河上驾驶水上摩托,受到惊吓的白鲢纷纷跳出水面,其中一条大鱼正面撞在了她的脸部,导致其鼻梁骨骨折,差一点溺水身亡。2007年,四处乱窜的鲢鱼撞到了一名美国男子的太阳穴,他本人也因此当场丧命。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四处乱窜的鲢鳙

也有一些吃瓜群众不嫌事大,专程赶到亚洲鲤鱼泛滥的水域,就是为了体验一把惊险刺激的“空中射鱼”活动。在伊利诺伊河上,这项活动还发展成了一项非常热门的水上运动,很多射鱼爱好者都慕名前来,其中被亚洲鲤鱼“扇巴掌”的人也不在少数。

持续10年的“人鱼大战”: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五大湖

亚洲鲤鱼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2009年,美国野生动物组织的工作人员在无意间发现,在通往密歇根湖的河道中竟然也有亚洲鲤鱼分布——这意味着,亚洲鲤鱼的“魔爪”正在伸向美国的五大湖区!

这一发现引起了美国民众的高度恐慌,甚至还惊动了白宫。美国政府的高层领导还专门进行了一次“亚洲鲤鱼峰会”,最终以萨克斯为代表的“毒杀派”占了上风。

考虑到亚洲鲤鱼可能引发巨大的生态灾难,美国政府想出了很多办法尽可能地消灭亚洲鲤鱼,比如电鱼、毒鱼、射鱼、网鱼等等。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保护局还拟定了国家法案来强制管理亚洲鲤鱼的种群数量。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泛滥的“亚洲鲤鱼”

事实证明,在众多防控措施中,毒鱼是最盲目的做法。2009年12月,一种名为“鱼藤酮”的化学制剂被用于消灭河流中的亚洲鲤鱼,据说这种化学试剂不会污染环境,还能够破坏鱼类的吸氧功能——出人意料的是,大量的药物杀死了不计其数的美国本土鱼种,而被杀死的亚洲鲤鱼只发现了一条,体长还不超过60公分。

这场大规模的“误杀”无差别地给美国的本土鱼种敲响了丧钟。在投毒的同时,美国政府还在五大湖区周围设立了大规模的防鱼电网,用于驱逐靠近湖区的亚洲鲤鱼——这些电网也被视为阻止亚洲鲤鱼进入五大湖的最后屏障。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美国五大湖区

但是亚洲鲤鱼的跳跃能力很强,电网最终也没能抵挡住会“飞”的亚洲鲤鱼。最后,美国政府不得不被迫封锁了连接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道——这一决策意味着美国数百万吨的粮食、煤矿以及其他货物的运输将受到严重影响。

这场“人鱼大战”持续了十几年,从目前的“战果”来看,美国输得一塌糊涂。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很多人都认为,迟迟难以消除亚洲鲤鱼隐患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美国人不爱吃亚洲鲤鱼。虽然美国厨师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刺多的鲤科鱼类实在不符合老美的饮食习惯,对他们来说,用舌头把鱼刺一根根剔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解决“鱼患”的新思路:解铃还需系铃人?

为什么亚洲鲤鱼偏偏在美国泛滥成灾,而在中国却不会呢?

在中国,能长到几十公斤的鲢鱼、鳙鱼、鲤鱼并不多见,原因也很简单——中国吃货众多,亚洲鲤鱼的烹饪菜式也有很多,比如糖醋鲤鱼、剁椒鱼头、红烧鱼、酸菜鱼、蒜香烤鱼等等。甚至有人戏言,亚洲鲤鱼在中国根本就没有长大的机会。

既然美国人解决不了亚洲鲤鱼,不妨把这一“任务”交给亚洲人。事实上,亚洲已经有渔业公司在美国建厂并加工亚洲鲤鱼了,这些工厂将廉价的亚洲鲤鱼加工成鱼粉或者化工原料,再以高价卖到中国及东南亚市场,不少人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美国有很多海外华侨和亚洲留学生,这些群体在中餐馆也可以消耗一部分亚洲鲤鱼。另外,亚洲鲤鱼还可以作为食品原料加工成鱼糕。鱼糕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刺、富有弹性、肉质细嫩、口感鲜香,是一种非常适合做快餐和地摊小吃的食品。

在我国长江流域,鱼糕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传统美食,有些地方也叫百花糕、肉糕,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

亚洲鲤鱼泛滥失控,体重超50公斤,人鱼大战10年,美国完败

在利用亚洲鲤鱼制作鱼糕时,会剩下较多的鱼刺、鱼骨等原料,这些边角料也可以利用起来熬成鱼汤。在15℃以下,鱼汤会自然凝结成果冻状——由此制成的鱼冻可以作为鱼糕的副产品进行推广。

无论是鱼糕还是鱼冻,这些食品应该符合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如果加以推广,必将大有市场!


对于亚洲鲤鱼的处理方式,您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这样讨论!

#亚洲鲤鱼##我要上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密西西比河   伊利诺伊   亚洲   美国   鲤鱼   美国政府   鲢鱼   鱼种   藻类   湖区   河道   鱼类   电网   中国   人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