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合川龙游山上的古牌坊,可能是至今我所看到的最古老的牌坊了,它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其实,这古牌坊却藏着很多很多的故事。若你有兴趣可注意下这牌坊两边的小山门上方,左右各有一对鹿的石雕,可惜有一只鹿雕被破坏了。

就是这鹿的石雕可引出大量的精彩典故来,其历史文化意义非同寻常。这牌坊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第一名相百里奚未成名前,他已是快近六十岁的老头了,那时他很想一展下自已才华,可家里实在快穷得揭不开锅了,而他的老妻也非常理解他。就此,百里奚老伴在他出行时,将家里的唯一只老母鸡杀了,并把门闩都当柴火炖鸡给他吃以为他送行。

这个百里奚就这样外出闯荡了,但他实在运气不佳,沒人看重这老头子。百里奚走东闯西的几年了,可一点成效也没有,因此,他只得靠沿途乞讨维生。有天,百里奚实在饿得走不动路了,他晕倒在宋国的一个叫鹿鸣村口。还好这鹿鸣村里也有个老头见他如此落泊,忙给他端来热饭。这百里奚就狠吞虎咽地吃饱了,而他身边的老头见百里奚终于活过来了样,还让百里奚在鹿鸣村里住了下来,另给百里奚换了体面的衣服。这下百里奚来了精神,他不由海阔天空地给面前的老头吹起了天下大事。这面前的老头也怪,就听百里奚吹,不时还给百里奚聊上几句。就这样两个老头越吹越近乎,这时百里奚才发现眼前这个老头,可不一般,他竟然对天下大事都了如指掌样。

百里奚在鹿鸣村蹭吃蹭喝的好多天了,他感到还是要出去混下,否则无脸回家见老妻。他告别了鹿鸣村后,结果还是到处碰壁,实在混不下去又回到鹿鸣村来混几天,反反复复的仍然倒霉透了,可是鹿鸣村的这老头依然如故的把百里奚当成朋友。甚至有次搞得百里奚绝望的找到了鹿鸣村的一颗树上吊死自已,结果又是那听他吹牛的老头把他救了,并好言劝说百里奚是个大才,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待百里奚蹭吃蹭喝的不知搞了多少次了,他又出去谋生,结果又遇上倒霉事。被人当成奴隶给人陪嫁到了秦国,这下实在不好回鹿鸣村,他偷偷从秦国跑了上千里,到了楚国。喜剧的是秦国竟然相当认真的去追讨百里奚这奴隶老头,并用五张黑羊皮换回了百里奚,还把他押回了秦国。百里奚自已也搞得灰溜溜的,可意外的是他在秦国百里奚见到了秦穆公。原来秦国很弱小,秦穆公想像齐国和晋国那样强大,当他听说百里奚是个人才后,想讨回这个跑掉的老头,若用重金去楚国要人,怕楚国知道了不给,就变着法子用五张羊皮去换百里奚这个老头子奴隶。

当秦穆公与百里奚一聊天,才知百里奚的确是个大才,接着委以左丞相之职。百里奚对秦穆公说,他的才华远不及鹿鸣村的那个老头,并讲了几件事来说明那老头的才华。秦穆公一听顿时高兴万分,立派人去请鹿鸣村的那个老头子。

这个鹿鸣村的老头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蹇叔。蹇叔同百里奚一同辅佐秦穆公,使得秦国开疆拓土扩张了上千里,南到秦岭,西到甘肃,收服了西戎,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由此,百里奚与蹇叔的友情成了人生知己的楷模。这个蹇叔成了料事如神的秦国贤相,他与百里奚一样成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丞相之一。另外,蹇叔哭师也是很有名的典故。

