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读书】孙策和白龙鱼服的故事

孙策很喜欢打猎。会稽郡人事官虞翻对他说:“阁下每次出营,都是临时决定,轻装就道。随从的官员,没有时间采取戒备行动,临时集合,仓促出行,士兵觉得很辛苦。一个大人物,如果形势不够稳重,就不容易维持威严。”于是虞翻就举了一个白龙鱼服的故事当例子。

白龙鱼服是一个冷僻的成语,读到这里,不禁让我想到另一个成语:锦衣夜行。哈哈哈。白龙鱼服的故事来自《说苑》,说的是:

吴国的国王准备去民间喝酒,伍子胥说:从前有一条白龙生活在深渊中,变化成一条普通的大鱼出来玩。

【春雪读书】孙策和白龙鱼服的故事


渔夫豫且,一箭射中他的眼睛。白龙非常生气,就去向上帝控诉。上帝问它,你出来玩的时候,是什么形状?

白龙说:“是一条大鱼。”

【春雪读书】孙策和白龙鱼服的故事


上帝说:“渔夫就是要射鱼的,豫且有什么不对?

说完这个,虞翻又说了刘邦斩白蛇的故事,说如果不是白蛇自己出来游荡,就不会被刘邦斩(参考公元前二零九年的故事)。

【春雪读书】孙策和白龙鱼服的故事


【春雪读书】孙策和白龙鱼服的故事


孙策说:“先生说的很对。”然而,他并不改正。

【春雪读书】孙策和白龙鱼服的故事


【注释】

1,白龙鱼服

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人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吾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

翻译

吴王想请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劝谏说:“不能这样。从前白龙从天上下到清冷的池子里,变成鱼,渔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龙向天帝告状,天帝问:‘在这个时候,你待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白龙回答说:‘我下到清冷的池中,变成了鱼。’天帝说:‘鱼被渔夫所射是理所当然的,像这样,豫且有什么罪过呢?’那白龙是天帝豢养的珍贵动物,豫且是宋国身份低贱酶奴隶,白龙不变成鱼,渔夫就不敢射它。现在君王放弃国君的地位,而跟平民百姓一起饮酒,我担心将会有白龙被豫且射中一样的祸患了。”吴王这才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白龙鱼服"这条成语,比喻的就是贵人隐藏身分,微服出行,也有时进一步指这样隐瞒身份,恐怕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2,锦衣夜行

锦衣夜行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路,比喻享有荣华富贵而没有在人前显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传》:“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可因为思念家乡,项羽急于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后人便延伸出了‘锦衣夜行’这个成语,确切地说是“衣锦夜行”。“衣锦夜行”中“衣”是使动用法,读四声。根据最新版《新华成语词典》,把“衣”字读音做了修改,“衣”发第一音。

3,虞翻(三国时期孙吴官员、经学家)

虞翻(164-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

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

嘉禾二年,去世,时年七十岁。既可日行三百 ,善使长矛 ,研究经学,精通《易经》,兼通医术,可谓文武全才。孙权称赞“可与东方朔为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白龙鱼服   吴王   项羽   衣锦夜行   富贵   故事   经学   吴国   天帝   刘邦   白蛇   渔夫   清冷   成语   上帝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