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读三国」孙权给吕蒙开的书目

前两天和大家分享了关于三国时期吕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这个故事其实我小学时候的时候就听过,但是经典要反复读,每个年纪因为阅历的不同重读经典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次再看《孙权劝学》的故事时,发现一个细节。就是原来孙权还给吕蒙推荐了书目啊!


「春雪读三国」孙权给吕蒙开的书目


孙权给吕蒙说,他仔细读了“三史”。我心说什么是“三史”?一看原来是《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顿时觉得,作为一个东汉末年人,热爱读书读历史也只能读秦朝、汉朝,emmmmm……纸是东汉时候蔡伦发明的,和孙权都是一个朝代的,不禁在想孙权读书都是怎么读的呢?现在读书倒是很方便,但是心境却更接近“没时间”的吕蒙了。


「春雪读三国」孙权给吕蒙开的书目


在这其中,孙权说有一本书他不读,就是《周易》。看到这里,不仅让我想起前几天刷抖音刷到一条关于南怀瑾的演讲,说起:

告诫世人有两种学问不要轻易碰,一个是易经,一个佛学。经常有人因为碰这两种学问,一辈子钻不出来了。这两种学问只适合两种人,一种是有一流智慧的人的,还有一种就是一张白纸完全没读过书的人。万一要研究,最好学一半,如果学到底,很容易学成废人。

我要是吕蒙,我感觉我可能回家第一个《周易》翻开看看写了些啥,一看看不懂,还是看其他的吧。要是看进去了,搞不好过了一阵子,鲁肃路过看到他,觉得士别三日,怎么变的神神叨叨的。


「春雪读三国」孙权给吕蒙开的书目


不管是千年前的孙权,还是视频中的南怀瑾,大家都不推荐看《周易》,emmm……好奇的我大学本科是读中文系的,早就看过《周易》,还试着自己算过两卦。重新再看到关于《周易》的话题,让我不禁也有所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有所读,有所不读”、“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理念。人在做技术的同时需要读书,但是也并不是把所有的书读完就完事儿了。我想在那个年代,孙权家的书比普通人家会多一些。总有一些书你穷尽一生的精力也研究不完。


「春雪读三国」孙权给吕蒙开的书目


其次,南怀瑾说不要轻易去碰的易经和佛学,这两种学问比较深刻,都有玄学和消极的部分,而人的精力又比较有限,所以应该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但东汉时期与现在不同,看完东汉的部分,觉得占星家还有算命的都比较多,而这种技术现在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反对封建迷信。我想古人在科技力量比较少的情况下,内心感觉更迷了吧。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孙权并没有把《周易》这本书一棍子打死,而只是他作为吴国的领导人,不读而已。同时又害怕吕蒙和蒋钦读错书,所以给他们以指引。而时间瞬间过去千年,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其实面对读书和一些文化哲学的时候,会和古人有着相同的境遇。我们在面对积极的世俗文化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消极的部分。比如现在流行的佛系青年(两个佛不是一个意思好吗?)但相同的是,在年轻的时候,如果觉得迷茫,还是要读读书。

想想东汉末年的人,曹丕、曹睿、周瑜、荀彧、郭嘉……都年纪很轻,三十多岁就去世了。而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起古代那不知是好了多少。我们可以研究的东西也可以更多了。还是要不负好时光。

「春雪读三国」孙权给吕蒙开的书目


【蔡伦的造纸术】

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


【典故】

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多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嘞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

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下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人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易经   周易   史记   造纸术   孙子   左传   酒宴   汉书   御用   佛学   东汉   老弟   刮目相看   典故   学问   书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