这就是合川龙游山牌坊上为什么有鹿的石雕的缘故。

实际上,合川龙游山石牌坊上的鹿雕可证明,这个立石牌坊之人就是蹇叔的后人。为什么蹇叔后人又会从秦地跑到了巴蜀来呢?这又得说到唐代末年,黄巢之乱,打到了唐朝都城长安。兵乱之中,唐朝庭中有个姓蹇的重臣随唐僖宗奔蜀,唐朝实际上己名存实亡了,各个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互相攻伐,天下混乱不堪。这蹇姓重臣只好另谋生路,因此他就流落到了嘉陵江流域。

到了元朝末年,合川是地方割据政权大夏国的属地,大夏国的国都就在重庆,皇帝叫明玉珍。大夏国本是由反元农民军红巾军建立的,在百家姓里的明氏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后裔,因为百里奚,字子明,他的后裔都以明为姓。所以阴差阳错的,蹇氏后裔又迁徙到了大夏国的属地里,后来大夏国皇帝传至二代明升手中,被明太祖朱元璋给灭了。明升也被朱元璋给打发到了朝鲜去了(现韓国)。但新朝依然是叫大明的国号,此时蹇家后人中,又有人出来担相国位了,这人叫蹇瑢。

明朝灭了大夏国不久,就恢复了明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蹇瑢就出生在现重庆渝北区大竹林,嘉陵江凤尾沱的乡村里,他就考了个三甲进士,被录用到了明朝皇宫里,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皇帝御稿。

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见到蹇瑢,就立联想起秦穆公时的右丞相蹇叔来,问蹇瑢是否是蹇叔的后人?蹇瑢不好回答,只能不啍声。朱元璋见其诚实,就手书赐名为蹇义,其意深远。本来明朝庭有个规章,凡在朝庭为官三年满后,无过失就得升迁。但明太祖很喜欢蹇义,认为他应事得体,知大义,就特许蹇义在身边继续干了九年。在朱元璋升天前,特别将其培养成为建文帝的辅政要员之一。建文帝依太祖意升蹇义为吏部右待郎,但是这使得建文帝原班子里的一些人非常不满。

明成祖夺取建文皇位后,重用蹇义,升其升为吏部左侍郎,仅几个月的时间又升蹇义为吏部尚书。由于明太祖后期遗嘱,明朝不得再设宰相位,只设六部,吏部尚书为六部之首,实际上,蹇义已有宰相之实了。明成祖在时,蹇义曾身兼几个部的尚书,还兼太子詹事,在明成祖五次北伐中,郑和七下西洋,迁都北京等大事上,蹇义依然是任储君的真正决策者,其实权远在内阁之上,可见明成祖对蹇义的信任。

明仁宗皇帝主政不到一年就驾崩了,但他却当了十多年的储君,蹇义的作用非同小可。当明宣宗继位,蹇父仍吏部尚书之职重任在肩,直到明英宗继位后,积劳成疾才过世。由此,蹇义历经过明代五朝六帝,他主政时间长达三十余年。是明朝“仁宣之治"的实际丞相。

蹇义过世后,明英宗皇帝特许将其遗体归葬故里,即现渝北大竹林,以此天官的规格下葬。前几年考古才发现到了蹇义墓地,其神道之大,咋为惊人。相传凡路经此地的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得下马以示敬意,重庆城区还有皇帝赐弟府邸。明代,蹇义的子孙多人仍在朝庭里为官。合川龙游山这牌坊就是明万历年间,时任大明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国防部长)蹇达所建,他就是蹇义的六世孙。至于这个大明王朝的兵器尚书蹇达又有何为?只待以后本山人空了再吹的故事了。

合川龙游山明代牌坊(明万历年兵部尚书蹇达捐建)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合川龙游山上的龙游寺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合川兴隆清代牌坊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合川狮滩老牌坊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北碚天眼洞景区的正大门(仿牌坊结构)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北碚水土清代老牌坊

合川龙游山明代石牌坊轶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龙游   合川   嘉陵江   秦国   楚国   牌坊   大明   明朝   吏部   丞相   轶事   尚书   老头子   百里   老头   皇帝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